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7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窗及汽车,其中,车窗包括玻璃板、透光件、光源、遮光罩和两个固定件,玻璃板包括内表面,透光件固定于玻璃板的内表面,遮光罩包括罩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罩壳连接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围绕罩壳且间隔设置;每个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每个固定件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两个固定件的第一固定部分别与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连接,两个固定件的第二固定部分别与玻璃板连接,遮光罩与玻璃板形成容纳空间,光源位于容纳空间。本申请提供的车窗的遮光罩便于拆卸与安装,方便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车窗和具有该车窗的汽车。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生产制造水平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汽车的行驶体验。为了提升竞争力,部分汽车厂商提出氛围车窗的概念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现有氛围车窗是在车窗玻璃的表面设置图案组件,将光源组件固定于车窗玻璃且位于图案组件的周侧,通过光源组件发出的光线进入图案组件进行传导,并在图案组件发生光提取而呈现发光图案。为了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光源组件背向车窗玻璃的一侧设置遮光罩。现有技术中遮光罩固定于车窗玻璃都是通过胶带或胶水进行粘接,如需拆除遮光罩,胶带或胶水强大的粘力会使遮光罩变形,导致遮光罩无法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窗及汽车,可以使遮光罩便于拆卸与安装,能够使遮光罩重复使用。

2、一种车窗,包括玻璃板、透光件、光源、遮光罩和两个固定件,包括玻璃板、透光件、光源、遮光罩和两个固定件,所述玻璃板包括内表面,所述透光件固定于所述玻璃板的内表面,所述遮光罩包括罩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罩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围绕所述罩壳且间隔设置;

3、每个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每个所述固定件的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

4、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玻璃板连接,所述遮光罩与所述玻璃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容纳空间。

5、可以理解,固定件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两个固定件的第一固定部分别固定于遮光罩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二固定部分别与玻璃板连接,可以使遮光罩与玻璃板可拆卸连接,便于遮光罩的安装与拆卸。

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光件包括连接段,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透光件的连接段,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玻璃板的内表面;

7、所述遮光罩环绕所述透光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透光件的连接段层叠,并通过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玻璃板通过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透光件的侧边,且位于所述罩壳和所述玻璃板之间。

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透光件,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透光件,所述光源与所述透光件背向所述玻璃板的表面连接,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透光件和所述罩壳之间。

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子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的多个所述子固定件围绕所述遮光罩的中心。

1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和多个弯钩,每个所述弯钩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粘接面,多个所述弯钩凸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粘接面,且每个所述弯钩背向所述第一本体的粘接面的端部向靠近所述粘接面方向弯曲;

11、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本体和多个所述纤维圈,所述第二本体包括贴合面,多个所述纤维圈固定于所述贴合面;

12、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透光件的连接段和所述玻璃板,每个所述固定件的多个所述纤维圈中的数个所述纤维圈套于多个所述弯钩中的数个所述弯钩;

13、或者,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和多个纤维圈,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粘接面,多个所述纤维圈固定于所述粘接面;

14、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二本体和多个弯钩,所述第二本体包括贴合面,多个所述弯钩凸设于所述第二本体的贴合面,且每个所述弯钩背向所述第二本体的贴合面的端部向靠近所述贴合面方向弯曲;

15、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本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玻璃板,每个所述固定件的多个所述纤维圈中的数个所述纤维圈套于多个所述弯钩中的数个所述弯钩。

1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粘胶层,两个所述粘胶层将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粘接固定。

1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有第二滑槽;

18、每个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设有滑轨,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装于所述第一滑槽,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通过所述滑轨滑动装于所述第二滑槽。

1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罩还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具有弹性,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滑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个相对槽侧壁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槽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卡扣将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2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罩还包括第二限位槽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具有弹性,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滑槽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个相对槽侧壁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槽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并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卡扣将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21、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一固定槽,沿所述遮光罩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卡扣凸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侧壁,且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

2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固定槽,沿所述遮光罩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卡扣凸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侧壁,且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

2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窗还包括图案层,所述图案层位于所述透光件的表面或者位于所述透光件的内部。

24、一种汽车,包括车体和如上所述的车窗,所述车窗装于所述车体。

25、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固定件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两个固定件的第一固定部分别固定于遮光罩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于透光件的连接段和玻璃板的内表面,可以使遮光罩与透光件和玻璃板可拆卸连接,便于遮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板、透光件、光源、遮光罩和两个固定件,所述玻璃板包括内表面,所述透光件固定于所述玻璃板的内表面,所述遮光罩包括罩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罩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围绕所述罩壳且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连接段,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透光件的连接段,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玻璃板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透光件,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透光件,所述光源与所述透光件背向所述玻璃板的表面连接,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透光件和所述罩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子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的多个所述子固定件围绕所述遮光罩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和多个弯钩,每个所述弯钩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粘接面,多个所述弯钩凸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粘接面,且每个所述弯钩背向所述第一本体的粘接面的端部向靠近所述粘接面方向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粘胶层,两个所述粘胶层将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粘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连接体包括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有第二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还包括第一限位槽和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具有弹性,所述第一限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滑槽形成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个相对槽侧壁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槽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卡扣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并靠近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卡扣将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罩还包括第二限位槽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具有弹性,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滑槽形成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两个相对槽侧壁的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槽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卡扣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并靠近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卡扣将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一固定槽,沿所述遮光罩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卡扣凸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槽侧壁,且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第二固定槽,沿所述遮光罩厚度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槽贯穿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和所述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二卡扣凸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侧壁,且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槽底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窗还包括图案层,所述图案层位于所述透光件的表面或者位于所述透光件的内部。

13.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车窗,所述车窗装于所述车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板、透光件、光源、遮光罩和两个固定件,所述玻璃板包括内表面,所述透光件固定于所述玻璃板的内表面,所述遮光罩包括罩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罩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围绕所述罩壳且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连接段,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透光件的连接段,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玻璃板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透光件,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另一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透光件,所述光源与所述透光件背向所述玻璃板的表面连接,所述光源位于所述透光件和所述罩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件包括多个子固定件,每个所述固定件的多个所述子固定件围绕所述遮光罩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第一本体和多个弯钩,每个所述弯钩具有弹性,所述第一本体包括粘接面,多个所述弯钩凸设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粘接面,且每个所述弯钩背向所述第一本体的粘接面的端部向靠近所述粘接面方向弯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之间设有粘胶层,两个所述粘胶层将两个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所述第二连接体粘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包括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甦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