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42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包括混凝土道路本体,所述混凝土道路本体内分别挖设有排水槽与放置槽,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有垃圾阻隔机构,所述垃圾阻隔机构内设置有提示机构,所述辅驱机构输入端连接有主驱机构,且所述主驱机构位于放置槽内;首先采用驱动电机与驱动轴作为主驱的部件,并通过多个辅驱链轮以及辅驱链条作为带动的部件,使得调节杆与其上套设的阻隔板进行位置上的调节,使得垃圾与液体可以进入排水结构内部进行排水,避免顶部的进水口上会因垃圾的堵塞,造成水无法通过进水口进入排水结构内的情况发生;以及通过设置的提示灯管,有效的在阻隔板调节时,起到很好的标识与提醒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道路辅助设备,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


技术介绍

1、涝区指的是洪涝多发地段,地势低平的平原或相对低平的山谷地区。

2、现有技术中,涝区内的混凝土道路上会设置多个排水结构,公知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202221616400.1中提及一种沥青混凝土道路排水结构,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
,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排水区和收集区,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排水区和收集区相对应的三通排水管,所述收集区的上方内部一侧设置有与排水区内部相连通的排渣口,所述排水区的内部倾斜安装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另一侧设置于排渣口的内部下侧上,所述箱体的上部设置有与排水区内部相适配的滤水板,所述收集区的内部设置有收集件。该沥青混凝土道路排水结构,当发生堵塞需要对废渣进行清理时,只需转动把手,使调节杆将盖板给打开,之后滤网上的废渣会落入到收集箱中,之后将收集箱从收集区中拿出来,将废渣倒掉,即可完成废渣的清理工作。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对比技术中对排水结构内部进行改进,但是排水结构内顶部的进水口上会因垃圾的堵塞,造成水无法通过进水口进入到排水结构内,从源头堵住,造成整个排水结构无法使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包括混凝土道路本体,所述混凝土道路本体内分别挖设有排水槽与放置槽,所述排水槽内设置有垃圾阻隔机构,所述垃圾阻隔机构内设置有提示机构,且所述垃圾阻隔机构输入端设置有辅驱机构,所述辅驱机构输入端连接有主驱机构,且所述主驱机构位于放置槽内。

4、作为优选,所述垃圾阻隔机构包括调节杆、阻隔板与进水口,所述调节杆设置于排水槽内腔的左侧,所述调节杆外壁套设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一侧等距挖设有多个进水口。

5、作为优选,所述提示机构包括可视槽、可充电电池与提示灯管,所述可视槽嵌设于阻隔板一侧,所述可视槽内通过安装件连接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两侧均电性连接提示灯管。

6、作为优选,所述主驱机构包括电机座、驱动电机与驱动轴,所述电机座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电机座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

7、作为优选,所述辅驱机构包括第一辅驱链轮、第二辅驱链轮与辅驱链条,所述第一辅驱链轮套设于驱动轴外壁,所述第二辅驱链轮套设于调节杆外壁,所述第一辅驱链轮与第二辅驱链轮之间通过辅驱链条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杆一侧延伸至放置槽内,且所述调节杆与放置槽的连接处为轴承连接。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垃圾阻隔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并与设置的提示机构、辅驱机构以及主驱机构相协助配合,首先采用驱动电机与驱动轴作为主驱的部件,并通过多个辅驱链轮以及辅驱链条作为带动的部件,使得调节杆与其上套设的阻隔板进行位置上的调节,使得垃圾与液体可以进入排水结构内部进行排水,避免顶部的进水口上会因垃圾的堵塞,造成水无法通过进水口进入排水结构内的情况发生;以及通过设置的提示灯管,有效的在阻隔板调节时,起到很好的标识与提醒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道路本体(1),所述混凝土道路本体(1)内分别挖设有排水槽(2)与放置槽(3),所述排水槽(2)内设置有垃圾阻隔机构(4),所述垃圾阻隔机构(4)内设置有提示机构(5),且所述垃圾阻隔机构(4)输入端设置有辅驱机构(6),所述辅驱机构(6)输入端连接有主驱机构(7),且所述主驱机构(7)位于放置槽(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阻隔机构(4)包括调节杆(8)、阻隔板(9)与进水口(10),所述调节杆(8)设置于排水槽(2)内腔的左侧,所述调节杆(8)外壁套设有阻隔板(9),所述阻隔板(9)一侧等距挖设有多个进水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机构(5)包括可视槽(11)、可充电电池(12)与提示灯管(13),所述可视槽(11)嵌设于阻隔板一侧,所述可视槽(11)内通过安装件连接有可充电电池(12),所述可充电电池(12)两侧均电性连接提示灯管(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机构(7)包括电机座(14)、驱动电机(15)与驱动轴(16),所述电机座(14)设置于放置槽(3)内,所述电机座(14)顶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轴(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6)包括第一辅驱链轮(17)、第二辅驱链轮(18)与辅驱链条(19),所述第一辅驱链轮(17)套设于驱动轴(16)外壁,所述第二辅驱链轮(18)套设于调节杆(8)外壁,所述第一辅驱链轮(17)与第二辅驱链轮(18)之间通过辅驱链条(19)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8)一侧延伸至放置槽(3)内,且所述调节杆(8)与放置槽(3)的连接处为轴承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道路本体(1),所述混凝土道路本体(1)内分别挖设有排水槽(2)与放置槽(3),所述排水槽(2)内设置有垃圾阻隔机构(4),所述垃圾阻隔机构(4)内设置有提示机构(5),且所述垃圾阻隔机构(4)输入端设置有辅驱机构(6),所述辅驱机构(6)输入端连接有主驱机构(7),且所述主驱机构(7)位于放置槽(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阻隔机构(4)包括调节杆(8)、阻隔板(9)与进水口(10),所述调节杆(8)设置于排水槽(2)内腔的左侧,所述调节杆(8)外壁套设有阻隔板(9),所述阻隔板(9)一侧等距挖设有多个进水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涝区混凝土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机构(5)包括可视槽(11)、可充电电池(12)与提示灯管(13),所述可视槽(11)嵌设于阻隔板一侧,所述可视槽(11)内通过安装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卫华洪旭敏黄卫权姜静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