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页岩油开发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页岩可动油临界孔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提高石油产量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页岩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能源类型越来越受到重视。
2、北美海相页岩油已实现规模商业开发,中国陆相页岩油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一项重要的区别是陆相和海相页岩储层的差异。陆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十分复杂,纳米级孔隙十分发育,同时陆相页岩油储层普遍高含黏土矿物而海相页岩储层碳酸盐矿物含量更高,这些特征共同决定了页岩油的的富集和可动性,进而影响油井产能。陆相页岩油原油密度大、黏度高、可动性差。大量开发实践表明,含油性好的井并未获得高产,这是因为页岩油流动性差,主要以吸附态赋存在纳米级孔隙中。根据页岩油在储集空间的可流动性,将页岩油划分为可动油和束缚油。油气可以流动的最小孔喉通道的孔径即为可动的临界孔径。在地层压力条件下,页岩油储层的孔缝孔径超过临界孔径是页岩油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全孔径表征的页岩可动油临界孔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标准岩心柱的长度为2-3cm,直径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标准岩心柱的长度为3cm,直径为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所述有机质抽提使用的有机溶剂为氯仿,抽提方法为索氏抽提法,抽提时间不小于7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所述粉末粒度为80-100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全孔径表征的页岩可动油临界孔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标准岩心柱的长度为2-3cm,直径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标准岩心柱的长度为3cm,直径为2.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1中,所述有机质抽提使用的有机溶剂为氯仿,抽提方法为索氏抽提法,抽提时间不小于7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2中,所述粉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李忠诚,王海龙,边晨旭,刘奇,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