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21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包括一体成型的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支撑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适于绕第一端转动贴合至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夹持结构;所述夹持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弯折以形成锁止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包括夹持部和支撑部的管夹本体,卡接部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弯折以形成锁止部;当锁止时,锁止部伸入支撑部的锁止腔内以卡合锁止;当解锁时,驱使锁止部向宽度缩小的方向进行形变以进行解锁,便于更好的进行安装和解锁,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汽车行业发展越来越成熟,在汽车内部功能不断的增加和完善中,各种管件在汽车上的使用量也明显增加,这就需要束线固定管夹对管路和线路进行固定在汽车内。

2、现有的束线管夹一般将锁止部直接插入管夹本体内形成束线腔,进而对管路或者线路进行束线收拢,这样会导致管夹在进行重新束线时很难进行拆卸,且在拆卸的过程中容易对管夹造成损坏,极大的影响了束线效果,因此需要一种可以便于安拆的汽车用线束固定管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便于安拆的汽车用线束固定管夹。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包括一体成型的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支撑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适于绕第一端转动贴合至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夹持结构;所述夹持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弯折以形成锁止部,所述锁止部适于和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的锁止腔进行卡合;当需要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分离时,通过驱使所述锁止部向宽度缩小的方向进行形变,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止腔脱离。

3、优选的,所述锁止腔的内部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锁止部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当所述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腔内时,所述第二连接段适于和所述锁止腔的斜边相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适于和所述锁止腔沿脱离方向的第一直边相抵,以使得所述锁止腔与所述锁止部卡合。

4、优选的,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适于通过拉动或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段向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直至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平行贴合。

5、优选的,所述卡接部部分弯折形成所述锁止部,则所述卡接部的其余部分为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适于贯穿所述锁止腔以及所述夹持部;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通过拉动位于所述夹持部外的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段向所述第一连接段进行偏转形变。

6、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形变段和拉扯段,所述形变段适于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拉扯段适于伸出至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当所述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腔内时,所述形变段适于和所述锁止腔的第一直边贴合相抵。

7、优选的,所述卡接部全部弯折形成所述锁止部,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当所述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腔内时,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对应;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适于通过勾取件穿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进行卡合,进而通过拉动勾取件以驱使所述第二连接段向第一连接段进行偏转形变。

8、优选的,所述卡接部全部弯折形成所述锁止部,所述支撑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弹性滑动安装有解锁杆;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通过推动所述解锁杆以挤压所述第二连接段向第一连接段进行偏转形变。

9、优选的,所述锁止腔的深度大于所述锁止部的长度。

10、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形成有多个,多个所述夹持结构可发生形变以适应不同尺寸待固定的管线。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有包括夹持部和支撑部的管夹本体,卡接部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弯折以形成锁止部;当锁止时,锁止部伸入支撑部的锁止腔内以卡合锁止;当解锁时,驱使锁止部向宽度缩小的方向进行形变以进行解锁,便于更好的进行安装和解锁,提升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包括一体成型的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支撑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适于绕第一端转动贴合至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弯折以形成锁止部,所述锁止部适于和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的锁止腔进行卡合;当需要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分离时,通过驱使所述锁止部向宽度缩小的方向进行形变,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止腔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腔的内部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锁止部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当所述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腔内时,所述第二连接段适于和所述锁止腔的斜边相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适于和所述锁止腔沿脱离方向的第一直边相抵,以使得所述锁止腔与所述锁止部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适于通过拉动或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段向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直至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平行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部分弯折形成所述锁止部,则所述卡接部的其余部分为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适于贯穿所述锁止腔以及所述夹持部;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通过拉动位于所述夹持部外的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段向所述第一连接段进行偏转形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段包括形变段和拉扯段,所述形变段适于和所述第二连接段连接,所述拉扯段适于伸出至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当所述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腔内时,所述形变段适于和所述锁止腔的第一直边贴合相抵。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全部弯折形成所述锁止部,所述第二连接段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第二卡槽;当所述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腔内时,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对应;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适于通过勾取件穿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槽进行卡合,进而通过拉动勾取件以驱使所述第二连接段向第一连接段进行偏转形变。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全部弯折形成所述锁止部,所述支撑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弹性滑动安装有解锁杆;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通过推动所述解锁杆以挤压所述第二连接段向第一连接段进行偏转形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腔的深度大于所述锁止部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结构形成有多个,多个所述夹持结构可发生形变以适应不同尺寸待固定的管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包括一体成型的管夹本体,所述管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支撑部;所述夹持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端;所述夹持部适于绕第一端转动贴合至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以使得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第二端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部分或全部进行弯折以形成锁止部,所述锁止部适于和所述支撑部的第二端的锁止腔进行卡合;当需要将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分离时,通过驱使所述锁止部向宽度缩小的方向进行形变,以使得所述锁止部与所述锁止腔脱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腔的内部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锁止部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夹持部连接;当所述锁止部位于所述锁止腔内时,所述第二连接段适于和所述锁止腔的斜边相抵,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适于和所述锁止腔沿脱离方向的第一直边相抵,以使得所述锁止腔与所述锁止部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支撑部的分离时,适于通过拉动或推动所述第二连接段向所述第一连接段靠近,直至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平行贴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束线固定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部分弯折形成所述锁止部,则所述卡接部的其余部分为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三连接段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适于贯穿所述锁止腔以及所述夹持部;当进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周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