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907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斗轮机基础;该基础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斗轮机中心线两侧的斗轮机基础;斗轮机基础上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下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且共同围成综合性通廊管沟;斗轮机基础与煤场地面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部设有混凝土斜坡,混凝土斜坡与煤堆边界处设排水盲沟;钢筋混凝土底板设置有综合管沟内排水沟,排水盲沟与综合管沟内排水沟相连通;综合性通廊管沟内设有电缆及工艺管架;本技术提高了斗轮机基础中部空间的利用率,将各类管线集中,方便管理检修;解决了斗轮机煤场地面不易排水以及基础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斗轮机基础,具体为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力发电厂斗轮机煤场均要求进行全封闭设计,并在煤场内部要求设置抑尘、消防等喷淋设施,而且煤场地面要求进行硬化处理或采取措施不得使煤场内排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土,因此煤场内部的排水问题就需要考虑解决。

2、同时由于煤场封闭后,增加的安全监测、视频监测、照明电缆及相关消防喷洒管线等,实现其功能和布设通道问题也突显出来。

3、传统的斗轮机基础(参见图1)是在露天煤场时的设计思路,排水仅考虑雨水,均为直接下渗,相关管线较少,因此斗轮机基础采用双条基布置,即包括对称设置在斗轮机中心线11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图1中的斗轮机基础1上部之间为皮带支架混凝土支墩基础16,皮带支架混凝土支墩基础16上设置有常规排水沟17,使雨水直接下渗。图1中的斗轮机基础1的两侧回填土,图1中的斗轮机基础1与煤场之间设置307厚砖墙18封堵。高出煤场部分为斗轮机轨道皮带支架检修通道,其中间回填素土夯实后顶部现浇混凝土皮带支架支墩及地坪。对于上述封闭后的问题均需采取恰当措施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解决现有混凝土基础结构在斗轮机煤场地面不易排水以及基础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斗轮机中心线两侧的斗轮机基础;两侧的斗轮机基础上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两侧的斗轮机基础下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两侧的斗轮机基础、钢筋混凝土底板以及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共同围成综合性通廊管沟;斗轮机基础与煤场地面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部与煤场地面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斜坡,所述混凝土斜坡与煤堆边界处设排水盲沟;钢筋混凝土底板设置有综合管沟内排水沟,所述排水盲沟与综合管沟内排水沟通过排水管相连接;所述综合性通廊管沟内位于斗轮机基础侧壁上设置有电缆及工艺管架。

4、进一步的,所述的混凝土板下表面与煤场地面的夹角为45°。

5、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板下部回填素土。

6、进一步的,混凝土斜坡由下至上依次为:块石层、反滤层、渗水层、找平层。

7、更进一步,块石层由粒径10~30cm块石构成;反滤层200mm厚,由粒径10~50mm的砂卵石构成;渗水层为无纺土工布,无纺土工布的密度为≥400g/m2;找平层100mm厚,由粒径10~50mm砂卵石构成。

8、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底板下方回填素土。

9、进一步的,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设置有检修人孔;检修人孔下方位于斗轮机基础侧壁上设置有钢梯。

10、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技术将斗轮机基础设计为沟槽式基础,顶部盖板可现浇,也可预制,用于支撑皮带支架;底板按现浇混凝土板设计,单侧设排水沟,可以将整个煤场排水系统汇集至此,有效防止了排水下渗污染地下水土。

12、2、中部沟槽空间按综合性管沟通廊设计,既满足顶部工艺皮带输送荷载要求,同时兼顾内部工艺通道及检修空间。

13、3、煤堆排水通过煤场地面坡度汇集至斗轮机两次通长设置的排水盲沟,每间隔20米埋设一排水管引至斗轮机中部综合管沟内。

14、4、综合管沟内布设煤场设施全部电气系统电缆通道,包括动力电缆及控制电缆。同时按电缆通道要求设置出入口,解决了全封闭煤场管线布设通道难以满足需要的问题。

15、5、与传统做法相比,本技术解决了煤场内由喷洒抑尘造成的排水问题,也解决了基础间需大量回填及夯实素土的施工质量难控制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斗轮机基础中部空间的利用率,将各类管线集中,方便管理检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斗轮机中心线(11)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上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3),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下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2);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钢筋混凝土底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3)共同围成综合性通廊管沟;斗轮机基础(1)与煤场地面(12)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板(5),混凝土板(5)上部与煤场地面(12)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斜坡(14),所述混凝土斜坡(14)与煤堆(15)边界处设排水盲沟(4);钢筋混凝土底板(2)设置有综合管沟内排水沟(7),所述排水盲沟(4)与综合管沟内排水沟(7)通过排水管(6)相连接;所述综合性通廊管沟内位于斗轮机基础(1)侧壁上设置有电缆及工艺管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板(5)下表面与煤场地面(12)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板(5)下部回填素土(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斜坡(14)由下至上依次为:块石层、反滤层、渗水层、找平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块石层由粒径10~30cm块石构成;反滤层200mm厚,由粒径10~50mm的砂卵石构成;渗水层为无纺土工布,无纺土工布的密度为≥400g/m2;找平层100mm厚,由粒径10~50mm砂卵石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底板(2)下方回填素土(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3)设置有检修人孔(9);检修人孔(9)下方位于斗轮机基础(1)侧壁上设置有钢梯(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斗轮机中心线(11)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上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3),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下部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底板(2);两侧的斗轮机基础(1)、钢筋混凝土底板(2)以及钢筋混凝土梁柱顶板(3)共同围成综合性通廊管沟;斗轮机基础(1)与煤场地面(12)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板(5),混凝土板(5)上部与煤场地面(12)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斜坡(14),所述混凝土斜坡(14)与煤堆(15)边界处设排水盲沟(4);钢筋混凝土底板(2)设置有综合管沟内排水沟(7),所述排水盲沟(4)与综合管沟内排水沟(7)通过排水管(6)相连接;所述综合性通廊管沟内位于斗轮机基础(1)侧壁上设置有电缆及工艺管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综合管廊式混凝土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板(5)下表面与煤场地面(12)的夹角为45°。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宏波王启敏李勇裴志明王建军张哲源刘盼盼申星煜王绎景王万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