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隔断粒子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竞专利>正文

隔断粒子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6787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断粒子,包括止血海绵芯和可吸收膜,止血海绵芯为混合有表柔比星与壳聚糖盐的海绵结构,卷折形成圆柱棒型;可吸收膜包裹在圆柱棒型的止血海绵芯外;兼具止血功能和化学消融功能的隔断粒子能够用于肿瘤介入治疗器械中,将隔断粒子和放射性粒子1:1间隔放置到粒子枪的粒子弹夹中,使用时,放射性粒子和隔断粒子在粒子枪的作用下连续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隔断粒子兼具止血功能和化学消融作用,机械强度好且具有一定韧性,当隔断粒子与放射性粒子用于粒子枪时,隔断粒子和放射性粒子间隔推入,实现同步释放,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中与的应用实现了近距放射治疗和化学消融的联合,避免了针道出血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肿瘤介入治疗,尤其是涉及一种隔断粒子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用于治疗肿瘤性病变的微创介入手术,是近距离放疗的一种方法,常用碘-125粒子、钯-103粒子。术中使用长度约4.5毫米直径约0.8毫米的柱状放射源,通过直接穿刺将其放置于实体肿瘤内部。为了达到完整覆盖肿瘤的治疗剂量,术中需要多次穿刺肿瘤并按照治疗计划系统的规划布置粒子,此时肿瘤因多次穿刺极易损伤出血,数个穿刺针道直接连通外界,易发生针道出血外溢。

2、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放射性粒子距离过近、过密易导致辐射强度超过规划,发生放射性损伤。受辐射剂量规划影响放射性粒子布置间距需要保持约0.5-1cm的距离,因此两相邻粒子间存在未利用的空针道。如图3所示,因放射性粒子经过穿刺针释放,放射性粒子的直径必然小于穿刺针内径,而针道直径大于穿刺针外径,故放射性粒子难以有效密封针道阻碍肿瘤内出血的蔓延,形成针道内出血6。

3、目前在非血管介入手术中采用的体内止血方法主要有推注明胶海绵、止血凝胶、2-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纤维蛋白胶、生理盐水、自体血和释放封堵装置,但均不适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的出血预防。

4、现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不能与粒子释放同步进行止血处理,又需要多次穿刺导致术中肿瘤易发生出血外溢;止血材料多为粉末、片状或液态而难以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中应用,这些止血材料其拉伸强度较低在植入手术中使用易变形、碎裂,在释放后难以再次利用针道布置后续放射性粒子,可通过穿刺针布设的现有止血材料,其直径小于针道直径膨胀系数不高;现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的穿刺针道仅有40%的长度布设了放射性粒子,其余60%均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断粒子及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隔断粒子,包括,

3、止血海绵芯,混合有表柔比星与壳聚糖盐的海绵结构,卷折形成圆柱棒型;

4、可吸收膜,包裹在圆柱棒型的止血海绵芯外;

5、优选地,可吸收膜包括乙酰葡萄糖胺膜层、聚乳酸膜层、聚乙内脂膜层和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制备隔断粒子的方法,将表柔比星与壳聚糖盐混匀热压制成止血海绵,再将止血海绵卷折、切削、压缩后制成圆柱棒状,再在其外侧包裹一层可吸收膜,得到隔断粒子。

7、优选地,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8、将壳聚糖盐溶于水中,加入表柔比星混匀;

9、将混合液在辊压机下热压制成止血海绵,将止血海绵薄片卷折、切削、压缩后制成圆柱棒状形成止血海绵芯;

10、在止血海绵芯外侧粘覆一层可吸收膜,得到隔断粒子。

11、优选地,壳聚糖盐与表柔比星比例为1:4-5。

12、优选地,止血海绵芯长4-5mm,直径0.6-1mm。

13、优选地,可吸收膜厚度为0.05-0.1mm,可吸收膜包括乙酰葡萄糖胺膜层、聚乳酸膜层、聚乙内脂膜层和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4、隔断粒子在肿瘤介入治疗器械中的应用。

15、优选地,将隔断粒子和放射性粒子1:1间隔放置到粒子枪的粒子弹夹中,使用时,放射性粒子和隔断粒子在粒子枪的作用下连续释放。

16、优选地,粒子弹夹中,放射性粒子在先,隔断粒子在后。

17、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隔断粒子兼具止血功能和化学消融作用,机械强度好且具有一定韧性,在使用中能够经受弹夹内供弹弹簧的挤压和推动,不发生碎裂或变形;隔断粒子可通过吸血膨胀而密封针道,还可通过多次径向释放对穿刺针道进行多次隔断,以加强密封效果,隔断粒子通过吸收水分,浓缩血液,同时其自身高倍膨胀对穿刺部位产生压迫作用,发挥止血作用;隔断粒子可通过吸收水分,浓缩血液,同时其自身高倍膨胀对穿刺部位产生压迫作用,进一步发挥止血作用;

18、当隔断粒子与放射性粒子用于粒子枪时,隔断粒子和放射性粒子间隔推入,实现同步释放,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手术中与的应用实现了近距放射治疗和化学消融的联合,多次止血,避免了针道出血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隔断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断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膜包括乙酰葡萄糖胺膜层、聚乳酸膜层、聚乙内脂膜层和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断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柔比星与壳聚糖盐混匀热压制成止血海绵,再将止血海绵卷折、切削、压缩后制成圆柱棒状,再在其外侧包裹一层可吸收膜,得到隔断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断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壳聚糖盐溶于水中,加入表柔比星混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断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壳聚糖盐与表柔比星比例为1:4-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断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海绵芯长4-5mm,直径0.6-1m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断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膜厚度为0.05-0.1mm,所述可吸收膜包括乙酰葡萄糖胺膜层、聚乳酸膜层、聚乙内脂膜层和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8.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断粒子在肿瘤介入治疗器械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隔断粒子在肿瘤介入治疗器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隔断粒子和放射性粒子1:1间隔放置到粒子枪的粒子弹夹中,使用时,放射性粒子和隔断粒子在粒子枪的作用下连续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断粒子在肿瘤介入治疗器械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弹夹中,放射性粒子在先,隔断粒子在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隔断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断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吸收膜包括乙酰葡萄糖胺膜层、聚乳酸膜层、聚乙内脂膜层和聚对二氧杂环己酮膜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断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柔比星与壳聚糖盐混匀热压制成止血海绵,再将止血海绵卷折、切削、压缩后制成圆柱棒状,再在其外侧包裹一层可吸收膜,得到隔断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断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壳聚糖盐溶于水中,加入表柔比星混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断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壳聚糖盐与表柔比星比例为1:4-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断粒子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竞肖越勇王晶晶郎胜坤袁飞顾欣谢雍
申请(专利权)人:李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