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222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属于电信号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接电插接板、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壳体设有腔体,使壳体形成底座和顶盖;底座的前侧设有第一卡槽,顶盖的后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延伸到顶盖的内侧;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端子;第二卡槽内卡设有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设有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设有第二接触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于一竖直面的两侧,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呈前后错开设置;接电插接板的一端插入腔体时,第一接触部弹性抵接在接电插接板的底部,第二接触部弹性抵接接电插接板的顶侧,使接电插接板具有前后两个受力点,使接电插接板受力平衡,避免接电插接板向下摆动造成接电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信号传输,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称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电子连接器包括dip类、smt类、ngff等等。

2、公开号cn203690574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ngff连接器组件及其结构,该ngff连接器结构包括:一ngff规格插座,具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该第一面设有一插接槽,该第二面对应电路板连接,以令该ngff规格插座安装于电路板上,并该插接槽的槽口方向与电路板的表面呈垂直配置。其中该插接槽内具有相对的一第一内壁及一第二内壁,该ngff规格插座具有沿着该第一内壁配置的复数个第一端子及沿着该第二内壁配置的复数个第二端子。其中每一该第一端子一端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每一该第二端子一端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各该第一接触部及各该第二接触部形成在该插接槽中并彼此相对配置,每一该第一接触部具有朝该第二接触部弯折的一第一v字形段,每一该第二接触部具有朝该第一接触部弯折的一第二v字形段。电路板具有复数个端子连接部,每一该第一端子另一端具有一第一对接部,每一该第二端子另一端具有一第二对接部,各该第一对接部及各该第二对接部裸露于该第二面,该第二面两侧具有平行且邻近该第一内壁的一第一端缘及平行且邻近该第二内壁的一第二端缘,每一该第一对接部具有朝该第一端缘弯折的一第一l字形段,每一该第二对接部具有朝该第二端缘弯折的一第二l字形段,各该第一l字形段及各该第二l字形段对应端子连接部焊设。

3、上述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电连接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接触位置是在同一竖直线上,在电路板插入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时,则电路板受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弹力在同一竖直线上,并且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夹持电路板时,因电路板的一端受到重力或者电路板的另一端与其他构件连接时,会使得电路板向下摆动,因此会造成电路插入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时受力不平衡,设置导致接触不平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解决现有连接器上下端子的接触点位于同一竖直面,会导致插接电路板后电路板受力不平衡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壳体、接电插接板、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壳体设有腔体,腔体使壳体形成底座和顶盖;底座的前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一卡槽贯通底座的顶侧、且向后侧延伸;顶盖的后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延伸到顶盖的内侧;各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端子,且第一端子伸入腔体内;各第二卡槽内卡设有第二端子,且第二端子腔体内;第一端子设有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设有第二接触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位于一竖直面的两侧,使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呈前后错开设置;接电插接板的一端插入腔体时,第一接触部弹性抵接在接电插接板的底部,第二接触部弹性抵接接电插接板的顶侧,并由于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错位的因素,使接电插接板具有前后两个受力点,并且第一支撑部形成向上的抬升力,而第二接触部形成向下的力,使接电插接板受力平衡,避免接电插接板向下摆动造成接电不良的问题。

3、进一步,第一端子包括有第一焊脚,第一焊脚的一端向上延伸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插入底座的前侧;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延伸有弹性接触部,伸入第一卡槽内,第一接触部设于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且伸出第一卡槽。

4、进一步,弹性接触部的端部向下折弯到第一卡槽内。

5、进一步,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焊脚,第二焊脚的一端向上延伸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上端横向延伸有第二插接部,用于插入顶盖内;第二插接部的顶侧设有弹性臂,弹性臂伸入第二卡槽内,弹性臂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第二接触部。

6、进一步,顶盖更靠近腔体口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弹性抵接接电插接板,使接电插接板形成向倾斜面翘起的支撑力。

7、进一步,腔体内设置有隔离筋,隔离筋将腔体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接电插接板设置有避空槽,用于避空隔离筋;

8、靠近隔离筋两侧的第一卡槽与隔离筋之间设置有隔离槽,隔离槽的一侧延伸到隔离筋的侧壁。

9、进一步,电插接板插入电连接器内时,接电插接板上的避空槽的封闭侧位于底座的外侧,避空槽的两侧位于隔离槽的上方。

10、进一步,第二腔体内还设有定位筋,接电插接板的端部还设有定位槽,与定位筋定位配合。

11、进一步,定位筋的靠近隔离筋的一侧设有凹槽。

12、进一步,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两定位销和固定焊接件,用于壳体定位到电路板上。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本电连接器,在接电插接板的一端插入到壳体内,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弹性支撑接电插接板的底侧,对接电插接板的前端形成向上翘起的支撑力,从而使得接电插接板的前端向上翘起,并由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限位并形成下压接电插接板的作用力,使接电插接板弹性支撑在第一端子上时,通过第二端子的弹力能平衡接电插接板另一端的重力或者连接的支撑力。不仅使得接电插接板受力的平衡,并且确保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收到接电插接板的作用力,确保接电插接板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连接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电插接板、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所述壳体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使所述壳体形成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前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贯通所述底座的顶侧、且向后侧延伸;所述顶盖的后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延伸到所述顶盖的内侧;各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端子,且所述第一端子伸入所述腔体内;各所述第二卡槽内卡设有所述第二端子,且所述第二端子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位于一竖直面的两侧,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呈前后错开设置;所述接电插接板的一端插入所述腔体,所述第一接触部弹性抵接在所述接电插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弹性抵接所述接电插接板的顶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有第一焊脚,所述第一焊脚的一端向上延伸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底座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延伸有弹性接触部,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且伸出所述第一卡槽。p>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部的端部向下折弯到所述第一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焊脚,所述第二焊脚的一端向上延伸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端横向延伸有第二插接部,用于插入所述顶盖内;所述第二插接部的顶侧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伸入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弹性臂的端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靠近所述腔体口部的一端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弹性抵接所述接电插接板,使所述接电插接板形成向所述倾斜面翘起的支撑力。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隔离筋,所述隔离筋将所述腔体分割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接电插接板设置有避空槽,用于避空所述隔离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插接板插入所述电连接器内时,所述接电插接板上的所述避空槽的封闭侧位于所述底座的外侧,所述避空槽的两侧位于所述隔离槽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有定位筋,所述接电插接板的端部还设有定位槽,与所述定位筋定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筋的靠近所述隔离筋的一侧设有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两定位销和固定焊接件,用于所述壳体定位到电路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电插接板、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所述壳体设有腔体,所述腔体使所述壳体形成底座和顶盖;所述底座的前侧设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贯通所述底座的顶侧、且向后侧延伸;所述顶盖的后侧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延伸到所述顶盖的内侧;各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第一端子,且所述第一端子伸入所述腔体内;各所述第二卡槽内卡设有所述第二端子,且所述第二端子所述腔体内;所述第一端子设有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端子设有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位于一竖直面的两侧,使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呈前后错开设置;所述接电插接板的一端插入所述腔体,所述第一接触部弹性抵接在所述接电插接板的底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弹性抵接所述接电插接板的顶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有第一焊脚,所述第一焊脚的一端向上延伸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插入所述底座的前侧;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延伸有弹性接触部,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一接触部设于所述弹性接触部的自由端,且伸出所述第一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部的端部向下折弯到所述第一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焊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林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兴科杰鑫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