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及下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03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及下轴承总成,该涡旋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和下轴承,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下支架;电机设置于壳体内,且电机内贯穿设置有转轴;转轴下端固定设置于下轴承内,下轴承呈圆形,且包括下轴承本体、配合部、加强筋和副加强筋,加强筋被构造为与下轴承本体一体连接,且从下轴承本体的中心沿径向延伸至下轴承本体的边缘,配合部设置于下轴承本体的中心,且被构造为与转轴配合,配合部的轴向长度大于加强筋的厚度,副加强筋设置于配合部的上方侧壁与加强筋的顶面之间。本公开的下轴承有效提高了下轴承的刚性,即提高下轴承的可承受应力,减小安装后的可承受变形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本公开还涉及一种下轴承。


技术介绍

1、涡旋压缩机因其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运行平稳而被广泛运用在制冷、以及空调和热泵等领域中。

2、具体的,涡旋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包括压缩制冷剂的涡旋组件以及用于驱动压缩机构的电机。其中,电机能够通过转轴驱动涡旋组件中的动涡旋件相对于静涡旋件转动,以压缩制冷剂气体。其中,为了使转轴能够转动设置于涡旋压缩机内,通常在转轴的两侧设置有上轴承和下轴承,两个轴承通过保持对中,以保证动涡旋件的转动精度,不会造成漏气或过度磨损等情况。

3、在现有的涡旋压缩机中,多设置有下轴承支架以固定下轴承。由于下轴承需要支撑上方转轴、电机等结构,因此,对于下轴承来说,可承受应力和可承受变形量都是比较重要的参数。为了达到可承受应力和可承受变形量要求,现有的下轴承普遍质量较大,比较笨重,不利于涡旋压缩机整体的减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及下轴承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下支架;

4、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机内贯穿设置有转轴;

5、下轴承,所述转轴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下轴承内,所述下轴承呈圆形,且包括下轴承本体、配合部、加强筋和副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构造为与下轴承本体一体连接,且从所述下轴承本体的中心沿径向延伸至所述下轴承本体的边缘,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下轴承本体的中心,且被构造为与所述转轴配合,所述配合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所述副加强筋设置于所述配合部的上方侧壁与所述加强筋的顶面之间。

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横截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呈圆弧形;所述下轴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被构造为将所述下轴承固定于所述下支架上。

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包括加强筋本体和加厚部,所述加厚部的轴向厚度大于所述加强筋本体的轴向厚度;

8、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加厚部上,所述固定螺栓被构造为沿轴向贯穿所述下支架和所述加厚部,以将所述下轴承固定于所述下支架上。

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轴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且各个所述加强筋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轴承的下底面边缘设置有环状凸缘,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下轴承本体下档的部分被构造为延伸至所述环状凸缘。

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架包括固定部和承接部,所述固定部被构造为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内壁上;

12、所述承接部被构造为位于下轴承下方,以承接所述下轴承,所述固定螺栓被构造为从所述承接部底部贯穿所述承接部和所述加强筋,以将所述下轴承固定于所述下支架上。

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所述电机和下轴承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内壳内;

14、所述承接部被构造为固定于所述外壳内的内壁上。

1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径向固定孔,所述径向固定孔内贯穿设置有径向螺栓,所述径向螺栓被配置为贯穿所述内壳的侧壁以将所述下轴承固定于所述内壳内。

16、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下轴承,所述下轴承呈圆形,且包括下轴承本体、配合部、加强筋和副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被构造为与下轴承本体一体连接,且从所述下轴承本体的中心沿径向延伸至所述下轴承本体的边缘,所述配合部设置于所述下轴承本体的中心,且被构造为与所述转轴配合,所述配合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所述副加强筋设置于所述配合部的上方侧壁与所述加强筋的顶面之间。

17、在本公开的涡旋压缩机的下轴承中,下轴承本体上设置有加强筋,由于加强筋与下轴承本体一体连接,而且从下轴承本体的中心沿径向延伸至下轴承本体的边缘,而且配合部的上方侧壁与加强筋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副加强筋,可以有效提高下轴承的刚性,即提高下轴承的可承受应力,减小安装后的可承受变形量。

18、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2)横截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呈圆弧形;所述下轴承(3)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被构造为将所述下轴承(3)固定于所述下支架(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加强筋(32)上,且所述固定螺栓(5)被构造为沿轴向贯穿所述下支架(4)和所述加强筋(32),以将所述下轴承(3)固定于所述下支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2)包括加强筋本体和加厚部(321),所述加厚部(321)的轴向厚度大于所述加强筋本体的轴向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32),且各个所述加强筋(32)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3)的下底面边缘设置有环状凸缘(35),所述加强筋(32)位于所述下轴承本体(31)下档的部分被构造为延伸至所述环状凸缘(3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4)包括固定部(41)和承接部(42),所述固定部(41)被构造为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内壳(11)和外壳(12),所述电机(2)和下轴承(3)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内壳(1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2)上开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径向固定孔,所述径向固定孔内贯穿设置有径向螺栓(6),所述径向螺栓(6)被配置为贯穿所述内壳(11)的侧壁以将所述下轴承(3)固定于所述内壳(11)内。

10.一种下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3)呈圆形,且包括下轴承本体(31)、配合部(33)、加强筋(32)和副加强筋(34),所述加强筋(32)被构造为与下轴承本体(31)一体连接,且从所述下轴承本体(31)的中心沿径向延伸至所述下轴承本体(31)的边缘,所述配合部(33)设置于所述下轴承本体(31)的中心,所述配合部(33)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加强筋(32)的厚度,所述副加强筋(34)设置于所述配合部(33)的上方侧壁与所述加强筋(32)的顶面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2)横截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呈圆弧形;所述下轴承(3)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贯穿设置有固定螺栓(5),所述固定螺栓(5)被构造为将所述下轴承(3)固定于所述下支架(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开设于所述加强筋(32)上,且所述固定螺栓(5)被构造为沿轴向贯穿所述下支架(4)和所述加强筋(32),以将所述下轴承(3)固定于所述下支架(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32)包括加强筋本体和加厚部(321),所述加厚部(321)的轴向厚度大于所述加强筋本体的轴向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加强筋(32),且各个所述加强筋(32)之间的夹角均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轴承(3)的下底面边缘设置有环状凸缘(35),所述加强筋(32)位于所述下轴承本体(31)下档的部分被构造为延伸至所述环状凸缘(35)。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比泽尔制冷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