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压组件及具有其的供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78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调压组件及具有其的供料器,调压组件包括母管和支管,母管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段、连通段和排气段,进气段具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排气段具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连通段上设有连通阀;支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支管的第一端与进气段连通,支管的第二端与排气段连通,支管上设有支管阀。本技术实施例的调压组件用于供料器中时,能够实现对混合器内多个负压值的调节,使供料器能够在多个不同的工况下运行,从而提高该供料器的在变工况运行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体供料设备的,具体涉及一种调压组件及具有其的供料器


技术介绍

1、文丘里供料器作为一种粉体供料设备,主要包括混合室、进气管和出料管,进气管和出料管相对设置在沿混合器周向的两侧,粉体由混合室的上方的进粉口下落至混合室;进气管和出料管共同构成文丘里管,进气管具有靠近混合室设置的喷嘴,气流流经喷嘴时加速并高速喷入混合室中,在混合室内形成低压环境,有助于促进上方粉体的下落,同时,加速后的高速气流与混合室上方下落的粉体混合后流入出料管。

2、为保证供料的流畅和平稳,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文丘里供料器在进气管和混合器之间设置了带有阀门的匀压管,匀压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进气管和混合器,通过控制阀门的通断,可以调节气流喷入混合室的速度,从而调节混合室内的负压。在上述方案中,匀压管内的气体流量是固定的,仅通过匀压管的通断调节混合室内的负压,只能实现混合器内两个负压值的调节,即供料器只能在两个不同的工况下运行,导致该供料器的变工况运行的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调压组件,该调压组件用于供料器中时,能够实现对混合器内多个负压值的调节,使供料器能够在多个不同的工况下运行,从而提高该供料器的在变工况运行的灵活性。

3、本技术实施例的调压组件包括母管和支管,所述母管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气段、连通段和排气段,所述进气段具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所述排气段具有用于排气的排气口,所述连通段上设有连通阀;所述支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段连通,所述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气段连通,所述支管上设有支管阀。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5、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支管为第一支管,至少一个所述支管为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沿所述连通段的径向依次排列。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段、所述第一支管和所述第二支管的内径互不相同。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相对于所述第二支管更靠近所述连通段设置,所述连通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支管的内径,所述第一支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管的内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段连接,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气段连接;所述第一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支管的支管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第二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段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母管上设有母管阀;所述母管阀设于所述进气段且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支管的第一端之间,和/或所述母管阀设于所述排气段且位于所述排气口与所述支管的第二端之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管阀的数量设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支管阀为电磁阀,另一部分所述支管阀为手动阀。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通阀的数量设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连通阀为电磁阀,另一部分所述连通阀为手动阀。

12、本技术实施例的供料器包括混合器、进气管、喷管和调压组件,所述混合器上设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连通口;所述喷管与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喷管连通,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调压组件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调压组件,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连通,所述排气口与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

13、本技术实施例的调压组件,通过设置母管和支管,母管的连通段上设有连通阀,支管上设有支管阀,通过控制连通阀的通断以及支管阀的通断,可以对母管的排气口气体的流量进行至少四个不同值的调节;将该调压组件用于供料器时,将进气口与进气管连通,排气口与混合器连通,通过对母管的排气口处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可以实现供料器的混合器内至少四个负压值的调节,从而使得供料器可以在至少四个不同的工况下运行。与相关技术中供料器只能在两个不同的工况下运行相比,提高了供料器的变工况运行的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为第一支管(24),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为第二支管(25),所述第一支管(24)和所述第二支管(25)沿所述连通段(13)的径向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段(13)、所述第一支管(24)和所述第二支管(25)的内径互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24)相对于所述第二支管(25)更靠近所述连通段(13)设置,所述连通段(1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支管(24)的内径,所述第一支管(2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管(25)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24)的第一端(21)与所述进气段(11)连接,所述第一支管(24)的第二端(22)与所述排气段(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1)上设有母管阀(14);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阀(23)的数量设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支管阀(23)为电磁阀,另一部分所述支管阀(23)为手动阀。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阀(131)的数量设为多个,其中一部分所述连通阀(131)为电磁阀,另一部分所述连通阀(131)为手动阀。

10.一种供料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为第一支管(24),至少一个所述支管(2)为第二支管(25),所述第一支管(24)和所述第二支管(25)沿所述连通段(13)的径向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段(13)、所述第一支管(24)和所述第二支管(25)的内径互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管(24)相对于所述第二支管(25)更靠近所述连通段(13)设置,所述连通段(1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支管(24)的内径,所述第一支管(24)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冠青潘威丞白一飞李小炯周沛然潘昊蔚刚徐大宝崔国辉陈喆谭静赵天晨王建朋刘刚郑祥玉贾楠苗鹏张朝梁兴宋春燕孙虓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融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