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315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催化领域,公开了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主活性组分和助剂,所述主活性组分为Ni,所述助剂包括La,所述载体包括氧化铝,氧化铝的含量为载体总重的50‑80wt%。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时,能够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所述催化剂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


技术介绍

1、己二胺,分子式为c6h16n2,拥有一个己烷的碳链骨架和两端的氨基官能团,无色固体,有很强烈的氨气气味,类似哌啶。主要用于生产聚酰胺,如尼龙66、尼龙610等;也用于合成二异氰酸酯hdi;也可用于脲醛树脂、环氧树脂等的固化剂、有机交联剂等领域。己二胺大多由己二腈加氢制备。己二腈和己二胺的合成技术和工业生产一直备受国内外关注,属于卡脖子技术。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国内己二腈及己二胺产能较低,其市场严重依赖进口。

2、cn1270543a使用零价镍与至少一种亚膦酸配体的配合物催化剂用于丁二烯氢氰化反应,生成的单腈选择性高,这种催化体系可与过量的氰化氢混合,催化剂循环率更高,其使用寿命更长。cn106397476a在丁二烯氢氰化反应中使用混酚制备单齿磷配体,与单一酚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生产成本降低,活性更高,用于异构化反应不需要路易斯酸助剂辅助,在二次氢氰化反应中能有效抑制催化剂中毒和有机磷配体降解。cn112794948a开发出一种多孔聚合物用丁二烯氢氰化多相反应,多孔聚合物的孔容为0.5-2.0ml/g,2-6nm孔的孔容与大于20nm的孔的孔容之比为2-8:1,磷含量为1.7-3.9mmol/g,然后制成多孔聚合物-镍催化剂,耐水性显著增加,原料不需脱水,催化剂在氢氰化反应中表现出高催化活性、高反应选择性和高线性度,易回收循环套用。

3、对于丙烯腈电解二聚法最早有美国孟山都公司提出并实施。us3497429开发出乳液法己二腈生产工艺,电解液含有55%的丙烯腈、28%的异丙醇和1%的季铵盐,加入异丙醇是为了防止丙烯腈和季铵盐在阳极氧化和维持电解液ph稳定,并起助溶剂作用。此外,阴极液中还加入微量的聚乙烯醇作为乳化剂。us4789442在孟山都技术基础上开发出乳液法己二腈生产工艺,丙烯腈借助乳化剂与电解质在阴极液里呈乳化状态,其中油相占15-25%,阳极液为稀硫酸溶液,进行电解二聚反应。cn111228941a对丙烯腈二聚法制己二腈工艺进行了研究,该过程使用循环载体,从电解反应器出来的物料包括循环载体、产物油相和气相,大多使用三相分离器将三者分开。

4、cn108821997a在155-200℃下将己二酸与氨反应生成己二酸铵,再在磷酸或磷酸铵催化作用下脱水生成己二腈,避免己二酸在高温下生成副产物和结焦物,收率提高3-5%,运行周期延长30-60天,提高了催化剂处理量。

5、己二胺除了利用己二腈加氢制备外,其它方法还包括己内酰胺氨化脱水制备6-氨基己腈再加氢法、己二醇直接氨化法等。us20160326092a1提供了一种制备己二胺的方法,其中,1,6-己二醇催化胺化获得己二胺。胺化产物经分离获得的富含环己亚胺的馏分循环到胺化过程。胺化原料包含20~35%环己亚胺和65~80%己二醇,环己亚胺用作溶剂。氨基己醇和己二胺具有很接近的蒸汽压,精馏获得的氨基己醇和己二胺混合物循环氨化,获得纯的己二胺。

6、环己亚胺(hmi)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中间体,也是一种技术含量相当高的有机精细化学品,但因其合成用催化剂选择较难,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us4035353用浸渍法或共沉淀法或含钼、铼化合物的水溶液与先沉淀的钴盐混炼的方法,使几种催化剂成分紧密结合在一起,然后于80~120℃充分干燥,在还原气氛中于350-600℃温度下还原数小时制得钴-钼,钴-铼或钴-钼-铼等双金属或三金属催化剂。应用该催化剂,加上采用自身开发的连续化工艺,可大大减少副产,延长催化剂寿命。但是己内酰胺极易聚合,反应转化率低,且目前催化剂寿命较短,选择性不高。

7、然而,目前生产己二胺和环己亚胺的工艺中,还普遍着存在反应条件苛刻、反应选择性差、转化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需要对工艺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时,能够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制备的己二胺和环己亚胺,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所述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长期使用性能不会有明显下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氨和氢气气氛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反应;

3、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主活性组分和助剂,所述主活性组分为ni,所述助剂包括la,所述载体包括氧化铝,氧化铝的含量为载体总重的50-80wt%。

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高效催化双(六甲撑)三胺发生氨解,使得氨解反应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并使得目标产物己二胺和环己亚胺有较高的选择性,催化性能较强。并且,上述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强,长期使用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氨和氢气气氛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计,Ni元素的含量为10-40wt%,优选为12-3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计,助剂元素的总含量为1-1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计,每种助剂元素的含量为0.1-10wt%,优选为0.3-6wt%。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助剂还包括IIIB族、VIB族、VIIB族和IIIA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助剂为La、B和In,Ni、La、In和B的元素重量比为100:(3-30):(0-1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氧化铝的含量为载体总重的52-75wt%。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载体还包括二氧化硅、分子筛、硅酸铝、羟基磷灰石和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的氨吸附量为0.05-0.3mmol/g。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氨解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45-265℃,优选为168-235℃;压力为8-28MPa,更优选为14-24MPa;双(六甲撑)胺的进料液相体积时空速为0.005-1.5h-1,优选为0.1-0.9h-1;氢气、氨和双(六甲撑)三胺的摩尔比为(1-18):(50-165):1,优选为(1.5-12):(70-120):1。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双(六甲撑)三胺以双(六甲撑)三胺溶液的形式使用,所述溶液中,双(六甲撑)三胺的质量浓度为20-50wt%;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氨和氢气气氛中,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双(六甲撑)三胺进行氨解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计,ni元素的含量为10-40wt%,优选为12-3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计,助剂元素的总含量为1-1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以催化剂的总重计,每种助剂元素的含量为0.1-10wt%,优选为0.3-6wt%。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助剂还包括iiib族、vib族、viib族和iiia族元素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助剂为la、b和in,ni、la、in和b的元素重量比为100:(3-30):(0-15):(0-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国旗田保亮付思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