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替代R123的传热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替代R123的传热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89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做功系统的传热组合物,所述制热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40~120℃,冷凝温度范围为70~150℃,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1~10℃,冷凝温度范围为30~50℃,做功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100~150℃,冷凝温度范围为30~60℃;特别地,所述传热组合物包括Z‑1‑氯‑3,3,3‑三氟丙烯、Z‑1‑氯‑2,3,3‑三氟丙烯和Z‑1‑氯‑2,3,3,3‑四氟丙烯,应用于制热/制冷系统时,相较于R123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20%;应用于做功系统时,相较于R123系统膨胀功提升1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传热组合物具有环境性能优异、安全性能好、单位容积制热/制冷量高、传热性能好、膨胀功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传质系统及做功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替代原用于传热传质系统或做功系统的r123的传热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全球变暖日益加剧,政府正在推行各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

2、在工业领域,尤其是石化、污水处理、印染等行业,常产生大量的工业余热,需要通过热泵系统或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等方式进行余热回收,以提高工业能源综合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

3、r123(三氟二氯乙烷)临界温度183.68℃,临界压力3.6618mpa,沸点27.823℃,是热泵、有机朗肯循环等系统中最常用的工质。但r123中含有cl元素,属于hcfc类,具有臭氧破坏能力,同时在ashrae分类中属于b1类,为有毒制冷剂,因而面临被逐步淘汰的风险。因此,寻找替代r123的传热介质,并实现原系统的原位替代显得尤为重要。

4、杜邦专利cn104662121a公开了包含1~42wt%的z-1,1,1,4,4,4-六氟-2-丁烯(z-hfo-1336mzz)和99~58wt%的r123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可替代r123用于制冷、空调、热泵或动力循环系统,但该组合物中仍然包含较大质量占比的r123,长期看仍面临淘汰风险。

5、北京工业大学专利cn104946206a公开了包含89~97wt%的二氟甲烷(r32)和3~11wt%的r123的非共沸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环保性能、安全性能和市场可获得性,且该非共沸组合物与原系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循环性能,能替代r123使用。但r32的沸点为-51.7℃,与r123沸点相差较大,使得该组合物具有较大的温度滑移,一旦发生泄漏组合物变化太大,需要重新检测并充灌,操作麻烦;同时由于混合物沸点与r123相差较大,在原系统中运行的性能会与r123有较大的差别。

6、特灵国际专利cn107810247a公开了61.5~67.5wt%的r1336mzz(z)、20.5~22.5wt%的r1130(e)和10~18wt%的r1233zd(e)的制冷剂组合物,具有较小的温度滑移,是r123的合适替代物。但其中组分r1130(e)为高度可燃物质,其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混合物,同时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7、大金专利cn110945100a公开了包含fo-1216和氢氟烯烃(如hfo-1234ze、hfo-1243zf)的制冷剂组合物,包含fo-1216和卤代乙烯(如hcfo-1122a、fo-1114、hfo-1123、hfo-1132(e)、hfo-1132(z)、hfo-1132a、hfo-1141)的制冷剂组合物,包含fo-1216和氢氟烃(hfc-125、hfc-143a、hfc-32、hfc-134、hfc-134a、hfc-152a、hfc-227ea)的制冷剂组合物,其gwp值小,不燃或微燃,可作为如r134a、r410a、r123或r404a的替代制冷剂。但该组合物同样存在沸点与r123相差较大的问题。其中,作为关键组分fo-1216的沸点为-30.34℃,临界温度为87.75℃。因此该类替代物并不适用于高温热泵系统和有机orc系统。

8、综上,现有技术中用于可替代r123的传热流体或性能差别较大,或存在安全方面问题,或部分系统无法替代,需要开发新的替代r123的传热流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环境性能优异、安全性能好、单位容积制热/制冷量高、膨胀功大的替代r123的传热组合物,该传热组合物在替代r123时,沸点与r123接近,温度滑移适中,系统普适性好,可用于制冷系统(如冷水机组)、制热系统(如热泵系统)和做功系统(如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2、本专利技术传热组合物包含组分的物理性能如下:

3、z-1-氯-3,3,3-三氟丙烯(r1233zd(z)),其分子式为c3h2f3cl,分子量为130.5,标准沸点经静态法实验测得为36.44℃,临界温度为200.52℃,临界压力为3.647mpa,gwp<1。

4、z-1-氯-2,3,3-三氟丙烯(r1233yd(z)),其分子式为c3h2f3cl,分子量为130.5,标准沸点为54℃,临界温度为224.43℃,临界压力为3.916mpa,gwp<1。

5、z-1-氯-2,3,3,3-四氟丙烯(r1224yd(z)),其分子式为c3hf4cl,分子量为148.49,标准沸点为14.62℃,临界温度为155.54℃,临界压力为3.337mpa,gwp<1。

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冷凝器、过冷器、蒸发器和过热器,且制热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40~120℃,冷凝温度范围为70~150℃,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1~10℃,冷凝温度范围为30~50℃,特别地,所述传热组合物包括z-1-氯-3,3,3-三氟丙烯、z-1-氯-2,3,3-三氟丙烯和z-1-氯-2,3,3,3-四氟丙烯,将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制冷系统时,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20%。

8、所述平均相对偏差的计算式如下:

9、

10、式中,aad表示平均相对偏差,n表示温度点个数,pr123表示r123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p表示相同温度状态下替代传热工质的饱和蒸气压。

11、所述平均相对偏差代表替代传热工质与r123之间饱和蒸气压的偏差大小。平均相对偏差越小,说明替代传热工质的饱和蒸气压与r123越接近,在进行传热工质替代时,对系统设备的改动也就越小。

12、进一步地,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30%,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0~25%,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45~75%;所述传热组合物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15%。

13、更进一步地,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26%,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0~20%,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54~75%;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10%。

14、将上述特定含量范围内的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系统时,其单位容积制热量相较于r123,提升15~31%;应用于制冷系统时,其单位容积制冷量相较于r123,提升18~37%。也即,本专利技术的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制冷系统时,不仅在运行温度范围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与r123的饱和蒸气压接近,同时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还具有比r123更优异的换热能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冷凝器、过冷器、蒸发器和过热器,且制热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40~120℃,冷凝温度范围为70~150℃,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1~10℃,冷凝温度范围为30~5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包括Z-1-氯-3,3,3-三氟丙烯、Z-1-氯-2,3,3-三氟丙烯和Z-1-氯-2,3,3,3-四氟丙烯,将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制冷系统时,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30%,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0~25%,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45~75%;所述传热组合物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26%,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0~20%,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54~75%;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系统时的单位容积制热量相较于R123,提升15~31%;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冷系统时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相较于R123,提升18~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制冷系统时,所述过冷器和过热器的换热量相较于R123提升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热系统为热泵,所述制冷系统为冷水机组。

7.一种替代R123用于做功系统的传热组合物,所述做功系统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冷凝器和过热器,蒸发温度范围为100~150℃,冷凝温度范围为30~6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包括Z-1-氯-3,3,3-三氟丙烯、Z-1-氯-2,3,3-三氟丙烯和Z-1-氯-2,3,3,3-四氟丙烯,将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做功系统时,与R123相比,系统膨胀功提升1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做功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0~35%,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20~50%,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70%;与R123相比,系统膨胀功提升15%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做功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30%,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25~45%,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35~50%;与R123相比,系统膨胀功提升15~25%。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做功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做功系统为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系统循环效率相较于R123提升0.2~1.8%。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中还加入有助剂,所述助剂选自1-丁炔、1-戊烯、2,2-二甲基丁烷、顺丁烯、反丁烯、戊烷、环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中的至少一种,占传热组合物总质量的1~3%,用于改善传热组合物与润滑油的相容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选自二元酸酯油、多元醇碳酸酯油、全氟聚醚油、氟化硅油、环烷类矿物油、聚α-烯烃、烷基苯或烷基萘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为与R123互溶的环烷类矿物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所述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冷凝器、过冷器、蒸发器和过热器,且制热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40~120℃,冷凝温度范围为70~150℃,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范围为1~10℃,冷凝温度范围为30~5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包括z-1-氯-3,3,3-三氟丙烯、z-1-氯-2,3,3-三氟丙烯和z-1-氯-2,3,3,3-四氟丙烯,将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制冷系统时,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30%,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0~25%,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45~75%;所述传热组合物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中,z-1-氯-3,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5~26%,z-1-氯-2,3,3-三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10~20%,z-1-氯-2,3,3,3-四氟丙烯的质量含量为54~75%;与r123相比,在30~150℃内任一温度点的饱和蒸气压的平均相对偏差aad<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系统时的单位容积制热量相较于r123,提升15~31%;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冷系统时的单位容积制冷量相较于r123,提升18~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合物应用于制热/制冷系统时,所述过冷器和过热器的换热量相较于r123提升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替代r123用于制热/制冷系统的传热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祥添郭智恺欧阳洪生张凯付立宸管仲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