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绞索锚具以及柔性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588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绞索锚具以及柔性光伏支架,所述钢绞索锚具包括筒夹、筒夹锚环以及第一锁紧件,所述筒夹包括同轴设置的柱体段以及锥体段,所述锥体段的直径相对小的一端与所述柱体段相连接;所述柱体段与所述锥体段的轴向设置有贯穿的钢索孔;所述锥体段由若干夹片环形设置所形成;所述筒夹锚环的外部用于与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筒夹锚环的内部设有贯穿设置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用于供所述筒夹穿过,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锥体段的外侧锥面贴合配合;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柱体段可滑动锁紧连接。通过本技术实现便于锚具与钢绞索进行再调整,便于作业人员对钢绞索进行二次张拉,从而降低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钢绞索锚具以及柔性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1、目前,为了能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地形条件较差而光资源较好的地方,比如山地和渔塘,大多采用柔性光伏支架取代传统光伏支架的安装方式,即利用钢绞索作为光伏组件的安装支架,通过钢绞索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从而满足不同地形的需求。并且,为了确保钢绞索能有足够的张拉预应力以承受光伏组件的重力、钢绞索的自重以及风压、雪压等因素,需要在钢绞索的端部与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柱之间设置锚具,利用锚具使钢绞索满足一定张拉预应力的基础下将其与安装柱进行固定。

2、在相关技术中,由于锚具与钢绞索装配后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牢固度,若作业人员发现钢绞索的张拉效果不符合预期希望对锚具与钢绞索进行再调整时较为困难,导致作业人员不便于对钢绞索进行二次张拉,从而增加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难度。

3、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钢绞索锚具以及柔性光伏支架,旨在实现便于锚具与钢绞索进行再调整,便于作业人员对钢绞索进行二次张拉,从而降低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难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绞索锚具,包括:

3、筒夹,所述筒夹包括同轴设置的柱体段以及锥体段,所述锥体段的直径相对小的一端与所述柱体段相连接;所述柱体段与所述锥体段的轴向设置有贯穿的钢索孔,所述钢索孔用于供钢绞索穿过;所述锥体段由若干夹片环形设置所形成;</p>

4、筒夹锚环,所述筒夹锚环的外部用于与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柱固定连接;所述筒夹锚环的内部设有贯穿设置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用于供所述筒夹穿过,且所述锥形孔与所述锥体段的外侧锥面贴合配合;当所述筒夹相对于所述筒夹锚环往所述锥形孔的孔径相对小的一端进行滑移时,所述锥形孔对所述锥体段施以朝向所述钢索孔的轴线的第一作用力,所述第一作用力使所述夹片往所述钢索孔的轴线发生靠近移动,以使位于所述锥体段的所述钢索孔的直径缩小至小于所述钢绞索的直径;

5、第一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柱体段可滑动锁紧连接;当所述第一锁紧件滑移至与所述筒夹锚环相抵接时,所述第一锁紧件对所述筒夹与所述筒夹锚环进行相对位置锁紧。

6、可选地,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夹片,至少两个所述夹片以所述钢索孔的轴线为轴心等距离环形设置。

7、可选地,相邻的所述夹片之间设有活动间隙。

8、可选地,所述夹片朝向所述钢索孔的一侧设有齿状结构。

9、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锁紧件套设于所述柱体段的外周;所述柱体段的外周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锁紧件的环状内侧设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配合。

10、可选地,所述钢绞索锚具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一锁紧件远离所述筒夹锚环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柱体段可滑动锁紧连接,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锁紧件施以朝向所述筒夹锚环的第二作用力。

11、可选地,所述第二锁紧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锁紧件套设于所述柱体段的外周;所述第二锁紧件的环状内侧设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三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配合。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或所述第二锁紧件的环形外侧为n边形结构,其中n为自然数且n≥5。

13、可选地,所述筒夹锚环的外侧与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柱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包括上述的钢绞索锚具。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6、使用时,先将筒夹锚环与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柱固定连接;然后将筒夹套入钢绞索后再套入筒夹锚环,并且将第一锁紧件安装于筒夹的柱体段,此时第一锁紧件与筒夹锚环之间留有预设距离;随后采用液压千斤顶等工具对钢绞索进行张拉使其产生张拉预应力;将钢绞索张拉至合适位置后再将筒夹相对于筒夹锚环往锥形孔的孔径相对小的一端进行滑移,以使锥形孔对锥体段施以朝向钢索孔的轴线的第一作用力,该第一作用力使夹片往钢索孔的轴线发生靠近移动,以使位于锥体段的钢索孔的直径缩小至小于钢绞索的直径,从而使夹片对钢绞索进行夹紧固定;最后将第一锁紧件进行滑移至与筒夹锚环相抵接,第一锁紧件限制了筒夹往筒夹锚环的锥形孔的孔径相对大的一端进行滑移,达到利用第一锁紧件对筒夹与筒夹锚环进行相对位置锁紧的目的,从而实现锚具与钢绞索之间的固定,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17、当作业人员发现钢绞索的张拉效果不符合预期时,可先解除第一锁紧件对柱体段的锁紧作用,进而解除筒夹与筒夹锚环之间的相对位置锁紧;随后将筒夹往筒夹锚环的锥形孔的孔径相对大的一端进行滑移,使得夹片解除对钢绞索的夹紧;然后利用液压千斤顶等工具对钢绞索进行重新张拉,张拉完毕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即可。从而实现便于锚具与钢绞索进行再调整,便于作业人员对钢绞索进行二次张拉,有效降低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夹片以所述钢索孔的轴线为轴心等距离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夹片之间设有活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朝向所述钢索孔的一侧设有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锁紧件套设于所述柱体段的外周;所述柱体段的外周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锁紧件的环状内侧设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一锁紧件远离所述筒夹锚环的一侧;所述第二锁紧件与所述柱体段可滑动锁紧连接,所述第二锁紧件用于对所述第一锁紧件施以朝向所述筒夹锚环的第二作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紧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锁紧件套设于所述柱体段的外周;所述第二锁紧件的环状内侧设有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三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和/或所述第二锁紧件的环形外侧为N边形结构,其中N为自然数且N≥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夹锚环的外侧与所述柔性光伏支架的安装柱之间采用焊接连接或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

10.一种柔性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钢绞索锚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夹片以所述钢索孔的轴线为轴心等距离环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夹片之间设有活动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片朝向所述钢索孔的一侧设有齿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锁紧件套设于所述柱体段的外周;所述柱体段的外周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锁紧件的环状内侧设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绞索锚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二锁紧件位于所述第一锁紧件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启值魏鹏林炜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哲明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