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82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公开了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包括:壳体,其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隔板,其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冷源通道和热源通道;多块相变换热板,其设置在壳体内,并穿过隔板;丝杆,其竖直穿过隔板的一端,并与隔板转动连接;两个螺母,其分别设置在丝杆上,并分别位于隔板的上方和下方;第一导向杆,其竖直穿过隔板的一端和两个螺母;两根连接杆,一个螺母上固定一根连接杆,两根连接杆均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多根刷杆,每根连接杆上均设置有多根刷杆,相邻的两块相变换热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刷杆,各根刷杆上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根刷毛。本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


技术介绍

1、机房内存在大量设备,由于这些设备较集中,散热量较大,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换热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平板式换热管换热器是一种节能、低碳型换热器,采用平板式换热管换热器可通过循环工质的蒸发、冷凝实现换热,使机房内温度达到合适的环境温度。

3、现有的平板式换热管换热器,如申请号202110693382.0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工作时,热风从热源通道的热风进口吹入,与相变换热板换热,加热相变换热板内的相变工质,相变工质相变蒸发形成蒸汽,携带热量至冷源通道端;冷风从冷源通道的冷风进口吹入,与相变换热板换热,带走蒸汽热量使蒸汽冷凝回流,如此往复循环实现高效热交换。但热风进口和冷风进口吹入的热风和冷风中易含有粉尘,粉尘易粘附在相变换热板上,会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通过动力带动丝杆转动,能使两个螺母同步地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使各根刷杆两侧的刷毛能刷除各块相变换热板上粘附的粉尘,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包括:

3、壳体,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冷风进口和冷风出口,以及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沿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4、隔板,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将壳体的内部分隔成冷源通道和热源通道,冷风进口和冷风出口均与冷源通道连通,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均与热源通道;

5、多块相变换热板,其沿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穿过所述隔板,各块相变换热板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其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壳体的顶部和底部无缝连接;

6、丝杆,其竖直穿过所述隔板的一端,并与隔板转动连接,丝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

7、两个螺母,其分别设置在丝杆上,并分别位于隔板的上方和下方,当动力带动丝杆转动时,两个螺母能同步地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8、第一导向杆,其竖直穿过所述隔板的一端和两个螺母,第一导向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9、两根连接杆,一个螺母上固定一根连接杆,两根连接杆均沿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10、多根刷杆,每根连接杆上均设置有多根刷杆,相邻的两块相变换热板之间,以及位于外侧的两块相变换热板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根刷杆,各根刷杆的一端均固定在与其对应的连接杆上,各根刷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根刷杆上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根刷毛。

11、优选的是,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冷风进口和冷风出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所述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且所述冷风进口和所述热风进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

12、优选的是,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中,各根刷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多根刷毛;各根刷杆的底部,以及各根刷杆上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各根连接杆和各根刷杆均内部中空,各根连接杆的内部分别和与其连接的刷杆的内部相互连通,各个出水孔均和与其对应的刷杆的内部连通;所述丝杆靠近第三侧壁;两个螺母上背离第三侧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中空,两个固定块上背离第三侧壁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通孔,两根连接杆上与第三侧壁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导向杆,两根第二导向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杆连接,另一端分别插入两个通孔中,且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块;当两根连接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两个限位块均不能穿过与其对应的通孔;当两个限位块分别移动至和与其对应的固定块上具有通孔的一侧接触和/或两根连接杆均与各块相变换热板接触时,两根连接杆分别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到第一位置,当两个限位块分别移动至和与其对应的固定块上朝向第三侧壁的一侧接触和/或两根连接杆均和与其对应的固定块接触时,两根连接杆分别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四侧壁不限制两根连接杆分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所述第三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开口,两个第一开口分别与冷源通道和热源通道;两根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u形的拉手,两个拉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拉手的内部均中空,且分别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杆的内部连通,两个拉手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当位于上方的刷杆的底部的刷毛接触隔板的顶部,位于下方的刷杆的底部的刷毛接触壳体的底部时,两个拉手分别与两个第一开口相对;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两个第二开口分别与冷源通道和热源通道连通,两个第二开口的底部分别与隔板的顶部和壳体的底部齐平。

13、优选的是,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中,两个螺母和其上的固定块分别位于两个拉手的两个竖直部之间。

14、优选的是,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中,两个通孔均为方形,两根第二导向杆均为长方体形,两根第二导向杆的横截面的尺寸分别和与其对应的通孔的尺寸相同。

15、优选的是,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中,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刷杆均为长方体形。

16、优选的是,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中,所述隔板穿过所述第四侧壁,并延伸至第四侧壁外。

17、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通过动力带动丝杆转动,能使两个螺母同步地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使各根刷杆两侧的刷毛能刷除各块相变换热板上粘附的粉尘,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

19、本技术通过向拉手内导入水,水可通过出水孔流出至隔板上和壳体的底部,再通过拉动拉手,即可使刷杆底部的刷毛对隔板的顶部和壳体的底部的灰尘进行刷除,避免隔板的顶部和壳体的底部的灰尘通过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吹出。

20、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冷风进口和冷风出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所述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且所述冷风进口和所述热风进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根刷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多根刷毛;各根刷杆的底部,以及各根刷杆上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各根连接杆和各根刷杆均内部中空,各根连接杆的内部分别和与其连接的刷杆的内部连通,各个出水孔均和与其对应的刷杆的内部连通;所述丝杆靠近第三侧壁;两个螺母上背离第三侧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中空,两个固定块上背离第三侧壁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通孔,两根连接杆上与第三侧壁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导向杆,两根第二导向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杆连接,另一端分别插入两个通孔中,且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块;当两根连接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两个限位块均不能穿过与其对应的通孔;当两个限位块分别移动至和与其对应的固定块上具有通孔的一侧接触和/或两根连接杆均与各块相变换热板接触时,两根连接杆分别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到第一位置,当两个限位块分别移动至和与其对应的固定块上朝向第三侧壁的一侧接触和/或两根连接杆均和与其对应的固定块接触时,两根连接杆分别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四侧壁不限制两根连接杆分别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移动;所述第三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开口,两个第一开口分别与冷源通道和热源通道;两根连接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U形的拉手,两个拉手的两端分别与两根连接杆固定连接,两个拉手的内部均中空,且分别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杆的内部连通,两个拉手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进水口,当位于上方的刷杆的底部的刷毛接触隔板的顶部,位于下方的刷杆的底部的刷毛接触壳体的底部时,两个拉手分别与两个第一开口相对;所述第四侧壁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开口,两个第二开口分别与冷源通道和热源通道连通,两个第二开口的底部分别与隔板的顶部和壳体的底部齐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螺母和其上的固定块分别位于两个拉手的两个竖直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通孔均为方形,两根第二导向杆均为长方体形,两根第二导向杆的横截面的尺寸分别和与其对应的通孔的尺寸相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刷杆均为长方体形。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穿过所述第四侧壁,并延伸至第四侧壁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冷风进口和冷风出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所述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且所述冷风进口和所述热风进口中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三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第四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机房平板式热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根刷杆的底部均设置有多根刷毛;各根刷杆的底部,以及各根刷杆上与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的两侧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各根连接杆和各根刷杆均内部中空,各根连接杆的内部分别和与其连接的刷杆的内部连通,各个出水孔均和与其对应的刷杆的内部连通;所述丝杆靠近第三侧壁;两个螺母上背离第三侧壁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中空,两个固定块上背离第三侧壁的一侧均设置有一个通孔,两根连接杆上与第三侧壁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根第二导向杆,两根第二导向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根第二导向杆的一端分别和与其对应的连接杆连接,另一端分别插入两个通孔中,且其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块;当两根连接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时,两个限位块均不能穿过与其对应的通孔;当两个限位块分别移动至和与其对应的固定块上具有通孔的一侧接触和/或两根连接杆均与各块相变换热板接触时,两根连接杆分别沿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博孟凡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通信建设北京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