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和风机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71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6
本技术提出一种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和风机基础。本技术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包括:第一环形板,第一环形板为环形,第一环形板的轴向为上下方向,第一环形板用于封盖风机基础的预留空隙的内侧开口;第二环形板,第二环形板为环形,第二环形板的轴向为上下方向,第二环形板位于第一环形板的外侧,第二环形板用于封盖风机基础的预留空隙的外侧开口,第一环形板、第二环形板和预留空隙限定出环形的二次灌浆腔,第二环形板向下向外倾斜设置以使得二次灌浆腔的外径从下至上减小。因此,根据本技术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有可便于形成风机基础的二次灌浆层且可保障施工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和风机基础


技术介绍

1、在锚栓连接式风机基础主体施工完毕后、风机机组吊装前,必须采用水泥基高强灌浆料填充基础混凝土顶面与上锚板底面之间的预留空隙。施工中通常采用后张法对锚栓施加预拉力,由于锚栓与上锚板的变形协调,锚栓在回弹收缩时通过上锚板对下方的二次灌浆层和基础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在预压应力的作用下,二次灌浆层内会产生较大的应力,若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二次灌浆层会出现裂缝的问题。从大量的工程实践情况来看二次灌浆施工完成后主要存在以下质量问题:二次灌浆层出现径向裂缝、环向裂缝、渗水等问题。产生这些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如何在施工前采取措施避免此类质量问题的发生是要解决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和风机基础。

2、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包括:

3、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一环形板为环形,所述第一环形板的轴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一环形板用于封盖风机基础的预留空隙的内侧开口,风机基础的基础本体和位于基础本体上方的第一锚板限定出环形的所述预留空隙;

4、第二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为环形,所述第二环形板的轴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二环形板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外侧,所述第二环形板用于封盖风机基础的所述预留空隙的外侧开口,所述第一环形板、所述第二环形板和所述预留空隙限定出环形的二次灌浆腔,所述第二环形板向下向外倾斜设置以使得所述二次灌浆腔的外径从下至上减小。

5、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有可便于形成风机基础的二次灌浆层且可保障施工质量的优点。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内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7、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锚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相连以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板沿风机基础的周向间隔设置;

9、所述第一环形板的顶部远离所述预留空隙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为环形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厚度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连接板相连;

10、所述第二环形板的顶部远离所述预留空隙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为环形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厚度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板相连。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板的底部远离所述预留空隙的一侧设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为环形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三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为环形,所述第一支撑板沿上下方向延伸;

12、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底部远离所述预留空隙的一侧设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为环形板,所述第四固定板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四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为环形,所述第二支撑板沿上下方向延伸。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杆和多个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均具有与其贴合的所述第一螺母;

14、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螺杆和多个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均具有与其贴合的所述第二螺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板向下且向远离所述预留空隙的一侧倾斜设置以使得所述二次灌浆腔的内径从下至上增大,所述第一环形板具有出气间隙。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板的朝向所述预留空隙的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17、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风机基础,包括

18、基础本体;

19、二次灌浆层,所述二次灌浆层为环形,所述二次灌浆层的外周面向下向外倾斜设置,所述二次灌浆层的外径从下至上减小;

20、第一锚板,所述第一锚板位于所述二次灌浆层的上方;

21、锚杆,所述锚杆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锚板、所述二次灌浆层和所述基础本体。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灌浆层的外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内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锚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相连以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板向下且向远离所述预留空隙的一侧倾斜设置以使得所述二次灌浆腔的内径从下至上增大,所述第一环形板具有出气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板的朝向所述预留空隙的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9.一种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灌浆层的外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板的内壁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连接板位于第一锚板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相连以便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环形板和所述第二环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辉黄湘伟刘怀宇吴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清洁能源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