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全固体电池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全固体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69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发生充电异常的全固体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固体电池与SDGs的目标3、7、11以及12相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固体电池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介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片,所述固体电解质片包含多孔质基材和固体电解质,所述固体电解质被保持在所述多孔质基材的空隙内,并且所述多孔质基材的两面被所述固体电解质覆盖,在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孔质基材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距离(A)为1μm以上,且所述多孔质基材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距离(B)为3μ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抑制发生充电异常的全固体电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手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实用化等,需要小型、轻量且高容量、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2、目前,在能够满足该要求的锂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中,使用含有有机溶剂和锂盐的有机电解液作为非水电解质。

3、而且,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设备的进一步发展,要求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长寿命化、高容量化、高能量密度化,并且还要求实现了长寿命化、高容量化、高能量密度化的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高。

4、但是,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有机电解液包含作为可燃性物质的有机溶剂,因此在电池发生短路等异常情况时,有机电解液有可能异常发热。另外,伴随着近年来的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化和有机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量的增加倾向,进一步要求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

5、在以上那样的状况下,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全固体型的锂电池(全固体电池)受到关注。全固体电池使用不使用有机溶剂的固体电解质的成型体来代替以往的有机溶剂系电解质,没有固体电解质异常发热的担忧,具备高安全性。

6、另外,全固体电池不仅具有高安全性,而且具有高可靠性和高耐环境性,并且寿命长,因此,期待作为在有助于社会发展的同时能够对安心、安全也持续作出贡献的免维护电池。通过向社会提供全固体电池,能够有助于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17个目标中的目标3(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目标7(确保人人获得可负担、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目标11(实现包容、安全、强韧(resilient)和可持续的城市及人类住区)、以及目标12(确保可持续的生产消费方式)的达成。

7、另外,对全固体电池也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在专利文献1~4中,提出了通过在包含无纺布等多孔性基材的基材的空隙中填充固体电解质,从而制成兼具锂离子传导性与强度的固体电解质片,使用该固体电解质片构成全固体二次电池。

8、其中,专利文献4中示出了通过将多孔质基材的厚度设为固体电解质片整体厚度的70%以上,能够提高固体电解质片的机械强度,即使将固体电解质片大面积化,也能够防止固体电解质的破损、固体电解质从多孔质基材的脱落。

9、现有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3460号公报

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9482号公报

13、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9/208347号

14、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20/054081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使用了如上所述的包含多孔质基材的固体电解质片的全固体电池也有可能产生充电异常,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改善的余地。

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发生充电异常的全固体电池。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专利技术的全固体电池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层叠体,所述层叠体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以及介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固体电解质片,所述固体电解质片包含多孔质基材和固体电解质,所述固体电解质被保持在所述多孔质基材的空隙内,并且所述多孔质基材的两面被所述固体电解质覆盖,在所述层叠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多孔质基材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距离(a)为1μm以上,且所述多孔质基材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距离(b)为3μm以上。

6、专利技术效果

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可抑制发生充电异常的全固体电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距离A为15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距离B为15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片的厚度为10~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质基材的厚度为3~4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质基材由纤维状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纤维状物由纤维素、纤维素改性体、聚烯烃、聚酯、聚芳酯、芳族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玻璃、氧化铝或二氧化硅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质基材为无纺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片包含固体电解质的粒子作为所述固体电解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3~5μ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作为所述固体电解质的粒子,包含硫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粒子。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全固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层叠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距离a为15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距离b为15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固体电解质片的厚度为10~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质基材的厚度为3~4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所述多孔质基材由纤维状物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固体电池,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谷智仁片山秀昭上剃春树
申请(专利权)人: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