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46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技术属于充电器技术领域,将伸缩充电线、电路组件和壳体组件装配组合成车载充电器,从而该车载充电器无需配合数据线进行使用,直接将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内的点烟器插座,拉出伸缩充电线即可给移动设备充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伸缩充电线由导电组件、卷线组件和线材组成,其中,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轴座和导电载体,电流经电路组件的引脚先导通导电轴座,导电轴座再导通导电载体,与线材连接的导电载体可绕导电轴座进行转动,电流稳定地输入输出至线材上,并在卷线组件的辅助下实现线材收卷,从而在实现收卷的同时,保证了充电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1、车载充电器是指通过汽车电瓶(轿车12v,卡车24v)供电的充电器,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车载充电器设有usb端口,需要接上充电线或数据线才能给移动设备充电,充电线或数据线比较长,使用时需要进行捋顺,使用结束后需要捆起来收纳,使用过程比较繁琐。

2、因此,如何使得车载充电器与数据线为一体结构是目前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充电器。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

3、本技术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

4、伸缩充电线,所述伸缩充电线包括导电组件、卷线组件和线材,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卷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轴座和导电载体,所述导电载体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导电轴座上,且所述导电载体电性连接所述导电轴座,所述线材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电载体;

5、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包括若干引脚和电路板,所述引脚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电轴座;

6、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裹所述伸缩充电线和所述电路板,所述线材的另一端部从所述壳体组件内穿出,所述引脚的另一端设于壳体组件的表面。

7、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轴座包括轴身,所述轴身包括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第一绝缘体、第二绝缘体和第三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套设于传电轴芯上,所述第二传电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三绝缘体上,所述第二绝缘体和第二传电轴套套设于所述第一传电轴套上,所述第一绝缘体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和所述第一传电轴套,所述第二绝缘体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和第二传电轴套,所述第三绝缘体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与第一传电轴套,所述第三绝缘体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和所述第二传电轴套。

8、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轴座还包括座子,所述座子包括与轴身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和设于容置槽内的若干导电孔,所述轴身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轴身的一端设有若干电导线,若干所述电导线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若干所述电导线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导电孔。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绝缘体包括第一层结构、第二层结构和第三层结构,所述第一层结构内设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层结构与第二层结构之间设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第二层结构与第三层结构之间设有第三安装位,所述传电轴芯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内,所述第一传电轴套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内,所述第二传电轴套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位上,所述第一传电轴套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层结构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设有导电触点,穿出所述导电孔的所述电导线连接所述导电触点。

1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包裹固定所述伸缩充电线,且所述内壳的一侧设有凸柱,所述导电触点的侧边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套入所述凸柱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载体包括若干电性引出件和绝缘载体,若干所述电性引出件均沿所述绝缘载体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布置,且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与对应的所述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电性接触。

13、进一步地,所述绝缘载体上设有若干对称开槽,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设置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对称开槽内,所述对称开槽将所述电性引出件分为内触部和外触部,所述内触部位于所述绝缘载体的内壁,且所述内触部与所述传电轴芯、第一传电轴套、第二传电轴套电性接触,所述外触部位于所述绝缘载体的外壁,且线材的端部与外触部电性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座子上和所述内壳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座子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和所述内壳上的第一连接孔之间设有若干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贯穿所述座子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和所述内壳上的第一连接孔。

1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包裹固定所述内壳,且线材从第一外壳穿出,所述第二外壳包裹所述电路组件,所述引脚外露于所述第二外壳。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7、将伸缩充电线、电路组件和壳体组件装配组合成车载充电器,从而该车载充电器无需配合数据线进行使用,直接将车载充电器插入汽车内的点烟器插座,拉出伸缩充电线即可给移动设备充电,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伸缩充电线由导电组件、卷线组件和线材组成,其中,导电组件包括导电轴座和导电载体,电流经电路组件的引脚先导通导电轴座,导电轴座再导通导电载体,与线材连接的导电载体可绕导电轴座进行转动,电流稳定地输入输出至线材上,并在卷线组件的辅助下实现线材收卷,从而在实现收卷的同时,保证了充电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座(41)包括轴身(411),所述轴身(411)包括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第一绝缘体(4114)、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三绝缘体(4116),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套设于传电轴芯(4111)上,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上,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上,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和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与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座(41)还包括座子(412),所述座子(412)包括与轴身(411)底部4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4122)和设于容置槽(4122)内的若干导电孔(4121),所述轴身(41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4122)内,所述轴身(411)的一端设有若干电导线(7),若干所述电导线(7)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若干所述电导线(7)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导电孔(4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包括第一层结构(a)、第二层结构(b)和第三层结构(c),所述第一层结构(a)内设有第一安装位(d),所述第一层结构(a)与第二层结构(b)之间设有第二安装位(e),所述第二层结构(b)与第三层结构(c)之间设有第三安装位(f),所述传电轴芯(4111)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d)内,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e)内,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位(f)上,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层结构(c)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2)设有导电触点(221),穿出所述导电孔(4121)的所述电导线(7)连接所述导电触点(2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3)包括内壳(31),所述内壳(31)包裹固定所述伸缩充电线(1),且所述内壳(31)的一侧设有凸柱(3121),所述导电触点(221)的侧边设有固定孔(222),所述固定孔(222)套入所述凸柱(31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载体(42)包括若干电性引出件(421)和绝缘载体(422),若干所述电性引出件(421)均沿所述绝缘载体(422)的轴向呈彼此间隔布置,且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421)与对应的所述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电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载体(422)上设有若干对称开槽(4221),每一个所述电性引出件(421)设置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对称开槽(4221)内,所述对称开槽(4221)将所述电性引出件(421)分为内触部(4211)和外触部(4212),所述内触部(4211)位于所述绝缘载体(422)的内壁,且所述内触部(4211)与所述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电性接触,所述外触部(4212)位于所述绝缘载体(422)的外壁,且线材(6)的端部与外触部(4212)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子(412)上和所述内壳(31)上分别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81),所述座子(412)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81)和所述内壳(31)上的第一连接孔(81)之间设有若干第一连接件(82),所述第一连接件(82)贯穿所述座子(412)上的若干第一连接孔(81)和所述内壳(31)上的第一连接孔(8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3)还包括第一外壳(321)和第二外壳(322),所述第一外壳(321)包裹固定所述内壳(31),且线材(6)从第一外壳(321)穿出,所述第二外壳(322)包裹所述电路组件(2),所述引脚(21)外露于所述第二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座(41)包括轴身(411),所述轴身(411)包括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第一绝缘体(4114)、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三绝缘体(4116),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套设于传电轴芯(4111)上,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和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上,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套设于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上,所述第一绝缘体(4114)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和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二绝缘体(4115)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第二传电轴套(4113),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所述传电轴芯(4111)与第一传电轴套(4112),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间隔开第一传电轴套(4112)和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轴座(41)还包括座子(412),所述座子(412)包括与轴身(411)底部4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4122)和设于容置槽(4122)内的若干导电孔(4121),所述轴身(41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容置槽(4122)内,所述轴身(411)的一端设有若干电导线(7),若干所述电导线(7)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传电轴芯(4111)、第一传电轴套(4112)、第二传电轴套(4113),若干所述电导线(7)的另一端分别穿出所述导电孔(4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体(4116)包括第一层结构(a)、第二层结构(b)和第三层结构(c),所述第一层结构(a)内设有第一安装位(d),所述第一层结构(a)与第二层结构(b)之间设有第二安装位(e),所述第二层结构(b)与第三层结构(c)之间设有第三安装位(f),所述传电轴芯(4111)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位(d)内,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位(e)内,所述第二传电轴套(4113)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位(f)上,所述第一传电轴套(4112)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三层结构(c)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林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日盛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