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株塔宾曲霉菌株在发酵普洱茶上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株塔宾曲霉菌株在发酵普洱茶上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28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塔宾曲霉菌在发酵普洱茶上的应用,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菌株为塔宾曲霉菌,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022;保藏时间为2014年11月20日;属于曲霉属真菌;其应用为发酵生产普洱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塔宾曲霉菌CGMCC No.10022发酵普洱茶的方法为:液态培养塔宾曲霉菌CGMCC No.10022,收集菌液,投放到普洱茶茶发酵茶堆中,自然温度、湿度进行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发酵普洱茶的方法,与传统普洱茶发酵方法相比,有助于改善普洱茶汤色、滋味等品质,提高普洱茶活性成分茶褐素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具体的说,涉及一株塔宾曲霉菌株在发酵普洱茶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普洱茶以大叶种晒青绿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微生物固态发酵)制成。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固态发酵”是普洱茶熟茶制作过程中一道特殊的工序,也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质特征最关键的一步。关于普洱茶“固态发酵”的实质,主要有3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湿热作用,二是酶作用,三是微生物作用。固态发酵过程的控制对改变普洱熟茶的品质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2、根据前人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影响普洱茶品质风味形成的微生物主要有霉菌、酵母、细菌等,其中曲霉类为优势菌株,在发酵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3、塔宾曲霉是黑色组曲霉的一种,是普洱茶固态发酵中的优势菌种,目前塔宾曲霉固态发酵普洱茶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专利技术以普洱茶中分离出来的优势菌塔宾曲霉cgmccno.10022为菌种,接种塔宾曲霉发酵普洱茶,对开展普洱茶定向发酵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一种菌株在普洱茶发酵中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从普洱茶固态发酵中分离纯化一株菌株,是丝状真菌。经鉴定,该菌株是一种塔宾曲霉菌株(aspergillus tubingensi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022;保藏时间为2014年11月20日。

3、本专利技术的塔宾曲霉菌cgmcc no.10022能够用于普洱茶的发酵生产。

4、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塔宾曲霉菌cgmcc no.10022发酵生产普洱茶的方法为:以大叶种晒青绿茶茶汤为培养基,液态培养塔宾曲霉菌cgmcc no.10022,得到种子培养液。按照每公斤茶投放五万个真菌孢子的比例进行发酵。

5、具体采用塔宾曲霉菌株aspergillus tubingensis cgmcc no.10022发酵普洱茶的方法如下:

6、(1)斜面或平板培养:塔宾曲霉菌cgmcc no.10022接种于斜面或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得斜面或平板菌株;

7、(2)发酵菌种扩大培养:取斜面或平板菌株接种到已灭菌的大叶种晒青绿茶茶汤中,得到种子培养液;

8、(3)茶叶发酵:选取灭菌或未灭菌的大叶种晒青绿茶潮水至含水量为30-60%,接种步骤(2)的种子培养液后在25-45℃,相对湿度为60-80%下发酵21-35天,每7d翻堆一次;发酵结束后,干燥出堆。

9、所述的步骤(1)中,所用斜面或平板培养基,每1l中含有的成分为:葡萄糖15-20.0g、马铃薯150-200.0g、琼脂10-15g,蒸馏水余量,自然ph下经灭菌所得。

10、所述的步骤步骤(2)中,所用种子培养基制备方法如下:按1g:(5-100)ml的比例将大叶种晒青绿茶加入到沸蒸馏水中,沸水浴10-45分钟,然后减压过滤而得到茶汤,将该过滤得到的茶汤冷却后定容至5-100ml,在80℃下进行巴氏杀菌30分钟,从而制得绿茶茶汤作为种子培养基。

11、所述的步骤(3)中,大叶种晒青绿茶潮水至含水量为30-60%;接种步骤(2)中收获的种子培养液,按照每公斤茶投放104-108个真菌孢子的比例进行发酵;发酵环境为无尘无污染渥堆发酵。

12、有益效果:

13、1、本专利技术利用真菌发酵方式生产普洱茶,有助于改善普洱茶汤色、滋味等品质,提高普洱茶活性成分茶褐素含量;

14、2、本专利技术应用外加特定培养真菌菌株的方法,使发酵过程快速形成特定优势菌群,应用于发酵生产普洱茶,生产方式具有新意。

15、保藏说明

16、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17、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18、保藏日期:2014年11月20日

19、保藏编号:cgmcc no.10022

20、分类命名: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塔宾曲霉菌株Aspergillus tubingensis在发酵普洱茶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宾曲霉菌株于2014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为CGMCC No.10022,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斜面或平板培养基,每1L中含有的成分为:葡萄糖15-20.0g、马铃薯150-200.0g、琼脂10-15g,蒸馏水余量,自然pH下经灭菌所得。

4.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种子培养基制备方法如下:按1g:(5-100)mL的比例将大叶种晒青绿茶加入到沸蒸馏水中,沸水浴10-45分钟,然后减压过滤而得到茶汤,将该过滤得到的茶汤冷却后定容至5-100mL,在80℃下进行巴氏杀菌30分钟,从而制得绿茶茶汤作为种子培养基。

5.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大叶种晒青绿茶潮水至含水量为30-60%;接种步骤(2)中收获的种子培养液,按照每公斤茶投放104-108个真菌孢子的比例进行发酵;发酵环境为无尘无污染渥堆发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塔宾曲霉菌株aspergillus tubingensis在发酵普洱茶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宾曲霉菌株于2014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为cgmcc no.10022,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斜面或平板培养基,每1l中含有的成分为:葡萄糖15-20.0g、马铃薯150-200.0g、琼脂10-15g,蒸馏水余量,自然ph下经灭菌所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萍龚加顺可萌刘慧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