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702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站,包括箱体、第一充电桩、第二充电桩、光伏板、蓄电池和控制组件,第一充电桩安装于第一板部并位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二充电桩安装于第二板部并位于第二容置空间内;光伏板的电能能够经过逆变器输出至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光伏板的电能还能够经过逆变器储存在蓄电池内;光伏板无法向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输出电能时,蓄电池的电能能够经过逆变器输出至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站,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的散热良好,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充电站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与之配套的充电设备也需求日盛。目前,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通常将充电设备和箱式变压器集成为一体结构。但设置为上述一体结构的充电站,其具有的充电桩的散热不好,还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干扰,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充电站,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的散热良好,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干扰。

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电站,包括箱体、第一充电桩、第二充电桩、光伏板、蓄电池和控制组件,所述箱体包括主箱、顶盖和底板,所述顶盖和所述底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箱的上下两端,所述顶盖的两端沿所述主箱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主箱外,以分别形成第一盖部和第二盖部,所述底板的两端沿所述主箱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凸出于所述主箱外,以分别形成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主箱的一端、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一板部限定出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主箱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盖部和所述第二板部限定出第二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充电桩安装于所述第一板部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充电桩安装于所述第二板部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光伏板设于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主箱内;所述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主箱内,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逆变器,所述逆变器与控制器、所述光伏板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其中,所述光伏板的电能能够经过所述逆变器输出至所述第一充电桩和所述第二充电桩,所述光伏板的电能还能够经过所述逆变器储存在所述蓄电池内;所述光伏板无法向所述第一充电桩和所述第二充电桩输出电能时,所述蓄电池的电能能够经过所述逆变器输出至所述第一充电桩和所述第二充电桩。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充电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光伏板、蓄电池和控制组件的配套使用,提高了充电站的资源利用率,同时也使得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得到更好的充电支持。另外,由于第一充电桩位于半开放的第一容置空间内,第二充电桩位于半开放的第二容置空间内。故第一充电桩和第二充电桩的散热良好,且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干扰。

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一射灯和第二射灯,所述第一射灯连接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射灯连接于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射灯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所述第一灯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能够绕所述第一安装部上下转动。

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射灯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灯体,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所述第二灯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并能够绕所述第二安装部上下转动。

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射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射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8、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主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主箱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主箱内设有高压室、低压室和变压室,所述变压室位于所述低压室的上方,所述高压室位于所述低压室和所述变压室沿所述主箱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充电站还包括高压柜和变压器,所述高压柜放置于所述高压室,所述变压器放置于所述变压室,所述控制器放置于所述低压室。

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主箱内还设有储能室和逆变室,所述储能室和所述逆变室并列设置,并相对设置于所述高压室沿所述主箱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蓄电池放置于所述储能室,所述逆变器放置于所述逆变室。

1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储能室的周壁设有防火隔板,所述储能室的顶壁设有灭火装置、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12、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板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凸座,所述第一充电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座,所述第二板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二凸座,所述第二充电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座。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一射灯和第二射灯,所述第一射灯连接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射灯连接于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灯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所述第一灯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能够绕所述第一安装部上下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灯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灯体,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所述第二灯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并能够绕所述第二安装部上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射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射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主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主箱的长度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内设有高压室、低压室和变压室,所述变压室位于所述低压室的上方,所述高压室位于所述低压室和所述变压室沿所述主箱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充电站还包括高压柜和变压器,所述高压柜放置于所述高压室,所述变压器放置于所述变压室,所述控制器放置于所述低压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内还设有储能室和逆变室,所述储能室和所述逆变室并列设置,并相对设置于所述高压室沿所述主箱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蓄电池放置于所述储能室,所述逆变器放置于所述逆变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室的周壁设有防火隔板,所述储能室的顶壁设有灭火装置、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凸座,所述第一充电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座,所述第二板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的第二凸座,所述第二充电桩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一射灯和第二射灯,所述第一射灯连接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射灯连接于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射灯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所述第一灯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能够绕所述第一安装部上下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射灯包括第二安装部和第二灯体,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所述第二灯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并能够绕所述第二安装部上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射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盖部的底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射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主箱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威蔡建华张兵郭卫洪许凯旋麦栋明于建军余恩赐陈绍庆张胜权黄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金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