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6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包括自上至下顺次连接的上扶手杆、中扶手杆、下扶手杆,所述中扶手杆、下扶手杆顶部两端的外侧均设有打扁部,所述上扶手杆的下端连接在中扶手杆的打扁部外侧,所述中扶手杆的下端连接在下扶手杆的打扁部外侧,所述扶手杆之间通过快速锁紧机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快速锁紧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及与伸缩组件卡紧配合的卡紧块。本技术将在内侧的扶手杆做打扁处理,连接在外侧的扶手杆为未做过打扁处理的圆管,此种结构大大提高了扶手杆整体的强度,延长了扶手杆的使用寿命。同时,其通过快速锁紧机构实现扶手杆之间的快速拆卸,且无需拆卸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扫雪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1、扫雪机作为一种手推式的动力工具,其能作为冬季除雪的重要设备,它有着高效、经济、环保等重大优势,随着经济日益增强、社会不断进步,扫雪机也在国内外逐步推广使用。目前小型的扫雪机通常包括:机架、扶手杆、轮子、电池包、马达、扫雪桨和抛雪装置。扶手杆与机架固定连接,人们通过抓握扶手杆来推动扫雪机工作。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20524806.1)提供了一种扫雪机,包括主壳体、推杆、扫雪滚筒及出雪筒,所述推杆固定在主壳体上,所述扫雪滚筒通过中心轴可转动地与主壳体相连接,所述出雪筒通过出雪筒转向调节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主壳体上。上述现有技术中披露的一种扫雪机,其推杆连接处是将在外侧的推杆做打扁处理后与内侧的推杆配合连接,如图10所示,这种结构的缺点是易造成外侧推杆连接处的损坏,因为扫雪机工作时,内侧推杆会对外侧推杆持续施加向外的推力,外侧推杆做打扁处理后使外侧推杆承受推力的能力减弱,在长期向外的推力作用下易损坏。

2、故有必要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将安装在内侧的扶手杆做打扁处理,外侧的扶手杆为未做打扁处理的圆管,此种结构大大提高了扶手杆整体的强度,延长了扶手杆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包括自上至下顺次连接的上扶手杆、中扶手杆、下扶手杆,所述上扶手杆、中扶手杆、下扶手杆均为n字形杆状结构,所述中扶手杆、下扶手杆顶部两端的外侧均设有打扁部,所述上扶手杆的下端连接在中扶手杆的打扁部外侧,所述中扶手杆的下端连接在下扶手杆的打扁部外侧,所述上扶手杆的杆体外壁、中扶手杆的杆体外壁分别与所连接的相应打扁部的表面贴合,上扶手杆与中扶手杆之间、中扶手杆与下扶手杆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快速锁紧机构。

5、进一步的,所述快速锁紧机构包括伸缩组件及与伸缩组件卡紧配合的卡紧块,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基座、卡销、弹簧、钢珠、卡簧,所述弹簧套设于卡销,所述卡销的上端设置有凸环,所述基座内圆面设有第一台阶面及第二台阶面,所述第一台阶面与凸环的下端面抵限,所述第二台阶面与弹簧的下端抵限,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凸环的下端面抵限,所述卡销下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基座下端设置有内扣孔,所述内扣孔的位置与卡销按压到最底时环形凹槽的位置平齐,所述钢珠内嵌于内扣孔内,所述内扣孔外侧口部设置有内扣角,所述内扣角可防止钢珠向外掉出,所述卡销的底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卡套有卡簧,所述卡簧的外径大于基座底端内圆面的直径,所述卡紧块内部设有用于卡紧钢珠的倒角面。

6、进一步的,所述钢珠及内扣孔的数量一一对应。

7、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端设置有环状凸边。

8、进一步的,所述上扶手杆的上端设有折弯部。

9、进一步的,所述下扶手杆的下端设置有方形孔。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

1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将在内侧的扶手杆做打扁处理,外侧的扶手杆未做打扁处理。除雪机工作时,向前行走,内侧的扶手杆会对外侧的扶手杆持续施加向外的推力,本技术将内侧的扶手杆做打扁处理,外侧的扶手杆保持圆管状态,此种结构大大提高了扶手杆整体的强度,延长了扶手杆的使用寿命。

12、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通过快速锁紧机构实现扶手杆之间的快速拆卸,且无需拆卸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装配时,手动按压卡销的上端部,使卡销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下运动,从而使得钢珠缩进卡销下端的环形凹槽内,此时伸缩组件可自由进出卡紧块。当伸缩组件进入卡紧块后,松开被按压的卡销,卡销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回弹复位,卡销下端环形凹槽的楔形面将钢珠挤紧在卡紧块内部的倒角面,从而实现伸缩组件与卡紧块之间的卡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包括自上至下顺次连接的上扶手杆(1)、中扶手杆(2)、下扶手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杆(1)、中扶手杆(2)、下扶手杆(3)均为n字形杆状结构,所述中扶手杆(2)、下扶手杆(3)顶部两端的外侧均设有打扁部(31),所述上扶手杆(1)的下端连接在中扶手杆(2)的打扁部(31)外侧,所述中扶手杆(2)的下端连接在下扶手杆(3)的打扁部(31)外侧,所述上扶手杆(1)的杆体外壁、中扶手杆(2)的杆体外壁分别与所连接的相应打扁部(31)的表面贴合,上扶手杆(1)与中扶手杆(2)之间、中扶手杆(2)与下扶手杆(3)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快速锁紧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紧机构(4)包括伸缩组件(41)及与伸缩组件(41)卡紧配合的卡紧块(42),所述伸缩组件(41)包括基座(411)、卡销(412)、弹簧(413)、钢珠(414)、卡簧(415),所述弹簧(413)套设于卡销(412),所述卡销(412)的上端设置有凸环(4121),所述基座(411)内圆面设有第一台阶面(4111)及第二台阶面(4112),所述第一台阶面(4111)与凸环(4121)的下端面抵限,所述第二台阶面(4112)与弹簧(413)的下端抵限,所述弹簧(413)的上端与凸环(4121)的下端面抵限,所述卡销(412)下端设有环形凹槽(4122),所述基座(411)下端设置有内扣孔(4113),所述内扣孔(4113)的位置与卡销(412)按压到最底时环形凹槽(4122)的位置平齐,所述钢珠(414)内嵌于内扣孔(4113)内,所述内扣孔(4113)外侧口部设置有内扣角(4114),所述内扣角(4114)可防止钢珠(414)向外掉出,所述卡销(412)的底端设置有卡槽(4123),所述卡槽(4123)卡套有卡簧(415),所述卡簧(415)的外径大于基座(411)底端内圆面的直径,所述卡紧块(42)内部设有用于卡紧钢珠(414)的倒角面(4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414)及内扣孔(4113)的数量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411)上端设置有环状凸边(4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杆(1)的上端设有折弯部(1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扶手杆(3)的下端设置有方形孔(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包括自上至下顺次连接的上扶手杆(1)、中扶手杆(2)、下扶手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扶手杆(1)、中扶手杆(2)、下扶手杆(3)均为n字形杆状结构,所述中扶手杆(2)、下扶手杆(3)顶部两端的外侧均设有打扁部(31),所述上扶手杆(1)的下端连接在中扶手杆(2)的打扁部(31)外侧,所述中扶手杆(2)的下端连接在下扶手杆(3)的打扁部(31)外侧,所述上扶手杆(1)的杆体外壁、中扶手杆(2)的杆体外壁分别与所连接的相应打扁部(31)的表面贴合,上扶手杆(1)与中扶手杆(2)之间、中扶手杆(2)与下扶手杆(3)之间分别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为快速锁紧机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扫雪机扶手杆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锁紧机构(4)包括伸缩组件(41)及与伸缩组件(41)卡紧配合的卡紧块(42),所述伸缩组件(41)包括基座(411)、卡销(412)、弹簧(413)、钢珠(414)、卡簧(415),所述弹簧(413)套设于卡销(412),所述卡销(412)的上端设置有凸环(4121),所述基座(411)内圆面设有第一台阶面(4111)及第二台阶面(4112),所述第一台阶面(4111)与凸环(4121)的下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龙张丙权李申辉王鲁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融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