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水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51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公开一种膨胀水壶和车辆,其中膨胀水壶包括水壶本体和第一流道,水壶本体具有用以收容换热液体的腔体,第一流道穿过水壶本体,第一流道包括设于腔体的排气段,排气段设有均与腔体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中的一者配置为补液孔,另一者配置为气液排出孔,排气段内可供换热液体沿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连通孔具有相对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第二孔壁设于第一孔壁的下游,在第一连通孔远离排气段内的方向上,第一孔壁朝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孔壁朝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旨在避免换热液体在流经第一连通孔时容易产生漩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膨胀水壶,特别涉及一种膨胀水壶和车辆


技术介绍

1、膨胀水壶包括设有腔体的水壶本体、及穿过水壶本体的第一流道,第一流道用以连通换热流路,例如但不限于电池换热流路,腔体用以收容换热液体。目前,第一流道包括设于腔体的排气段,排气段设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中的一者配置为补液孔,另一者配置为气液排出孔,气液排出孔用以供排气段内的气体和换热液体排出到腔体,补液孔用以供腔体的换热液体进入到排气段内。然而,换热液体在流经第一连通孔时容易产生漩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膨胀水壶,旨在避免换热液体在流经第一连通孔时容易产生漩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膨胀水壶包括:

3、水壶本体,具有用以收容换热液体的腔体;以及

4、第一流道,穿过所述水壶本体,所述第一流道包括设于所述腔体的排气段,所述排气段设有均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和所述第二连通孔中的一者配置为补液孔,另一者配置为气液排出孔,所述补液孔用以供所述换热液体自所述腔体进入到所述排气段内,所述气液排出孔用以供所述换热液体和气体自所述排气段内进入到所述腔体,所述排气段内可供所述换热液体沿第一方向、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连通孔具有相对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所述第二孔壁设于所述第一孔壁的下游,在所述第一连通孔远离所述排气段内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孔壁朝所述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孔壁朝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5、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连通孔具有相对的第三孔壁和第四孔壁,所述第四孔壁设于所述第三孔壁的下游,在所述第二连通孔远离所述排气段内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孔壁朝所述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孔壁朝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6、可选地,所述排气段包括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内弯侧设有所述补液孔,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外弯侧设有所述气液排出孔;

7、和/或,所述排气段包括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内弯侧设有所述补液孔。

8、可选地,所述补液孔和/或所述气液排出孔设有多个。

9、可选地,所述膨胀水壶还包括具有第一端的第二流道、及具有第二端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端具有补液口,所述第二端具有气液排出口,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穿设于所述腔体内。

10、可选地,所述水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流道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均穿设于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

11、可选地,所述排气段具有远离所述补液口的第三侧,所述气液排出孔设于所述第三侧。

12、可选地,所述膨胀水壶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气段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排气段共同将所述腔体分隔出第一腔体、及设于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排气段之间的第二腔体,所述分隔件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三连通孔,所述气液排出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补液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

13、可选地,所述排气段包括流道槽和盖板,所述流道槽具有与所述流道槽的槽底相对的槽口,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槽口,所述补液孔和所述气液排出孔均设于所述流道槽的侧壁,在所述流道槽的槽深方向,所述补液孔和所述气液排出孔分别与所述槽口连通。

1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的膨胀水壶。

1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该膨胀水壶包括水壶本体和第一流道。水壶本体具有用以收容换热液体的腔体。第一流道穿过水壶本体,第一流道包括设于腔体的排气段,排气段设有均与腔体连通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中的一者配置为补液孔,另一者配置为气液排出孔,补液孔用以供换热液体自腔体进入到排气段内,气液排出孔用以供换热液体和气体自排气段内进入到腔体。排气段内可供换热液体沿第一方向、及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连通孔具有相对的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第二孔壁设于第一孔壁的下游,在第一连通孔远离排气段内的方向上,第一孔壁朝第二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孔壁朝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16、如此,当换热液体沿第一方向流动于排气段时,若第一连通孔为气液排出孔,在换热液体和气体从排气段内到腔体的过程中,换热液体和气体的速度方向要从第一方向到第一连通孔远离排气段内的方向转变,此时,第二孔壁的倾斜方向与换热液体和气体的速度方向的转变较为适应,有利于减小换热液体和气体冲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避免换热液体流经气液排出孔时产生旋涡,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连通孔远离排气段内的方向上,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呈渐扩设置,这也使得换热液体和气体在进入气液排出孔时不易与第二孔壁直接冲击,这也有利于避免换热液体流经气液排出孔时产生旋涡,从而使得气体能较易排出于腔体,换热液体能较顺畅地进入腔体。

17、当换热液体沿第二方向流动于排气段时,若第一连通孔为气液排出孔,在换热液体和气体从排气段内到腔体的过程中,换热液体和气体的速度方向要从第二方向到第一连通孔远离排气段内的方向转变,此时,第一孔壁的倾斜方向与换热液体和气体的速度方向的转变较为适应,有利于减小换热液体和气体冲击的程度,从而有利于避免换热液体流经气液排出孔时产生旋涡,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一连通孔远离排气段内的方向上,第一孔壁和第二孔壁呈渐扩设置,这也使得换热液体和气体在进入气液排出孔时不易与第二孔壁直接冲击,这也有利于避免换热液体流经气液排出孔时产生旋涡,从而使得气体能较易排出于腔体,换热液体能较顺畅地进入腔体。

18、当换热液体沿第一方向流动于排气段时,若第一连通孔为补液孔,在换热液体从腔体到排气段内的过程中,换热液体的速度方向要从第一连通孔靠近排气段内的方向朝第一方向逐渐转变,此时,第一孔壁的倾斜方向与换热液体的速度方向的转变较为适应,有利于减小换热液体冲击第一孔壁的程度,从而有利于避免换热液体流经补液孔时产生旋涡,从而使得换热液体能较顺畅地进入排气段内。

19、当换热液体沿第二方向流动于排气段时,若第一连通孔为补液孔,在换热液体从腔体到排气段内的过程中,换热液体的速度方向要从第一连通孔靠近排气段内的方向朝第二方向逐渐转变,此时,第二孔壁的倾斜方向与换热液体的速度方向的转变较为适应,有利于减小换热液体冲击第二孔壁的程度,从而有利于避免换热液体流经补液孔时产生旋涡,从而使得换热液体能较顺畅地进入排气段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连通孔具有相对的第三孔壁和第四孔壁,所述第四孔壁设于所述第三孔壁的下游,在所述第二连通孔远离所述排气段内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孔壁朝所述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孔壁朝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段包括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内弯侧设有所述补液孔,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外弯侧设有所述气液排出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孔和/或所述气液排出孔设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还包括具有第一端的第二流道、及具有第二端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端具有补液口,所述第二端具有气液排出口,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穿设于所述腔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流道穿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均穿设于第一侧或所述第二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段具有远离所述补液口的第三侧,所述气液排出孔设于所述第三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还包括设于所述排气段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排气段共同将所述腔体分隔出第一腔体、及设于所述分隔件和所述排气段之间的第二腔体,所述分隔件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第三连通孔,所述气液排出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补液口设于所述第二腔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段包括流道槽和盖板,所述流道槽具有与所述流道槽的槽底相对的槽口,所述盖板盖合于所述槽口,所述补液孔和所述气液排出孔均设于所述流道槽的侧壁,在所述流道槽的槽深方向,所述补液孔和所述气液排出孔分别与所述槽口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膨胀水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连通孔具有相对的第三孔壁和第四孔壁,所述第四孔壁设于所述第三孔壁的下游,在所述第二连通孔远离所述排气段内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孔壁朝所述第二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孔壁朝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段包括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内弯侧设有所述补液孔,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外弯侧设有所述气液排出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孔和/或所述气液排出孔设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水壶还包括具有第一端的第二流道、及具有第二端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一端具有补液口,所述第二端具有气液排出口,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穿设于所述腔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流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耀宗林炳荣戴海江徐元东顿璧代立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