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82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技术涉及护理按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按摩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壳体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相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圆杆。本技术中,通过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均与相邻圆杆接触,可使两个滑动板相向移动,调整两个滑动板的间距,两个滑动板可分别带动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移动,这样可调整圆杆上下移动的距离,从而调整按摩块的按摩范围,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与不同的按摩需要,有利于快速连续按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理按摩,具体涉及一种护理按摩器


技术介绍

1、按摩是指用手或器械来回摩擦、揉捏或敲打身体的表面部分,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在对一些病患进行护理时,为了加快患者的恢复,有时会使用护理按摩器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理疗,缓解长时间卧床的患者背部的不适,现有的护理按摩器在使用时,虽然对患者有较好的按摩效果,但是由于按摩器的按摩范围一般是确定的,这样在对体型较大的患者按摩时,在按摩一段时间后,有时需要调整按摩器的位置,对患者背部的其他未按摩部分进行按摩,使用较为麻烦,且若对体型较小的患者进行按摩,在按摩时,可能会存在部分时间按摩结构移动到患者背部之外,按摩存在一定间隔停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按摩器,通过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均与相邻圆杆接触,可使两个滑动板相向移动,调整两个滑动板的间距,两个滑动板可分别带动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移动,这样可调整圆杆上下移动的距离,从而调整按摩块的按摩范围,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与不同的按摩需要,有利于快速连续按摩。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护理按摩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壳体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板,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相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圆杆,位于顶部的滑动板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轨一,且位于底部的滑动板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轨二,所述限位轨一侧面与限位轨二侧面滑动连接,且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内侧面均与相邻圆杆侧面接触,所述圆杆远离滑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按摩块。

4、进一步在于:所述壳体位于开口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遮挡布。

5、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板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壳体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动力盒,所述动力盒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动力盒内侧面转动连接的传动轴,且传动轴一端与转动杆侧面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在于:所述固定板两侧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顶部与底部侧面均与相邻滑动板侧面旋合连接,且双向丝杆侧面与壳体侧面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在于:所述转动杆的长度小于限位轨二的宽度,所述支杆的长度小于限位轨二的宽度。

8、进一步在于:所述圆杆侧面固定套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限位轨二与相邻滑动杆之间,所述限位轨一侧面顶部与限位轨二侧面底部对应齿轮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一,所述限位轨二侧面两侧均设置有齿条二,所述齿条二与相邻齿轮啮合传动,所述齿条二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轨二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且固定杆与限位轨一侧面滑动连接。

9、进一步在于:所述齿条一的长度小于限位轨一的宽度。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通过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均与相邻圆杆接触,在转动杆带动滑动杆转动时,可使圆杆沿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内部呈矩形滑动,从而使支杆带动按摩块转动对患者背部进行按摩,可使两个滑动板相向移动,调整两个滑动板的间距,两个滑动板可分别带动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移动,调整限位轨一与限位轨二的位置,这样可调整圆杆上下移动的距离,从而调整按摩块的按摩范围,从而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与不同的按摩需要,有利于快速连续按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壳体(1)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板(3),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一端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1),两个所述滑动杆(41)相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圆杆(42),位于顶部的滑动板(3)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轨一(5),且位于底部的滑动板(3)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轨二(6),所述限位轨一(5)侧面与限位轨二(6)侧面滑动连接,且限位轨一(5)与限位轨二(6)内侧面均与相邻圆杆(42)侧面接触,所述圆杆(42)远离滑动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杆(44),所述支杆(44)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按摩块(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位于开口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遮挡布(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动力盒(22),所述动力盒(22)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动力盒(22)内侧面转动连接的传动轴(23),且传动轴(23)一端与转动杆(4)侧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两侧内侧面均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杆(21),所述双向丝杆(21)顶部与底部侧面均与相邻滑动板(3)侧面旋合连接,且双向丝杆(21)侧面与壳体(1)侧面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长度小于限位轨二(6)的宽度,所述支杆(44)的长度小于限位轨二(6)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42)侧面固定套接有齿轮(43),所述齿轮(43)位于限位轨二(6)与相邻滑动杆(41)之间,所述限位轨一(5)侧面顶部与限位轨二(6)侧面底部对应齿轮(43)均固定连接有齿条一(7),所述限位轨二(6)侧面两侧均设置有齿条二(8),所述齿条二(8)与相邻齿轮(43)啮合传动,所述齿条二(8)侧面固定连接有与限位轨二(6)侧面固定连接的固定杆(81),且固定杆(81)与限位轨一(5)侧面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一(7)的长度小于限位轨一(5)的宽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与壳体(1)内侧面滑动连接的滑动板(3),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一端开设有两个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侧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杆(41),两个所述滑动杆(41)相远离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圆杆(42),位于顶部的滑动板(3)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轨一(5),且位于底部的滑动板(3)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轨二(6),所述限位轨一(5)侧面与限位轨二(6)侧面滑动连接,且限位轨一(5)与限位轨二(6)内侧面均与相邻圆杆(42)侧面接触,所述圆杆(42)远离滑动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杆(44),所述支杆(44)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按摩块(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位于开口一侧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遮挡布(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护理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内侧面固定连接有与壳体(1)内侧面固定连接的动力盒(22),所述动力盒(22)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动力盒(22)内侧面转动连接的传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雪英马爽爽曹淑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