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551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器件、光反射部以及光调节部。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基板一侧,多个发光器件彼此间隔设置,光反射部至少部分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光调节部设置于发光器件背离基板一侧,光调节部在基板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在基板的正投影交叠设置。其中,光调节部包括背离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向背离基板的方向突出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内增设有光反射部以及光调节部,从而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至少部分侧向光能够被光反射部反射,并被光调节部所聚拢,从而转变为正向光。以此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利用效率,提高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led)技术,即led微缩化和矩阵化技术,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寿命,以及运行温度上的优势,同时也继承了led低功耗、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对比度强等优点,微型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更高,且功率消耗量更低,使得微型发光二极管具有极大地应用前景。

2、但是目前应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仍存在有光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光利用效率。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器件、光反射部以及光调节部。多个发光器件设置于基板一侧,多个发光器件彼此间隔设置,光反射部至少部分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光调节部设置于发光器件背离基板一侧,光调节部在基板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在基板的正投影交叠设置。其中,光调节部包括背离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向背离基板的方向突出设置。

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

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5、将多个发光器件转移至基板一侧,并使光反射部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

6、在发光器件背离基板的一侧形成光调节部,光调节部在基板的正投影与发光器件在基板的正投影交叠设置,光调节部包括背离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向背离基板的方向突出设置。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显示面板内增设有光反射部以及光调节部,从而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至少部分侧向光能够被光反射部反射,并被光调节部所聚拢,从而转变为正向光。换言之,显示面板中的光反射部与光调节部能够相互配合,从而将至少部分侧向光转变为正向光,以此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利用效率,提高显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器件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发光部以及至少部分位于发光部朝向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光反射部部分位于同一所述发光器件中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与所述发光器件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包括多个反射分部,所述反射分部在第一方向上贴合于所述发光器件,且相邻所述反射分部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上,所述光反射部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包括白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光调节部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平坦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部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光调节部的折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调节部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部部分填充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以及透光区,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透光区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器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二边缘区域,由所述第一表面中心指向所述第二边缘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且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光调节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交叠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遮光部,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相邻所述光调节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与所述光调节部同层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交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光调节部在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交叠设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发光部,所述发光部包括第一半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朝向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二半导体层;

21.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包括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α,α满足:80°≤α≤90°。

2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23.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多个发光器件转移至基板一侧,并使光反射部位于相邻发光器件之间中,包括: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光调节部之前,还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部分位于所述发光器件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发光部以及至少部分位于发光部朝向基板一侧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光反射部部分位于同一所述发光器件中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与所述发光器件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包括多个反射分部,所述反射分部在第一方向上贴合于所述发光器件,且相邻所述反射分部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上,所述光反射部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发光器件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部包括白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基板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光调节部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平坦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部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光调节部的折射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光调节部的折射率。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部部分填充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以及透光区,所述显示区与所述透光区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发光器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基板所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炫王萌
申请(专利权)人: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