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方法、培养基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584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方法、培养基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方法,其在发酵培养开始前,直接在初始发酵培养基中加入β‑氯‑L‑丙氨酸,或者,使用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待进行到发酵总时长的55‑60%时,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β‑氯‑L‑丙氨酸。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苏氨酸发酵生产方法,其可既不破坏细胞DNA、细胞壁等,不影响细胞的其他功能,又实现苏氨酸产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培养,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方法、培养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l-苏氨酸(l-threonine),化学名称β-羟基-α-氨基丁酸,分子式c4h9no3,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2。l-苏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主要用于医药、化学试剂、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等诸多方面。

2、l-苏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具有恢复疲劳、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目前,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苏氨酸工艺主要包括l-苏氨酸发酵、提取两部分,l-苏氨酸发酵主要是采用大肠杆菌以玉米淀粉水解糖或糖蜜为碳源、以玉米浆、水解液、酵母膏、蛋白胨和铵盐、硝酸盐、尿素、氨水和液氨等为氮源发酵法生产。其工艺优化一般包括溶氧、控制碳源和氮源、甜菜碱用量和其他维生素等。

3、但发酵仍存在细菌生长和生产的冲突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是前期以培养细菌为主,细菌长够了之后,强制进行转型,一般采用的转型方式是限制营养、提高温度等对细菌不利的方法,以限制细菌的生长,避免细菌生与于生产争夺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2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开始前,直接在初始发酵培养基中加入β-氯-L-丙氨酸,或者,使用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待进行到发酵总时长的55-60%时,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β-氯-L-丙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β-氯-L-丙氨酸在所述初始发酵培养基或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浓度为10-20μg/L,优选为10μ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发酵培养基包括:玉米浆5-25g/L,水解液5-10g/L,葡萄糖38-42g/L,MgSO4·7H2O 0.4-0.6g/L,KH2PO4 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生产l-苏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培养开始前,直接在初始发酵培养基中加入β-氯-l-丙氨酸,或者,使用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待进行到发酵总时长的55-60%时,在发酵培养基中加入β-氯-l-丙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β-氯-l-丙氨酸在所述初始发酵培养基或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浓度为10-20μg/l,优选为10μg/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发酵培养基包括:玉米浆5-25g/l,水解液5-10g/l,葡萄糖38-42g/l,mgso4·7h2o 0.4-0.6g/l,kh2po4 1.8-2.2g/l,feso4 18-22mg/l,mnso4 18-22mg/l,znso4 0.04-0.06mg/l,(nh4)2so4 4-6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发酵培养基还包括: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柠檬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亮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质量比为1:(1.3-1.7):(1.3-1.7),优选为1:1.5:1.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天冬氨酸和柠檬酸的质量比为1:(0.8-1.2):(0.8-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卫波袁二影王晓平赵津津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梅花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