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916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申请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壳体、源极引脚、漏极引脚、栅极引脚、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源极引脚、漏极引脚和栅极引脚均设置于壳体的外部,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一晶圆,第一晶圆内设有第一源极、第一漏极及第一栅极,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第二晶圆,第二晶圆内设有第二源极、第二漏极及第二栅极,其中,壳体内部填充有隔离材料,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位于壳体内部且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第一源极与第二源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源极引脚,第一漏极与第二漏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漏极引脚,第一栅极与第二栅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栅极引脚。通过如此,可减小导通电阻,减少平面空间占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封装,尤其是一种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氮化镓(gan)、碳化硅(sic)等新型功率器件与现存的硅(si)材料的功率器件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与发展潜力,因此如氮化镓、碳化硅等新型功率器件被广泛地应用于开关电路。不过,gan功率器件的导通电阻相对于si功率器件,并无优势,短时间也难以取得突破。由于功率器件的导通电阻rdson和晶圆面积成反比,获取小的导通电阻意味着功率器件展开的平面比较大,在功率器件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时,会占用过多的印刷电路板的空间,进而减小功率密度。

2、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功率器件,实为目前迫切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

2、壳体;

3、源极引脚,设置于壳体的外部;

4、漏极引脚,设置于壳体的外部;

5、栅极引脚,设置于壳体的外部;

6、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一晶圆,第一晶圆内设有第一源极,第一漏极及第一栅极;

7、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第二晶圆,第二晶圆内设有第二源极,第二漏极及第二栅极;

8、其中,壳体内部填充有隔离材料,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位于壳体内部且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第一源极与第二源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源极引脚,第一漏极与第二漏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漏极引脚,第一栅极与第二栅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栅极引脚。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器件还包括第一散热器件,第一散热器件与第一晶圆相连接且置于第一晶圆下方;和/或

10、第二开关器件还包括第二散热器件,第二散热器件与第二晶圆相连接且置于第二晶圆上方。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件的尺寸大于第一晶圆,和/或,第二散热器件的尺寸大于第二晶圆。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件的材料包括金属或陶瓷,和/或,第二散热器件的材料包括金属或陶瓷。

13、在一些实施例中,键合线的材料包括金、铜、铝或铜铝合金。

14、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材料包括环氧树脂。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器件及第二开关器件包括氮化镓(gan)开关器件。

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

17、第一封装体,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一开关器件,第一壳体填充有隔离材料,第一开关器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中,且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一晶圆,第一晶圆内设有第一源极,第一漏极及第一栅极;

18、第二封装体,包括第二壳体及第二开关器件,第二壳体填充有隔离材料,第二开关器件设置于第二壳体中,且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第二晶圆,第二晶圆内设有第二源极,第二漏极及第二栅极;

19、源极引脚,设置于第一封装体及第二封装体的外部;

20、漏极引脚,设置于第一封装体及第二封装体的外部;

21、栅极引脚,设置于第一封装体及第二封装体的外部;

22、其中,第一封装体与第二封装体在竖直方向上堆叠,第一源极与第二源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源极引脚,第一漏极与第二漏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漏极引脚,第一栅极与第二栅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栅极引脚。

2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器件还包括第一散热器件,第一散热器件与第一晶圆相连接且置于第一晶圆下方;和/或

24、第二开关器件还包括第二散热器件,第二散热器件与第二晶圆相连接且置于第二晶圆上方。

2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件的尺寸大于第一晶圆,和/或,第二散热器件的尺寸大于第二晶圆。

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器件的材料包括金属或陶瓷,和/或,第二散热器件的材料包括金属或陶瓷。

27、在一些实施例中,键合线的材料包括金、铜、铝或铜铝合金。

28、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材料包括环氧树脂。

2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器件及第二开关器件包括氮化镓(gan)开关器件。

30、本申请提供的封装结构,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第一开关器件包括第一晶圆,第一晶圆内设有第一源极,第一漏极及第一栅极,第二开关器件包括第二晶圆,第二晶圆内设有第二源极,第二漏极及第二栅极,第一源极与第二源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源极引脚,第一漏极与第二漏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漏极引脚,第一栅极与第二栅极通过键合线相连且连接至同一栅极引脚。通过如此设置,实现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的并联连接,使得整个封装结构的导通电阻降低,并且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在竖直方向上堆叠,充分利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在封装结构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时,不增加在印刷电路板上的占用面积,进而有效的提升了功率密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8.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慨郭跃森徐唱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