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提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提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633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申请涉及医药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提取系统及方法,其中,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包括:滤框,滤框内用于容纳药物提取液;微滤膜,设于滤框的内周侧;离心除渣机构,包括设于滤框内除渣件和与除渣件相连的第一驱动件;超滤膜组件,包括设于滤框的外侧的至少一层超滤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在线不断移去生产体系内的目标产物,降低药物提取液中所含活性成分浓度,消除平衡对溶出率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成分的溶出率,提高产品的纯度。又通过将超‑微滤设备与湿法超细微粉碎设备相耦合,则药物在超细微粉碎时,其活性成分能快速溶于溶剂中,达到粉碎与提取同步完成,显著节约提取时间,并提高提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医药制造,基于微纳米尺度粉碎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耦合的药物活性成分提取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在中药常用提取方法中,除了少数品种可用压榨法、升华法和水蒸汽蒸馏法外,大多数品种及其他所有提取方法都与溶剂浸出有关。而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因其来源不同,在提取过程中的表现又各有特点。

3、(1)矿物药:矿物药材没有细胞结构,其有效成分可以直接溶解或分散悬浮于溶剂之中。

4、(2)植物药:无论是植物的初生代谢成分(糖类、脂类、蛋白、激素等)或次生代谢成分(生物碱、黄酮、苷类、萜类等)和异常次生代谢成分(如树脂、树胶等),在植物体内多是以分子状态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间的,少数以盐的形式(如生物碱、有机酸)、结晶形式(如草酸钙结晶)、分子团形式(如五倍子单宁)等存在。提取时要求有效成分透过细胞膜渗出,其浸提由湿润、渗透、解析、溶解及扩散、置换等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植物性药材有效成分的分子量一般都比无效成分的分子量小得多,与其周围的新鲜溶剂介质相比,植物组织内外浓度差无限大。此时,随着时间的延长,溶剂将自动向植物细胞内渗透、充盈甚至破坏细胞膜而彻底打开内外通道。同时细胞内的成分因溶剂分子的渗入、包围而使细胞内的原存在状态解离并开始向低浓度的细胞组织外扩散,经过一定时间即达到内外平衡。为了提高浸出效率,必须用浸出溶剂或稀浸出液随时置换药材颗粒周围的浓浸出液,以保证最大的浓度梯度。

5、(3)动物药:动物性药材的有效成分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或多肽类,分子量较大,常存在于复杂的混合体系中,难以透过细胞膜,对温度、ph值、有机试剂等非常敏感,稳定性较差易于变性。它们的分离与精制通常采用沉淀、离心、萃取、电泳、色谱等方法,但工艺过程复杂,因此适合动物药的工业化方法,例如提取前的细胞破碎及提取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6、由此可知,减小药材的粒径,尤其是细胞级超微粉碎能减小扩散的阻力、缩短成分溶出的路径、增加溶出的面积,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快速完全溶出。但采用干式超微粉碎技术,使药材达到细胞级粉碎,然后再加水煎煮的方法,虽然提取效率得到了提高,却往往导致药材微粒在煎煮时由于粒径过小而糊化、粘壁、从而造成过滤困难、药物活性成分损失等问题,工艺无法工业化。针对上述问题,急需专利技术一种能够常温、快速提取并易于过滤的设备及其提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微纳米尺度状态下实现粉碎提取与分离纯化两技术过程耦合的药物活性成分提取设备及方法,用以简化药物活性成分提取过程,并降低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成本。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分离、纯化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包括:滤框,所述滤框内用于容纳药物提取液;微滤膜,设于所述滤框的内周侧;离心除渣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滤框内除渣件和与所述除渣件相连的第一驱动件;超滤膜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滤框的外侧的至少一层超滤膜。

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通过将离心除渣机构、微滤膜和超滤膜集成设置,离心除渣机构的除渣件能够在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在线去除药物提取液中、微滤膜和/或超滤膜上的滤饼渣等杂质,从而可高效、快速消除膜污染因素,保证微滤膜的正常持续、稳定地运行。同时,离心除渣机构运行时提供的离心力可作为膜过程动力,无需再设置动力设备,有助于减小能耗,降低经济成本;经微滤膜滤过的药物提取液可形成药物活性成分的提取液,再经过设于滤框外侧的至少一层超滤膜对具有药物活性成分的的提取液进行超滤,从而可实现具有至少一级分子量分布的药物活性成分的精准筛选。此外,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线不断移去生产体系内的目标产物,可降低液体物料所含活性成分浓度,消除平衡对溶出率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成分的溶出率,提高产品的纯度。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滤膜被配置为所述滤框的内壁面;和/或,所述药物提取液包括药物粉碎提取液;和/或,所述微滤膜的孔径设置在0.2μm-0.8μm;和/或,所述超滤膜包括支撑层和设于所述支撑层上部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的孔径设置在1nm~20nm,且所述功能层的厚度设置在0.1μm~5μm,所述支撑层的材料包括聚砜,所述功能层的材料包括有机硅聚合物。

5、通过将微滤膜设置为滤框的内壁面,使得微滤膜与滤框成型一体,无需装配,且有助于提高微滤膜对药物提取液进行微滤的稳定性。

6、药物粉碎提取液为药物粉碎后溶于溶剂(如水和乙醇的混合液)的混合液。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滤膜的数量为多层,多层所述超滤膜间隔并叠加设置,且沿着远离所述滤框的方向,多层所述超滤膜的孔径逐渐减小。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层所述超滤膜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滤框的外周侧;和/或,相邻的两层超滤膜之间具有滤过液出口。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框呈桶状,且所述滤框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除渣件包括螺旋除渣器,所述螺旋除渣器适于相对所述滤框转动,以去除所述药物提取液中、微滤膜和/或超滤膜上的杂质。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微滤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滤框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滤框转动;减速器,传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螺旋除渣器之间。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超-微滤设备还包括:机罩,所述机罩设有滤渣回收腔和设于所述滤渣回收腔下方的滤液回收腔;其中,所述滤液回收腔位于所述滤框的外部,所述滤渣回收腔与所述滤框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螺旋除渣器相对所述滤框转动时,适于将所述提取液、微滤膜和/或超滤膜中的杂质推至所述滤渣回收腔。

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药物活性成分提取系统,包括:加料件,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用于添加药物和溶剂;湿法超细微粉碎设备,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包括驱动电机、动磨盘和静磨盘,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末端延伸至所述出料口,并设置有多个用于粉碎药物的刀片,所述静磨盘设于所述动磨盘的外周侧,所述静磨盘的一端与动磨盘的外周侧相抵接,且所述静磨盘朝向静磨盘的一侧设有多级齿和凹槽,所述动磨盘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动磨盘相对所述静磨盘转动时适于粉碎和研磨所述药物,所述药物的活性成分溶解于所述溶剂中形成药物粉碎提取液;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所述湿法超细微粉碎设备设有第一药物粉碎提取液出口和第二药物粉碎提取液出口,所述第一药物粉碎提取液出口与所述超-微滤设备的滤框相连通;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泵和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相连通的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药物粉碎提取液出口相连通。

13、根据本申请提供的药物活性成分提取系统,首先把药物(如动物药、植物药或矿物药等中药物料)与溶剂(如水和乙醇的混合液)放入湿法超细微粉碎设备中进行超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被配置为所述滤框的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的数量为多层,多层所述超滤膜间隔并叠加设置,且沿着远离所述滤框的方向,多层所述超滤膜的孔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超滤膜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滤框的外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框呈桶状,且所述滤框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滤设备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滤设备还包括:机罩,所述机罩设有滤渣回收腔和设于所述滤渣回收腔下方的滤液回收腔;

8.一种药物活性成分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药物活性成分提取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药物和溶剂置入湿法超细微粉碎设备中进行粉碎和研磨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溶剂浸泡所述药物;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滤膜被配置为所述滤框的内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膜的数量为多层,多层所述超滤膜间隔并叠加设置,且沿着远离所述滤框的方向,多层所述超滤膜的孔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超滤膜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于所述滤框的外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活性成分超-微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框呈桶状,且所述滤框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立玮王永香潘永兰曾浩然李博贺建东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