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西丁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7228 阅读:46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孢西丁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去乙酰7-ACA为原料,引入噻吩乙酰基,得去乙酰噻吩酸Ⅰ;步骤2.去乙酰噻吩酸I,在3位上引入氨甲酰甲氧基,得中间体(6R,7S)-3-氨甲酰甲氧基-7-[2-(2-噻吩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Ⅱ;步骤3.中间体Ⅱ与甲醇锂反应,在7位上引入甲氧基,得头孢西丁酸Ⅲ步骤4.将钠盐的乙醇溶液加入溶有头孢西丁酸的有机溶剂中,经抽滤、干燥得头孢西丁钠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头孢西丁钠的 制备方法。头孢西丁钠(Cefoxitin sodium),化学名为为(6R, 7S)-3-氨甲 酰氧甲基-7-甲氧基-8-氧代-7-[2- (2-噻唑基)乙酰胺基]-5-硫杂-l-氮杂 双环[4.2.0]辛-2-烯-2-羧酸钠盐。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是美国Merck公司研制的第二代头孢类抗生素,它抗菌谱均衡, 且对e-内酰胺酶稳定。目前由于头孢菌素的细菌耐药性不断上升, 因而不同于第一代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头孢西丁再次引起了人们的 重视。与头孢母环7-ACA相比,要合成头孢西丁需要变动的结构有三 部分3位乙酰氧甲基换为氨甲酰氧甲基,7-氨基上引入2-噻吩乙酰 基;引入7位甲氧基。美国专利US 4297488报道的路线如下利用发酵产品头霉素C
技术介绍
(CephamycinC)为原料,通过酰基交换反应引入噻吩乙酰基,然后 经过脱保护基反应得到头孢西丁。该专利还报道了以羧基保护的 7-ACA为原料,经过氨基转化、溴化、叠氮化、氢化还原、脱保护 等步骤得到头孢西丁。可以看出,该反应路线长,收率低,成本高, 难以工业化生产,且叠氮化合物是剧毒和易爆物质,存在环保和安全 的隐患。Ratcliffe等(Tetrahedron Letters, 1973, 14(46),4653-4656.)报道了 另一条合成路线,同样采用羧基保护的7-ACA为原料,不同的是先 把氨基以希夫碱的形式保护起来,然后在强碱条件下与CH3SC1反应, 在7位引入甲硫基(CH3S)。希夫碱水解后与酰氯反应引入噻吩乙酰 基,CH3S基则用硝酸铊的甲醇溶液转化CH30基。该方法的缺点是 需要使用剧毒的铊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l、以去乙酰7-ACA为原料,引入噻吩乙酰基,得去乙酰噻吩酸I。 O<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化学反应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formula>步骤2、去乙酰噻吩酸I,在3位上引入氨甲酰甲氧基,得中间体(6R,7S) -3-氨甲酰甲氧基-7-[2-(2-噻吩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 -2-甲酸11II化学反应式为:OH CIS02NCOH(T \0 HO 、0步骤3、中间体II与甲醇锂反应,在7位上引入甲氧基,得头孢西丁酸IIIcCH3oOO-NO、 zNH,OIII化学反应式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HO、0 HCT 、0步骤4、将钠盐的乙醇溶液加入溶有头孢西丁酸的有机溶剂中,经抽滤、干燥得 头孢西丁钠IV.CH3O、 ,NH,NaO^^O<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IV化学反应式为:以上步骤中,反应条件如下 步骤1中室温下,丙酮为溶剂。 步骤2中零下3(TC,四氢呋喃为溶剂。 步骤3中零下6(TC,甲醇为溶剂。 步骤4中室温,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简化生产步骤,提高产品收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收率可达75%。 具体优点包括易操作,条件较温和,各步反应收率高。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 实施例1:去乙酰噻吩酸I的制备室温下,去乙酰7-ACA120g加入1.2L丙酮和0.6L水的混合溶液中,快速搅拌, 滴加噻吩乙酰氯70g,滴毕反应30分钟,将丙酮于4(TC真空蒸出,反应瓶剩余 0. 7L浓縮液。于室温向浓縮液中滴加10%HCL,稳定pH值在2. 5,养晶30分钟, 抽滤,0.9L水分三次洗涤滤饼,真空30度干燥。得去乙酰噻吩酸158g,收率 131. 7%中间体(6R,7S) -3-氨甲酰甲氧基-7-[2-(2-噻吩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8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II的制备零下30°C,将去乙酰噻吩酸150g加入到1L四氢呋喃中,搅拌至全溶。滴加氨 甲酰试剂(氯磺酰异氰酸酯)72g,反应2小时,加入水0.8L,室温下搅拌l小 试,反应液浓縮,抽滤,水洗,真空干燥。得中间体(6R,7S) -3-氨甲酰甲氧基 -7-[2-(2-噻吩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 2. 0]辛-2-烯-2-甲 酸126g,收率84%。 头孢西丁酸III的制备将中间体(6R,7S) -3-氨甲酰甲氧基-7-[2-(2-噻吩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 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120g,加入0.96L甲醇中,搅拌降温。 零下60'C,滴加甲醇锂的甲醇溶液(5'C下,63g甲醇锂溶解于0.4L甲醇溶液中), 反应1小时,加入50%乙酸调pH值3—4,升至室温,继续调节溶液pH2. 5,加 入12g活性炭脱色30分钟,抽滤,O.IL水洗。浓縮滤液,抽滤,水洗三次,真 空干燥。得头孢西丁酸89g,收率为76.2%。 头孢西丁钠IV的制备室温,将异辛酸钠33g溶解于0.4L乙醇溶液中。将头孢西丁酸85g溶于0.4L 乙酸乙酯和0.2L,加活性炭8.5g脱色20分钟,抽滤,0.1L乙醇洗。将盐溶液 于室温、慢速搅拌下加入酸溶液中,析晶后搅拌2小时,抽滤,乙醇洗三次,真 空干燥,得头孢西丁钠77g,收率为90. 6%。总收率为75.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孢西丁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以去乙酰7-ACA为原料,引入噻吩乙酰基,得去乙酰噻吩酸Ⅰ; *** Ⅰ 化学反应式为: *** 步骤2、去乙酰噻吩酸Ⅰ,在3位上引入氨甲酰甲氧基 ,得中间体(6R,7S)-3-氨甲酰甲氧基-7-[2-(2-噻吩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Ⅱ; *** Ⅱ 化学反应式为: *** 步骤3、中间体Ⅱ与甲醇锂反 应,在7位上引入甲氧基,得头孢西丁酸Ⅲ; *** Ⅲ 化学反应式为: *** 步骤4、将钠盐的乙醇溶液加入溶有头孢西丁酸的有机溶剂中,经抽滤、干燥得头孢西丁钠Ⅳ; *** Ⅳ 化学反应式为: * ** 以上步骤中,反应条件如下:步骤1中,室温下,丙酮为溶剂;步骤2中零下30℃,四氢呋喃为溶剂,步骤3中,零下60℃,甲醇为溶剂,步骤4中室温,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孢西丁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去乙酰7-ACA为原料,引入噻吩乙酰基,得去乙酰噻吩酸I;化学反应式为步骤2、去乙酰噻吩酸I,在3位上引入氨甲酰甲氧基,得中间体(6R,7S)-3-氨甲酰甲氧基-7-[2-(2-噻吩基)乙酰氨基]-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II;化学反应式为步骤3、中间体II与甲醇锂反应,在7位上引入甲氧基,得头孢西丁酸III;化学反应式为步骤4、将钠盐的乙醇溶液加入溶有头孢西丁酸的有机溶剂中,经抽滤、干燥得头孢西丁钠IV;化学反应式为以上步骤中,反应条件如下步骤1中,室温下,丙酮为溶剂;步骤2中零下30℃,四氢呋喃为溶剂,步骤3中,零下60℃,甲醇为溶剂,步骤4中室温,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2、权利要求1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去乙酰噻吩酸I的制备室温下,去乙酰7-ACA120g加入1.2L丙酮和0.6L水的混合溶液中,快速搅拌, 滴加噻吩乙酰氯70g,滴毕反应30分钟,将丙酮于4(TC真空蒸出,反应瓶剩余 0. 7L浓縮液。于室温向浓縮液中滴加10%HCL,稳定pH值在2. 5,养晶30分钟, 抽滤,0.9L水分三次洗漆滤饼,真空30度干燥,得去乙酰噻吩酸; 中间体(6R,7S) -3-氨甲酰甲氧基-7-[2-(2-噻吩基)乙酰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杰赵玉新景士云黄宇鸿杨洋杨松高晶胡明张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电信] 2014年12月11日 09:57
    别名甲氧头孢噻吩噻吩甲氧头孢菌素美福仙先锋美吩头孢甲氧噻吩头孢甲氧霉素头霉噻吩头霉甲氧噻吩法克CFX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