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621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恒速恒压泵一、恒速恒压泵二、恒速恒压泵三、地层水容器、地层油容器、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回压阀、高清摄像机、光源、恒温箱、电脑、气液分离设备、气体计量计和电子天平。本技术方案,可模拟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开发过程,研究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开发参数影响规律,进而提出了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后能量利用方法,解决了油藏条件下非连续降压冷采泡沫油无法观测和评价的问题,为评价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为泡沫油油藏改善冷采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的制定和开发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油藏开采,尤其涉及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世界范围内稠油储量十分丰富,高达4000亿桶。部分稠油油藏降压冷采过程中表现出优于常规稠油油藏的生产特征,主要表现为:油藏产出油呈现连续的泡沫状态,原油中含有大量稳定气泡;油藏生产气油比上升速度缓慢;油藏采收率与采油速度较高。上述特殊生产特征出现的原因在于该类油藏特殊的稠油性质,使得降压冷采过程中从原油中析出的溶解气不是直接聚并形成连续气相,而是以小气泡的形式分散在原油中形成泡沫油所致。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通常将该类稠油油藏称为泡沫油油藏。

2、受市场经营、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泡沫油油藏许多油井经常频繁关停,生产不能连续,出现非连续降压冷采情况。非连续降压冷采过程中泡沫油中分散气泡特征不断变化,对泡沫油油藏降压冷采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3、目前,国内外关于泡沫油油藏领域研究均基于连续降压冷采开展的,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相关实验装置和方法属于空白,因此急需能够模拟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的实验装置及方法,为泡沫油油藏改善冷采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的制定和开发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及方法,能够给泡沫油油藏改善冷采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的制定和开发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依据。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恒速恒压泵一、恒速恒压泵二、恒速恒压泵三、地层水容器、地层油容器、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回压阀、高清摄像机、光源、恒温箱、电脑、气液分离设备、气体计量计和电子天平;

3、其中,所述岩心夹持器入口并联连接所述地层水容器和所述地层油容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出口依次串联所述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所述回压阀、所述气液分离设备和所述气体计量计;

4、所述恒速恒压泵一与所述回压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回压阀压力,以降低所述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

5、所述恒速恒压泵二与所述地层油容器和所述地层水容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地层油容器和所述地层水容器;

6、所述恒速恒压泵三与所述岩心夹持器连接,用于给所述岩心夹持器提供围压,以模拟泡沫油油藏上覆盖的地层压力;

7、在所述岩心夹持器和所述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的外部设置所述恒温箱,用于模拟实际泡沫油油藏的高温条件;

8、所述电脑与所述高清摄像机和所述岩心夹持器连接,用于自动记录所述岩心夹持器各测压点的压力变化,以及记录所述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内流动泡沫油的微观图像;

9、所述电子天平设置在所述气液分离设备下部,用于测量产油量。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方法,该方法由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

11、制备岩心夹持器用的砂岩岩心,将砂岩岩心装入岩心夹持器,并检查岩心夹持器气密性,以模拟实际泡沫油油藏地层环境;

12、使砂岩岩心处于真空状态,将砂岩岩心依次饱和地层水和地层油,测量饱和地层油量、砂岩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及原始含油饱和度;

13、从油藏原始地层压力开始连续降压冷采至停产压力时停止,以模拟泡沫油油藏初始降压冷采过程;

14、停产静止时间,以模拟泡沫油油藏停产过程;

15、继续降压冷采,以模拟泡沫油油藏恢复降压冷采过程;

16、模拟至少一次非连续降压冷采过程,直至压力降低至废弃压力时结束;

17、根据获取的产油量、产气量、采出程度、气油比和泡沫油微观图像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泡沫油泡点压力和拟泡点压力,以分析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开发效果;

18、对比分析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和连续降压冷采开发效果,得到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参数影响规律。

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岩心夹持器入口并联连接地层水容器和地层油容器;岩心夹持器出口依次串联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回压阀、气液分离设备和气体计量计;恒速恒压泵一与回压阀连接,用于控制回压阀压力,以降低岩心夹持器内的压力;恒速恒压泵二与地层油容器和地层水容器连接,用于驱动地层油容器和地层水容器;恒速恒压泵三与岩心夹持器连接,用于给岩心夹持器提供围压,以模拟泡沫油油藏上覆盖的地层压力;在岩心夹持器和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的外部设置恒温箱,用于模拟实际泡沫油油藏的高温条件;电脑与高清摄像机和岩心夹持器连接,用于自动记录岩心夹持器各测压点的压力变化,以及记录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内流动泡沫油的微观图像;电子天平设置在气液分离设备下部,用于测量产油量。本技术方案,可模拟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开发过程,研究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开发参数影响规律,进而提出了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后能量利用方法,解决了油藏条件下非连续降压冷采泡沫油无法观测和评价的问题,为评价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为泡沫油油藏改善冷采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的制定和开发优化设计提供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依据。

20、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恒速恒压泵一、恒速恒压泵二、恒速恒压泵三、地层水容器、地层油容器、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回压阀、高清摄像机、光源、恒温箱、电脑、气液分离设备、气体计量计和电子天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夹持器上设置至少一个测压点,以用于检测非连续降压冷采过程中岩心不同位置的压力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承受压力大于10兆帕,承受温度大于50摄氏度,可视尺寸范围大于250平方毫米;泡沫油流动通道高度设置在1毫米至5毫米之间;

4.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砂岩岩心的材质为石英砂、胶结剂和酒精;所选用的石英砂粒径为40目至100目之间;所选用胶结剂为环氧树脂、磷酸铝胶、丙烯酸树脂;所述石英砂、胶结剂和酒精的质量比处于40:1:1至50:5: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岩心夹持器用的砂岩岩心,将砂岩岩心装入岩心夹持器,并检查岩心夹持器气密性,以模拟实际泡沫油油藏地层环境,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油藏原始地层压力开始连续降压冷采至停产压力时停止,以模拟泡沫油油藏初始降压冷采过程,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静止时间为1小时至168小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继续降压冷采,以模拟泡沫油油藏恢复降压冷采过程,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油泡点压力为泡沫油油藏初始降压冷采生产阶段气泡产生,气油比大幅度升高时对应的压力;所述拟泡点压力为泡沫油油藏恢复降压冷采阶段小气泡消失,自由气形成,泡沫油现象消失,气油比大幅度升高时对应的压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岩心夹持器、恒速恒压泵一、恒速恒压泵二、恒速恒压泵三、地层水容器、地层油容器、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回压阀、高清摄像机、光源、恒温箱、电脑、气液分离设备、气体计量计和电子天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夹持器上设置至少一个测压点,以用于检测非连续降压冷采过程中岩心不同位置的压力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泡沫油可视窗承受压力大于10兆帕,承受温度大于50摄氏度,可视尺寸范围大于250平方毫米;泡沫油流动通道高度设置在1毫米至5毫米之间;

4.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一种泡沫油油藏非连续降压冷采实验装置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砂岩岩心的材质为石英砂、胶结剂和酒精;所选用的石英砂粒径为40目至100目之间;所选用胶结剂为环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民史晓星孙晓飞黎挺杨朝蓬王文辉沈杨范泽华陈长春吴永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