侧气帘固定支架、侧气帘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635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公开涉及一种侧气帘固定支架、侧气帘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该侧气帘固定支架包括支架壳体;支架壳体围合形成可容纳侧气帘的内腔,内腔的靠近顶棚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气帘展开缝隙,支架壳体用于在车辆碰撞时在侧气帘的膨胀冲击力的作用下自气帘展开缝隙裂开,以供侧气帘弹出。即侧气帘容纳在支架壳体的内腔中,可以对侧气帘进行支撑以及尺寸约束,从而可以避免侧气帘下垂进而挤压顶棚造成顶棚外观不良的问题,且可以避免与顶棚之间产生摩擦异响的情况发生,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感。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支架壳体上在气帘展开缝隙处裂开以供侧气帘弹出以对乘客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侧气帘固定支架、侧气帘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侧气帘是一种固定在车辆的侧面以对乘客进行保护的侧面帘式气囊。具体的,侧气帘位于车辆的顶棚和侧围内板之间,且侧气帘可以在车辆受到碰撞后冲开顶棚实现展开,以对乘客进行保护。

2、然而,侧气帘安装在车辆的顶棚和侧围内板之间时,侧气帘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垂,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向下压顶棚,从而会使得顶棚的外观不良,且会与顶棚之间产生摩擦异响,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侧气帘固定支架、侧气帘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侧气帘固定支架,包括支架壳体;

3、所述支架壳体围合形成可容纳侧气帘的内腔,所述内腔的靠近车辆的顶棚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气帘展开缝隙,所述支架壳体用于在车辆碰撞时在所述侧气帘的膨胀冲击力的作用下自所述气帘展开缝隙裂开,以供所述侧气帘弹出。

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架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支架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配合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上。

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者为连接卡扣,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者为与所述连接卡扣适配的安装孔。

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连接卡扣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安装孔时,所述支架壳体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固定耳片,所述连接卡扣与所述固定耳片包塑在一起。

7、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支架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一一对应。

8、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顶棚的一侧腔壁的壁厚小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侧围内板的一侧腔壁的壁厚。

9、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顶棚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弱化槽,沿所述支架壳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弱化槽和所述气帘展开缝隙相对设置。

10、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沿所述支架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架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帘展开缝隙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和/或,所述弱化槽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11、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架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侧气帘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侧气帘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并与车辆的侧围内板连接。

12、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侧气帘总成,包括侧气帘以及侧气帘固定支架,所述侧气帘设置在所述支架壳体的内腔中。

13、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架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侧气帘上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侧气帘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并与所述侧围内板连接。

14、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侧围内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配合与所述侧围内板连接。

15、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为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为与所述连接螺母连接的螺纹杆件。

16、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架壳体的外壁上套设有捆扎件;

17、所述捆扎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捆扎件沿所述支架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8、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包括侧围内板、顶棚以及侧气帘总成,所述顶棚位于所述侧围内板下方且与所述侧围内板连接。

19、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结构。

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21、本公开提供一种侧气帘固定支架、侧气帘总成、车身结构以及车辆,该侧气帘固定支架包括支架壳体;支架壳体围合形成可容纳侧气帘的内腔,内腔的靠近顶棚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气帘展开缝隙,支架壳体用于在车辆碰撞时在侧气帘的膨胀冲击力的作用下自气帘展开缝隙裂开,以供侧气帘弹出。也就是说,本公开通过设置侧气帘固定支架,且侧气帘固定支架包括支架壳体,支架壳体与侧围内板连接且支架壳体具有内腔,侧气帘容纳在支架壳体的内腔中,从而可以对侧气帘进行支撑以及尺寸约束,从而可以避免侧气帘下垂或者膨胀等进而挤压顶棚造成顶棚外观不良的问题,且可以避免侧气帘下垂进而与顶棚之间产生摩擦异响的情况发生,以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感。此外,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支架壳体可在气帘展开缝隙处裂开,以供侧气帘弹出以对乘客进行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支架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配合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者为连接卡扣,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者为与所述连接卡扣适配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连接卡扣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安装孔时,所述支架壳体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固定耳片,所述连接卡扣与所述固定耳片包塑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支架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顶棚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弱化槽,且沿所述支架壳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弱化槽和所述气帘展开缝隙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顶棚的一侧腔壁的壁厚小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的一侧腔壁的壁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架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架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气帘展开缝隙自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侧气帘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侧气帘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并与车辆的侧围内板连接。

10.一种侧气帘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气帘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所述侧气帘设置在所述支架壳体的内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气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侧气帘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侧气帘连接,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自所述开口伸出并与所述侧围内板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侧气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侧围内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延伸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配合与所述侧围内板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侧气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者为连接螺母,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另一者为与所述连接螺母连接的螺纹杆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气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的外壁上套设有捆扎件;

15.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内板、顶棚以及如权利要求10至14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帘总成,所述顶棚位于所述侧围内板下方且与所述侧围内板连接。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身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支架壳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配合固定在所述侧围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者为连接卡扣,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另一者为与所述连接卡扣适配的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连接卡扣且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安装孔时,所述支架壳体的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固定耳片,所述连接卡扣与所述固定耳片包塑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结构沿所述支架壳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顶棚的一侧腔壁上设置有弱化槽,且沿所述支架壳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弱化槽和所述气帘展开缝隙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顶棚的一侧腔壁的壁厚小于所述内腔的靠近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的一侧腔壁的壁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气帘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支架壳体的长度方向,所述支架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冬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