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01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波导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连接架其一侧开设有两组通孔,且两组通孔沿连接架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光学显示模块嵌设在通孔内部,光学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待显示图像光,并进行显示;瞳孔检测模设置在连接架的另一侧,瞳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使用者的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控制模块分别与光学显示模块和瞳孔检测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到的待使用者的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光学显示模块显示的图像光进行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各模块相结合,并通过控制模块的控制运作,实现了结构紧凑体积小,高效率,超大视场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波导,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增强现实(ar)显示技术是一种将虚拟图像叠加到真实世界中的显示技术。通过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人眼可以同时接收来自真实世界和计算机的图像信息,极大地提高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效率。增强现实显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教育、娱乐和医疗等诸多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对于头戴式增强显示系统来说,显示视场角是最为重要的性能参数,提升设备的视场角一直以来都是具有吸引力的研究方向。如专利cn202111019613.6中光学模组视场角小,导致应用场景非常有限。

3、因此,急需专利技术一种增强现实(ar)显示的技术或方法用于解决当前技术中,传统的光学模组视场角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旨在解决当前技术中传统的光学模组视场角小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包括:

3、连接架,其一侧开设有两组通孔,且两组所述通孔沿所述连接架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

4、光学显示模块,嵌设在所述通孔内部,所述光学显示模块用于接收待显示图像光,并进行显示;

5、瞳孔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所述瞳孔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使用者的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

6、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和瞳孔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待使用者的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所述光学显示模块显示的图像光进行调整。

7、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

8、透镜,嵌设在所述通孔内部,其中,所述透镜内部设置有夹层;

9、波导基底,设置在所述夹层的内部,所述波导基底一侧与所述夹层的内侧壁相连接;

10、投影单元,设置在所述夹层的内部,所述投影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待显示图像光,并进行投射;

11、光栅单元,设置在所述波导基底远离与所述夹层相连接一侧,所述光栅单元与所述波导基底相连接,所述光栅单元用于耦合投射的所述待显示图像光,并进行显示。

12、进一步的,所述投影单元包括:

13、准直镜头,设置在所述夹层的内部,所述准直镜头用于投射所述待显示图像光;

14、接收单元,与所述准直镜头电连接,所述接收单元内部设置有4g、5g或蓝牙子单元,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待显示图像光,并传输至所述准直镜头。

15、进一步的,所述光栅单元包括:

16、耦入光栅,设置在所述波导基底远离与所述夹层相连接一侧的顶部,且所述耦入光栅与所述准直镜头相对应设置,所述耦入光栅用于接收所述准直镜头投射的待显示图像光,并进行图像光耦合发射;

17、反射镜阵列,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反射镜阵列相对设置在所述波导基底远离与所述夹层相连接一侧的两端,所述反射镜阵列用于将耦合发射的所述图像光进行光束反射;

18、耦出光栅,设置在两组所述反射镜阵列之间,所述耦出光栅与所述波导基底相连接,所述耦出光栅用于接收进行光束反射后的所述图像光,并进行显示。

1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20、采集单元,与所述瞳孔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待使用者的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

21、中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采集单元和耦出光栅电连接,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进行调整。

22、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23、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直径与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瞳距,并基于公式获取标准的横向尺寸,所述公式如下所示:

24、

25、其中,q为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l为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直径,k为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瞳距;

26、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并根据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的关系,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27、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的关系,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28、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29、当q≥q时,所述中控单元则判断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满足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判断不需要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30、当q<q时,所述中控单元则判断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无法满足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并根据所述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的关系,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31、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单元在判断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无法满足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并根据所述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的关系,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32、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的横向尺寸差值z,设定z=q-q,并根据所述横向尺寸差值z与预设的横尺寸差值之间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选定相应的调整系数对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33、其中,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横尺寸差值z1和第二预设横尺寸差值z2,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预先设定第一预设调整系数m1、第二预设调整系数m2和第三预设调整系数m3,且z1<z2,m1<m2<m3<1;

34、当z≤z1时,所述中控单元则选定所述第一预设调整系数m1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35、当z1<z≤z2时,所述中控单元则选定所述第二预设调整系数m2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36、当z>z2时,所述中控单元则选定所述第三预设调整系数m3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

37、当所述中控单元选定第i预设调整系数mi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i=1,2,3,并确定调整后的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

38、进一步的,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纵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39、所述中控单元获取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直径与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瞳距,并基于公式获取标准的纵向尺寸,所述公式如下所示:

40、

41、其中,e为所述标准的纵向尺寸,l为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直径,k为所述瞳孔的实时出瞳瞳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单元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的关系,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在判断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实时横向尺寸q无法满足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并根据所述实时横向尺寸q与所述标准的横向尺寸Q之间的关系,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纵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根据所述实时纵向尺寸e与所述标准的纵向尺寸E之间的关系,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纵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显示模块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单元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单元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瞳孔的出瞳直径以及瞳距对所述耦出光栅显示的横向尺寸进行调整时,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大视场角单片式混合波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成伍圆军黄战华芦畅泰刘洹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