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04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包括车体、水泵系统和消防水炮,车体上设置有载体,载体内设置有水泵系统、消防罐,载体的顶部设置有消防水炮,水泵系统分别连接有消防罐、消防水炮,载体远离车体的车头一端设置有无人机监控指挥舱,载体内且位于无人机监控指挥舱与消防罐之间设置有无人机机舱,无人机机舱内设置有多架消防无人机,消防无人机通过消防水带与水泵系统连接,无人机监控指挥舱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多架消防无人机通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消防车解决了现有消防车救援高度受限及消防无人机负载量受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车,具体涉及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


技术介绍

1、城市高空消防容易出现作业高度不够,扑灭效果不好的情况。

2、现有的高楼灭火救援方法主要有:举高喷射消防车、云梯消防车、消防无人机装备等。常规的消防云梯只有50米左右,只能达到15层楼的高度,目前已知国内最高的消防云梯为101米,最多也只能到达35层左右。而且车辆停靠困难、施展困难、操作困难。全球作业高度最高的举高喷射消防车高度65米,举高高度有限,场地受限。

3、近年来,消防无人机作为现代化消防指挥作战体系中的创新应用,凭借其机动性高、操作便捷、反应迅速等优势,能够快速抵达火场,协同消防救援力量开展侦察、监控等作业,甚至可以有效压制和扑救初期火灾,成为新一代消防救援的补充力量,有效弥补了消防救援手段的不足与缺陷。此外,消防无人机还可在森林、草原防火等野外环境凭借立体化的空间优势,快速抵达救援地点进行作业,应用场景广阔。目前市场上消防灭火无人机主要有喷粉型、喷水型、发射灭火弹型、抛投型等,但消防无人机负载量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解决了现有消防车救援高度受限及消防无人机负载量受限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包括车体、水泵系统和消防水炮,车体上设置有载体,载体内设置有水泵系统、消防罐,载体的顶部设置有消防水炮,水泵系统分别连接有消防罐、消防水炮,载体远离车体的车头一端设置有无人机监控指挥舱,载体内且位于无人机监控指挥舱与消防罐之间设置有无人机机舱,无人机机舱内设置有多架消防无人机,消防无人机通过消防水带与水泵系统连接,无人机监控指挥舱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多架消防无人机通信连接。

3、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4、无人机机舱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翼展式舱门,无人机机舱内底部设置有抽拉平台,抽拉平台上设置有消防无人机,无人机机舱与翼展式舱门相垂直的一组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架,每个安装架上均设置有齿条,每个齿条均啮合有齿轮,每个齿轮均与伺服直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每个伺服直流电机均与举升平台的底部连接,举升平台上设置有消防无人机,无人机机舱的侧壁上且位于翼展式舱门的正下方铰接有上翻门,上翻门与气弹簧的一端连接,气弹簧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的内壁连接。

5、每个翼展式舱门包括第一门板,第一门板的一端与无人机机舱侧壁铰接,第一门板的另一端与第二门的一端铰接,第二门板的另一端与第三门板的一端铰接,第三门板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设置有安装架的侧壁顶部搭接,第三门板的内壁与摆臂组件的一端铰接,摆臂组件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内壁铰接,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之间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的中部与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接,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转盘组件连接,转盘组件与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铰接,电动推杆与无人机机舱的内壁连接。

6、两个连杆组件呈中心对称铰接于转盘组件上。

7、载体的侧壁上铰接有侧翻门,侧翻们的内壁上与上车爬梯的一端铰接,侧翻们的内壁上与侧撑杆的一端铰接,侧撑杆的另一端与上车爬梯铰接。

8、上车爬梯包括一级梯,一级梯的一端与侧翻门的内壁铰接,一级梯的另一端与二级梯的一端铰接,二级梯的另一端与三级梯的一端连接,三级梯的另一端与支撑板铰接,一级梯、二级梯和三级梯上均铰接有四连杆,一级梯与其对应的四连杆之间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梯子踏板,二级梯与其对应的四连杆之间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梯子踏板,三级梯与其对应的四连杆之间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梯子踏板。

9、侧翻门的内壁顶部与上撑杆的一端铰接,上撑杆的另一端与载体的顶部铰接,侧翻门的内壁底部与下撑杆的一端铰接,下撑杆的另一端与载体的底部铰接,侧翻门的内壁上设置有脚垫。

10、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分别与gnss接收机、视频切换矩阵、控制键盘、数据输出端口连接,视频切换矩阵与视频显示器连接,gnss接收机与倒伏天线连接,倒伏天线设置于载体的顶部,倒伏天线与消防无人机通信连接。

11、倒伏天线包括与载体顶部连接的天线基座,天线基座的一端与小推杆的一端铰接,天线基座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座的一端连接,支撑座的另一端与天线组件连接,小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远离转轴的一端连接。

12、天线组件包括光轴,光轴的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光轴上套设有滑块,滑块与背板连接,背板的顶端连接有接收天线,接收天线与消防无人机通信连接,背板的顶部与长推杆的一端连接,长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座连接。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将消防无人机和水泵系统中的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安装在载体上的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出口或通过水带将压缩空气泡沫输送一定距离后,在消防水带末端连接的压缩空气泡沫枪口喷出,可对低层建筑和地面火灾灭火;也可通过安装在载体上的压缩空气泡沫系统出口,通过消防水带与消防无人机连接,同时可连接两架消防无人机,可实现消防无人机系留水带,在120米高度空间内进行联合作业,喷射压缩空气泡沫系统,灭火效率翻倍,由于压缩空气泡沫为实时供给,则降低了消防无人机的负载量,使其进行高空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包括车体(48)、水泵系统(2)和消防水炮(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8)上设置有载体(1),所述载体(1)内设置有水泵系统(2)、消防罐(3),所述载体(1)的顶部设置有消防水炮(5),所述水泵系统(2)分别连接有消防罐(3)、消防水炮(5),所述载体(1)远离车体(48)的车头一端设置有无人机监控指挥舱(6),所述载体(1)内且位于无人机监控指挥舱(6)与消防罐(3)之间设置有无人机机舱(4),所述无人机机舱(4)内设置有多架消防无人机(10),所述消防无人机(10)通过消防水带与水泵系统(2)连接,所述无人机监控指挥舱(6)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多架消防无人机(10)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舱(4)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翼展式舱门(8),所述无人机机舱(4)内底部设置有抽拉平台(12),所述抽拉平台(12)上设置有消防无人机(10),所述无人机机舱(34)与翼展式舱门(8)相垂直的一组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架(16),每个所述安装架(16)上均设置有齿条(15),每个所述齿条(15)均啮合有齿轮(14),每个所述齿轮(14)均与伺服直流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每个所述伺服直流电机(13)均与举升平台(9)的底部连接,所述举升平台(9)上设置有消防无人机(10),所述无人机机舱(4)的侧壁上且位于翼展式舱门(8)的正下方铰接有上翻门(11),所述上翻门(11)与气弹簧(49)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弹簧(49)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翼展式舱门(8)包括第一门板(51),所述第一门板(51)的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门板(51)的另一端与第二门板(5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门板(52)的另一端与第三门板(5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门板(53)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设置有安装架(16)的侧壁顶部搭接,所述第三门板(53)的内壁与摆臂组件(17)的一端铰接,所述摆臂组件(17)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内壁铰接,所述第一门板(51)与第二门板(52)之间连接有连接件(50),所述连接件(50)的中部与连杆组件(18)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组件(18)的另一端与转盘组件(19)连接,所述转盘组件(19)与电动推杆(20)的伸缩端铰接,所述电动推杆(20)与无人机机舱(4)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组件(18)呈中心对称铰接于转盘组件(1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的侧壁上铰接有侧翻门(32),所述侧翻门(32)的内壁上与上车爬梯(7)的一端铰接,所述侧翻门(32)的内壁上与侧撑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侧撑杆(22)的另一端与上车爬梯(7)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爬梯(7)包括一级梯(25),所述一级梯(25)的一端与侧翻门(32)的内壁铰接,所述一级梯(25)的另一端与二级梯(26)的一端铰接,所述二级梯(26)的另一端与三级梯(2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级梯(27)的另一端与支撑板(54)铰接,所述一级梯(25)、二级梯(26)和三级梯(27)上均铰接有四连杆(30),所述一级梯(25)与其对应的四连杆(30)之间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梯子踏板(31),所述二级梯(26)与其对应的四连杆(30)之间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梯子踏板(31),所述三级梯(27)与其对应的四连杆(30)之间等间距的铰接有多个梯子踏板(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翻门(32)的内壁顶部与上撑杆(24)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撑杆(24)的另一端与载体(1)的顶部铰接,所述侧翻门(32)的内壁底部与下撑杆(21)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撑杆(21)的另一端与载体(1)的底部铰接,所述侧翻门(32)的内壁上设置有脚垫(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主机(33),所述控制主机(33)分别与GNSS接收机(34)、视频切换矩阵(36)、控制键盘(37)、数据输出端口(38)连接,视频切换矩阵(36)与视频显示器(35)连接,GNSS接收机(34)与倒伏天线(39)连接,倒伏天线(39)设置于载体(1)的顶部,倒伏天线(39)与消防无人机(10)通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包括车体(48)、水泵系统(2)和消防水炮(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8)上设置有载体(1),所述载体(1)内设置有水泵系统(2)、消防罐(3),所述载体(1)的顶部设置有消防水炮(5),所述水泵系统(2)分别连接有消防罐(3)、消防水炮(5),所述载体(1)远离车体(48)的车头一端设置有无人机监控指挥舱(6),所述载体(1)内且位于无人机监控指挥舱(6)与消防罐(3)之间设置有无人机机舱(4),所述无人机机舱(4)内设置有多架消防无人机(10),所述消防无人机(10)通过消防水带与水泵系统(2)连接,所述无人机监控指挥舱(6)内设置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多架消防无人机(10)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舱(4)的顶部对称的设置有两个翼展式舱门(8),所述无人机机舱(4)内底部设置有抽拉平台(12),所述抽拉平台(12)上设置有消防无人机(10),所述无人机机舱(34)与翼展式舱门(8)相垂直的一组侧壁上均设置有安装架(16),每个所述安装架(16)上均设置有齿条(15),每个所述齿条(15)均啮合有齿轮(14),每个所述齿轮(14)均与伺服直流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每个所述伺服直流电机(13)均与举升平台(9)的底部连接,所述举升平台(9)上设置有消防无人机(10),所述无人机机舱(4)的侧壁上且位于翼展式舱门(8)的正下方铰接有上翻门(11),所述上翻门(11)与气弹簧(49)的一端连接,所述气弹簧(49)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翼展式舱门(8)包括第一门板(51),所述第一门板(51)的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侧壁铰接,所述第一门板(51)的另一端与第二门板(5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门板(52)的另一端与第三门板(53)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门板(53)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设置有安装架(16)的侧壁顶部搭接,所述第三门板(53)的内壁与摆臂组件(17)的一端铰接,所述摆臂组件(17)的另一端与无人机机舱(4)内壁铰接,所述第一门板(51)与第二门板(52)之间连接有连接件(50),所述连接件(50)的中部与连杆组件(18)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组件(18)的另一端与转盘组件(19)连接,所述转盘组件(19)与电动推杆(20)的伸缩端铰接,所述电动推杆(20)与无人机机舱(4)的内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杆组件(18)呈中心对称铰接于转盘组件(1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1)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起杨抗震朱瑞涛张棋然刘航舟孙媛媛乌鹏飞李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银河消防科技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