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搭线卡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80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搭线卡子,包括底板、电极夹持部、接线端子以及连接组件。底板具有相对的两端,底板为绝缘件;电极夹持部用于连接蓄电池的电极,电极夹持部连接在底板的一端;接线端子连接在底板的另一端;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片和转柄,其中,转柄可转动连接在电极夹持部与接线端子之间的底板上,连接片固定在转柄上,连接片能够在转柄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其两端分别与电极夹持部和接线端子连接或断开。通过转柄驱动连接片转动,使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电极夹持部和接线端子连接或断开,从而实现蓄电池的通电或断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搭线,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搭线卡子


技术介绍

1、蓄电池的搭线卡子是一种连接蓄电池与供电设备或取电设备的连接件,从而实现蓄电池充电或取电。常见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如图1所示,其包括夹体15和紧固螺栓16,紧固螺栓16与夹体15螺纹连接,夹体呈环状,中间位置设置有电极套孔17,夹体上还设置有左右贯通的穿线孔18,穿线孔18与电极套孔17连通,使用将夹体15的电极套孔16套在蓄电池的电极上,再将电线穿入穿线孔18内,并旋紧紧固螺栓16。上述搭线卡在安装方便,能够实现蓄电池的充电或取点。但该搭线卡子不具备切断电源的功能,而长时间未使用的蓄电池,一直处于通电状态,蓄电池自行放电,容易出现亏电问题,影响汽车的启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搭线卡子,通过转柄驱动连接片转动,使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电极夹持部和接线端子连接或断开,从而实现蓄电池的通电或断电。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蓄电池搭线卡子,包括底板、电极夹持部、接线端子以及连接组件。底板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板为绝缘件;电极夹持部用于连接蓄电池的电极,所述电极夹持部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一端;接线端子连接在所述底板的另一端;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片和转柄,其中,所述转柄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电极夹持部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的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片固定在所述转柄上,所述连接片能够在所述转柄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极夹持部和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或断开。

4、具体地,所述电极夹持部包括夹持部本体、抱箍以及第一夹持片,其中,所述抱箍通过所述夹持部本体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设置在所述夹持部本体的顶部,且二者之间具有开口,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电极夹持部连接时,所述连接片嵌在所述第一夹持片与所述夹持部本体的开口内。

5、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部本体为板状结构件,所述抱箍包括两个锁紧片,两个所述锁紧片设置在所述夹持部本体的端部,两个所述锁紧片均呈弧状且相互间隔,两个所述锁紧片远离所述夹持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和螺母。

6、具体地,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柱、连接板和第二夹持片,所述接线柱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且二者之间具有开口,所述连接片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时,所述连接片嵌在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的开口内。

7、优选地,所述接线柱的直径从顶部向底部逐渐增加。

8、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柱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穿线孔,所述接线柱的顶部还设置有纵向延伸且与所述穿线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接线柱的螺纹孔内连接有锁紧螺栓。

9、具体地,所述开口均朝向所述转柄,且所述开口呈楔形。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转柄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转柄与所述底板垂直设置,所述转柄的顶部固定有把手。

12、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置在所述电极夹持部以及接线端子的外部,且所述保护壳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在底板上设置电极夹持部和接线端子,并在二者之间设置连接片和转柄,通过转柄驱动连接片转动,使连接片的两端分别与电极夹持部和接线端子连接或断开,从而实现蓄电池的通电或断电。另外,通过转柄以及连接片实现蓄电池的通电或断电,操作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持部包括夹持部本体(6)、抱箍(7)以及第一夹持片(8),其中,所述抱箍(7)通过所述夹持部本体(6)与所述底板(5)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8)设置在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顶部,且二者之间具有开口,所述连接片(1)与所述电极夹持部连接时,所述连接片(1)嵌在所述第一夹持片(8)与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本体(6)为板状结构件,所述抱箍(7)包括两个锁紧片,两个所述锁紧片设置在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端部,两个所述锁紧片均呈弧状且相互间隔,两个所述锁紧片远离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和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柱(9)、连接板(10)和第二夹持片(11),所述接线柱(9)通过所述连接板(10)与所述底板(5)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1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且二者之间具有开口,所述连接片(1)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时,所述连接片(1)嵌在所述连接板(10)与所述第二夹持片(11)之间的开口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9)的直径从顶部向底部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9)上设置有横向贯穿的穿线孔(12),所述接线柱(9)的顶部还设置有纵向延伸且与所述穿线孔(12)连通的螺纹孔,所述接线柱(9)的螺纹孔内连接有锁紧螺栓(13)。

7.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均朝向所述转柄(2),且所述开口呈楔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接孔(4),所述转柄(2)通过所述连接孔(4)与所述底板(5)可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柄(2)与所述底板(5)垂直设置,所述转柄(2)的顶部固定有把手(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壳(14),所述保护壳(14)设置在所述电极夹持部以及接线端子的外部,且所述保护壳(14)与所述底板(5)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夹持部包括夹持部本体(6)、抱箍(7)以及第一夹持片(8),其中,所述抱箍(7)通过所述夹持部本体(6)与所述底板(5)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片(8)设置在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顶部,且二者之间具有开口,所述连接片(1)与所述电极夹持部连接时,所述连接片(1)嵌在所述第一夹持片(8)与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本体(6)为板状结构件,所述抱箍(7)包括两个锁紧片,两个所述锁紧片设置在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端部,两个所述锁紧片均呈弧状且相互间隔,两个所述锁紧片远离所述夹持部本体(6)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和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搭线卡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柱(9)、连接板(10)和第二夹持片(11),所述接线柱(9)通过所述连接板(10)与所述底板(5)连接,所述第二夹持片(11)设置在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且二者之间具有开口,所述连接片(1)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时,所述连接片(1)嵌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辉吕四红邵洋洋刘晓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能环宇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