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651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选用抗性品种、将土地多耙深翻32厘米以上、覆盖地膜、防治地下害虫、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收获前适当灌溉、适时收获。本栽培方法简便易行,农民容易掌握,可以有效从源头上降低黄曲霉毒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花生有机栽培
技术背景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AFT)是一类具有强致癌性和强免疫抑制性的毒 性物质,几乎每一种果实籽粒或果实籽粒制品,在一定得温度和湿度下,都可能 生长黄曲霉素。最主要的是黄曲霉毒素的载体是花生及一系列别的坚果子仁以及 玉米、大米、大豆、谷物制品。人类接触黄曲霉毒素的主要来源是污染的果实籽 粒,有两种通过膳食的摄入途径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是B,)污染的植物性 果实籽粒中摄入;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是M')。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有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对人、家畜、家禽及动物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慢性毒性可 诱发肝癌,致癌能力为二甲基亚硝胺的75倍。这类曲霉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 带,它们代谢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全球大部分食物,其中花生中黄曲霉毒素检出率 最高。土壤中能产生毒素的真菌的含量多少与花生收获前花生黄曲霉毒素含量呈 正相关。受损荚果中黄曲霉毒素含量高。在栽培操作和收获时受损的荚果黄曲 霉毒素污染率较高,黄曲霉菌从伤口侵染迅速扩散到整个种仁并产毒。花生荚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选用抗性品种、将土地多耙深翻32厘米以上、覆盖地膜、防治地下害虫、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收获前适当灌溉、适时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选用抗性品种、将土地多耙深翻32厘米以上、覆盖地膜、防治地下害虫、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收获前适当灌溉、适时收获。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性品种是黄曲霉毒素污染中抗水平以上的花生新品种。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抗性品种是选择抗虫、抗病或抗旱的花生新品种。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覆盖地膜是指花生播种时,播种、喷药、覆膜一起进行。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地膜厚度0. 004毫米-0. 008毫米,宽度80厘米-100厘米。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山林杨庆利曹玉良闵平潘丽娟朱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