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盘组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1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提供一种刹车盘组件以及车辆,刹车盘组件包括盘体、盘帽、紧固件以及支撑垫块。紧固件的第一端连接至盘帽,紧固件的第二端连接至盘体。支撑垫块分别延伸至盘体内和盘帽内。支撑垫块设置有通孔,用于设置紧固件。本技术具有减小紧固件和盘帽的疲劳损伤,保障刹车盘组件的连接强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总地涉及车辆制动器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刹车盘组件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制动器采用紧固件对刹车盘的盘体和盘帽进行固定。但是,当制动器进行制动时,应力会集中在盘体和紧固件之间的位置,容易导致盘体和紧固件的疲劳损伤,降低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刹车盘组件,所述刹车盘组件包括:

3、盘体;

4、盘帽;

5、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盘帽,所述紧固件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盘体;以及

6、支撑垫块,所述支撑垫块分别延伸至所述盘体内和所述盘帽内,所述支撑垫块设置有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紧固件。

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刹车盘组件,支撑垫块分别延伸至盘帽和盘体,当紧固件紧固时,盘体上的部分应力通过支撑垫块传递至盘帽,防止盘体上的应力集中至盘帽和紧固件之间,从而减小紧固件和盘帽的疲劳损伤,保障刹车盘组件的连接强度。

8、可选地,所述支撑垫块包括:

9、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至少部分地延伸至所述盘帽内并与所述盘帽贴合设置;以及

10、嵌入部,所述嵌入部与所述连接部固定,所述嵌入部至少部分地延伸至所述盘体并与盘体贴合设置;

11、其中,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嵌入部连通。

12、可选地,所述支撑垫块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垫块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的尺寸。

13、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体积不小于所述嵌入部的体积。

14、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棱边,所述第一棱边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

15、可选地,所述嵌入部包括第二棱边,所述第二棱边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

16、可选地,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分散表面和第一限位表面,所述第一分散表面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表面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排布。

17、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散表面为弧形面。

18、可选地,所述第一分散表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限位表面的面积。

19、可选地,所述嵌入部包括第二分散表面和第二限位表面,所述第二分散表面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限位表面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排布。

20、可选地,所述第二分散表面为弧形面或局部的锥形面。

21、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表面为斜平面或斜锥面。

22、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

23、杆体,所述杆体通过所述通孔穿设至所述支撑垫块,所述杆体的第一端用于穿设至所述盘帽,所述杆体的第二端用于穿设至所述盘体;

24、螺头,所述螺头设置于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一者;以及

25、螺母,所述螺母套设至所述杆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的另一者,且所述螺母与所述杆体螺纹连接。

26、可选地,所述盘体与所述盘帽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轴向方向间隔开,所述支撑垫块位于所述盘体和所述盘帽之间。

27、可选地,所述盘体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表面完全与所述嵌入部贴合;并且/或者

28、所述盘帽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完全与所述连接部贴合。

29、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盘体以及所述盘帽间隙配合,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支撑垫块间隙配合。

3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上述的刹车盘组件。

31、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车辆,具有的刹车盘组件不易疲劳损伤,连接强度稳定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块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垫块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体积不小于所述嵌入部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棱边,所述第一棱边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包括第二棱边,所述第二棱边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分散表面和第一限位表面,所述第一分散表面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表面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表面为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表面的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一限位表面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包括第二分散表面和第二限位表面,所述第二分散表面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限位表面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排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散表面为弧形面或局部的锥形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表面为斜平面或斜锥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与所述盘帽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轴向方向间隔开,所述支撑垫块位于所述盘体和所述盘帽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盘体以及所述盘帽间隙配合,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支撑垫块间隙配合。

1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刹车盘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盘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块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块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支撑垫块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体积不小于所述嵌入部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棱边,所述第一棱边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包括第二棱边,所述第二棱边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一分散表面和第一限位表面,所述第一分散表面沿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表面所述刹车盘组件的径向方向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散表面为弧形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刹车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波林海锋朱文斌李昀轩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