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植食性螨类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螨,其分布范围广,危害寄主多,发生面积大,抗药能力强,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严重而又难于控制。目前,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对象以昆虫为主,螨类的研究较少;目前国内的同类研究中,已有不少植物源杀虫剂的产品问世,但是植物源杀螨剂的农药产品却报道较少。可见利用生物农药控制植食性螨类的危害,降低农产品中农药的残留,研发无公害植物源杀螨剂已经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采用化学提取的方法,分别从苍耳子(Xanthium sibiricum)、红藤(Sargentodoxa cuueata)或贯众(Osmuncla japonica)全株中提取对螨类有致死作用的苍耳子、红藤或贯众全株有效成分,并制备成植物源杀螨剂。本专利技术苍耳子全株有效部位可以是苍耳子全株提取物或萃取物,苍耳子全株提取物制备工艺选自如下方法之一 A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植物苍耳子全株粉末与有机溶剂乙醇的体积比为1∶2-8(优选1∶4、1∶5或1∶6),温浸或冷浸4-24小时,过滤,干 ...
【技术保护点】
植物红藤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该有效部位是由如下方法之一制成:A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植物红藤全株粉末与有机溶剂乙醇的体积比为1∶2-8,温浸或冷浸4-24小时,过滤,干燥,得红藤全株提取物;B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植物红藤全株粉末与有机溶剂乙醇的体积比为1∶2-8,反复渗漉提取2-10次,或连续回流提取4-24小时,过滤,干燥,得红藤全株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红藤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该有效部位是由如下方法之一制成A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植物红藤全株粉末与有机溶剂乙醇的体积比为1∶2-8,温浸或冷浸4-24小时,过滤,干燥,得红藤全株提取物;B采用多功能提取罐,植物红藤全株粉末与有机溶剂乙醇的体积比为1∶2-8,反复渗漉提取2-10次,或连续回流提取4-24小时,过滤,干燥,得红藤全株提取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藤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制成红藤有效部位方法中红藤粉末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4,1∶5或1∶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红藤有效部位,其特征在于该红藤有效部位是由如下方法制成将红藤全株提取物用甲醇溶解后,置于密闭的萃取罐中,用氯仿或石油醚溶媒以体积比0.7∶1.5的比例与甲醇采用液-液分配法萃取,以溶剂极性从小到大为溶媒的萃取顺序,最终收集氯仿或石油醚萃取相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0.8-1g/cm3油膏状的红藤全株萃取物。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藤有效部位制成杀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将红藤全珠提取物用氯仿、甲醇、环己烷、苯、二甲苯或乙醇溶剂溶解,可按下列顺序和比例在其中加入促进提取物溶解或悬浮的增溶剂、乳化剂和/或助悬剂、增效剂、渗透剂辅料制成提取物杀螨剂;提取物5-32重量份溶剂 35-95重量份增溶剂1-30重量份乳化剂或助悬剂2-35重量份增效剂0.5-25重量份渗透剂0.5-20重量份;杀螨剂的制备方法中,溶剂选自水、乙醇、甲醇、丙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石油醚、石油芳烃、纯苯中的一种;增溶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钾、聚山梨酯、聚乙二醇、山梨醇聚氧乙醚、木质素磺酸盐、茶枯、搭皂角中的任何一种;增效剂是茶皂素、2-C1C6H4-N=OCH3SCH3、亚甲基二氧苯衍生物、6-乙烯基癸醛、八氯二丙醚中的任何一种;乳化剂是C15-17H31-37COONa、硬脂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N-十二烷基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年,师光禄,王燕,苏学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农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