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84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架,所述前车架的顶端设有第一折叠车关节,所述第一折叠车关节上连接有把立,所述前车架的底端设有前叉,所述前叉上安装有前车轮,所述前车架的后侧连接有前折叠梁,所述前折叠梁远离前车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折叠车关节,本技术中利用第一折叠车关节可以将把立向前车轮处翻转折叠,通过第二折叠车关节可以将后折叠梁带动后车轮向前车轮所在的位置翻转折叠,折叠后的最终形态十分紧凑,占用体积小,同时,折叠后,前折叠梁上的上固定带以及下固定带绑在后折叠梁上,并使用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粘合固定,能够提升折叠状态的稳定性,折叠后的自行车不会随意松散开来,便于对折叠自行车进行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


技术介绍

1、折叠自行车是一种超轻便的自行车,其独特之处在于产品体积小、可折叠,精巧的设计、优良的材质和精良的制造工艺。目前折叠自行车可分为横向、纵向、m型折叠方式,横向折叠的自行车生产成本低,折叠方便快捷。折叠后的自行车,其体积至少减至原来的一半,这样是可减少从工厂运送至消费者端的运送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拥有自行车后,若欲以自用小客车或休旅车将自行车载送至远方地点时,折叠后的自行车才不会占用小客车或休旅车太多的空间。

2、然而,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在进行折叠之后,不管是出门使用或者是回家存放,折叠后的自行车都必须在运输车辆和仓库之间来回搬运,而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很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又松散开来,影响折叠状态的稳定性,不利于对折叠自行车的顺利搬运,难以很好满足使用需求。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自行车,以解决现在的折叠自行车,在进行折叠之后,不管是出门使用或者是回家存放,折叠后的自行车都必须在运输车辆和仓库之间来回搬运,而现有的折叠自行车很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又松散开来,影响折叠状态的稳定性,不利于对折叠自行车的顺利搬运,难以很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2、本技术折叠自行车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前车架,所述前车架的顶端设有第一折叠车关节,所述第一折叠车关节上连接有把立,所述前车架的底端设有前叉,所述前叉上安装有前车轮,所述前车架的后侧连接有前折叠梁,所述前折叠梁远离前车架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折叠车关节,所述第二折叠车关节一侧连接有后折叠梁,所述后折叠梁的后侧连接有座管,所述座管的后侧设有后车轮,所述前折叠梁上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一侧连接有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所述把立能够相对于前车架转动,所述前折叠梁能够相对于后折叠梁转动,以使折叠自行车具有展开骑行的状态,以及折叠的状态,所述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把立和后车轮分别位于前车轮的相对两侧,并且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绕设于后折叠梁上,所述上固定带的一端外侧以及下固定带的一端内侧分别连接有相互粘合连接的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

4、进一步的,所述把立的顶端连接有车把,所述车把的两端均套设有把套。

5、进一步的,所述座管的后侧设有后下叉以及后上叉,所述后下叉以及后上叉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后车轮设置在后下叉上。

6、进一步的,所述座管的顶端插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连接有坐垫,所述坐垫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7、进一步的,所述后折叠梁上套设有前阻挡套和后阻挡套,所述前阻挡套和后阻挡套之间留有空隙,并且与上固定带和下固定带的两侧贴合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前车架、把立、前叉、前折叠梁、后折叠梁、座管、后下叉、后上叉、连接管以及车把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本技术中通过利用第一折叠车关节可以将把立向前车轮所在的位置翻转折叠,通过第二折叠车关节可以将后折叠梁带动后车轮向前车轮所在的位置翻转折叠,折叠后的最终形态十分紧凑,占用体积小,同时,折叠后,前折叠梁上固定套的上固定带以及下固定带绑在后折叠梁上,并使用魔术贴毛面和魔术贴勾面粘合固定,能够提升折叠状态的稳定性,折叠后的自行车不会随意松散开来,便于对折叠自行车进行搬运;

11、2、通过前车架、把立、前叉、前折叠梁、后折叠梁、座管、后下叉、后上叉、连接管以及车把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采用铝合金制成的折叠自行车,更加轻量化和坚固耐用,重量更轻,使得折叠自行车携带和搬运更加方便,更加适合城市通勤和短途出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所述前车架(1)的顶端设有第一折叠车关节(2),所述第一折叠车关节(2)上连接有把立(3),所述前车架(1)的底端设有前叉(4),所述前叉(4)上安装有前车轮(5),所述前车架(1)的后侧连接有前折叠梁(6),所述前折叠梁(6)远离前车架(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折叠车关节(7),所述第二折叠车关节(7)一侧连接有后折叠梁(8),所述后折叠梁(8)的后侧连接有座管(9),所述座管(9)的后侧设有后车轮(12),所述前折叠梁(6)上套设有固定套(17),所述固定套(17)的一侧连接有上固定带(18)和下固定带(19),所述把立(3)能够相对于前车架(1)转动,所述前折叠梁(6)能够相对于后折叠梁(8)转动,以使折叠自行车具有展开骑行的状态,以及折叠的状态,所述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把立(3)和后车轮(12)分别位于前车轮(5)的相对两侧,并且上固定带(18)和下固定带(19)绕设于后折叠梁(8)上,所述上固定带(18)的一端外侧以及下固定带(19)的一端内侧分别连接有相互粘合连接的魔术贴毛面(20)和魔术贴勾面(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把立(3)的顶端连接有车把(15),所述车把(15)的两端均套设有把套(16)。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9)的后侧设有后下叉(10)以及后上叉(11),所述后下叉(10)以及后上叉(11)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后车轮(12)设置在后下叉(10)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9)的顶端插设有连接管(13),所述连接管(13)的顶端连接有坐垫(14),所述坐垫(14)采用碳纤维材质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折叠梁(8)上套设有前阻挡套(22)和后阻挡套(23),所述前阻挡套(22)和后阻挡套(23)之间留有空隙,并且与上固定带(18)和下固定带(19)的两侧贴合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1)、把立(3)、前叉(4)、前折叠梁(6)、后折叠梁(8)、座管(9)、后下叉(10)、后上叉(11)、连接管(13)以及车把(15)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车架(1),所述前车架(1)的顶端设有第一折叠车关节(2),所述第一折叠车关节(2)上连接有把立(3),所述前车架(1)的底端设有前叉(4),所述前叉(4)上安装有前车轮(5),所述前车架(1)的后侧连接有前折叠梁(6),所述前折叠梁(6)远离前车架(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折叠车关节(7),所述第二折叠车关节(7)一侧连接有后折叠梁(8),所述后折叠梁(8)的后侧连接有座管(9),所述座管(9)的后侧设有后车轮(12),所述前折叠梁(6)上套设有固定套(17),所述固定套(17)的一侧连接有上固定带(18)和下固定带(19),所述把立(3)能够相对于前车架(1)转动,所述前折叠梁(6)能够相对于后折叠梁(8)转动,以使折叠自行车具有展开骑行的状态,以及折叠的状态,所述折叠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把立(3)和后车轮(12)分别位于前车轮(5)的相对两侧,并且上固定带(18)和下固定带(19)绕设于后折叠梁(8)上,所述上固定带(18)的一端外侧以及下固定带(19)的一端内侧分别连接有相互粘合连接的魔术贴毛面(20)和魔术贴勾面(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西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速比特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