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非织造布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非织造布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77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织造布及其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S1、将第一纤维原料经开松后进行气流成网,以两层或多层薄纤网叠加形成第一纤维网;将第二纤维原料进行湿法成网或气流成网,形成第二纤维网;所述第一纤维原料和第二纤维原料选自木浆和/或9mm以内长度的短纤维,且不同时为所述短纤维;S2、将所述第一纤维网、第二纤维网叠层铺展,通过至少一道水刺,之后脱水、80℃~180℃温度热轧、干燥,得到非织造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生产的无纺布产品可冲散性,产品纵横向强力比在1∶1.5以内,纤维掉屑少,使用过程中产品不易变形;该非织造布为木浆复合类产品,短纤维结合度好,用于擦拭领域的体验感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纺布,涉及一种低掉屑、可冲散的非织造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对于湿纸巾等擦拭领域的无纺布产品,由于其为用即弃卫生用品,要求此类非织造产品具有可冲散性能,且使用时具有足够的湿强度。

2、目前水刺生产线包括直铺、半交铺生产线。近来直铺水刺布的需求量越来越低,原因主要就是其纵向强力比较大,横向强力低,使用过程产品容易变形,而且容易产生纤维屑,尤其在擦拭应用领域的体验感不足。而半交铺水刺布的劣势主要是产能低,其产能约是直铺线产能的一半,从而导致水电气单耗高,而且其用于擦拭领域的产品体验感也有待提升。

3、因此,常规的可冲散水刺生产线在产品纵横向差异、短纤维结合度及可冲散性等品质上有待综合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织造布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非织造布产品具有可冲散性,纤维掉屑少、不易变形,用于擦拭领域有良好的体验感。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第一纤维原料经开松后进行气流成网,以两层或多层薄纤网叠加形成第一纤维网;将第二纤维原料进行湿法成网或气流成网,形成第二纤维网;所述第一纤维原料和第二纤维原料选自木浆和/或9mm以内长度的短纤维,且不同时为所述短纤维;

4、s2、将所述第一纤维网、第二纤维网叠层铺展,通过至少一道水刺,之后脱水、80℃~180℃温度热轧、干燥,得到非织造布。

5、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短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3-8mm长度的纤维为普通粘胶短切纤维和/或莱赛尔短切纤维。

6、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木浆为针叶木浆和/或阔叶木浆。

7、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第一纤维原料为绒毛木浆。

8、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湿法成网包括:依次将第二纤维原料水力分散、除渣、稀释、输送成型。

9、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热轧的温度为120~160℃;所述热轧优选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花型。

10、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干燥包括:所述热轧后的纤维网层先经表面烘干再进行热风烘干,所述表面烘干和热风烘干的温度分别为120~130℃。

11、本专利技术提供如前文所述的生产工艺得到的非织造布,其具有三层以上复合纤维网结构。

12、优选地,所述短纤维形成的纤维网位于所述复合纤维网结构的中间,所述木浆形成的纤维网为所述复合纤维网结构的表层。

13、优选地,所述非织造布的纵横向强力比范围为1∶1~1∶1.5;产品克重可为50-100gsm。

14、目前可冲散无纺布主要通过湿法工艺生产。湿法无纺布的生产工艺通常是将置于水介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悬浮浆输送到成网机构,纤维在湿态下成网再加固成布。其中,湿法成网是由水槽悬浮的纤维沉集而制成的纤维网。水刺工艺主要使纤网加固,一般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得到的织物即为水刺无纺布。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其以木浆、9mm以内长度的纤维为纤维原料,通过气流成网(两层或多层)、湿法成网对应形成第一纤维网和第二纤维网,然后叠层铺展,通过至少一道水刺,之后脱水、80℃~180℃温度热轧、干燥,从而得到低掉屑、可冲散的非织造布产品。本专利技术所生产的无纺布产品具有可冲散性能,产品纵横向强力比在1:1.5以内,纤维掉屑少,使用过程中产品不易变形;该非织造布为木浆复合类产品,短纤维结合度好,用于擦拭领域的体验感较好。此外,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能耗较低,具有优异的产品综合指标性能,利于规模化工业推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短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3-8mm长度的纤维为普通粘胶短切纤维和/或莱赛尔短切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木浆为针叶木浆和/或阔叶木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一纤维原料为绒毛木浆。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湿法成网包括:依次将第二纤维原料水力分散、除渣、稀释、输送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热轧的温度为120~160℃;所述热轧优选形成连续或不连续的花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干燥包括:所述热轧后的纤维网层先经表面烘干再进行热风烘干,所述表面烘干和热风烘干的温度分别为120~130℃。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得到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具有三层以上复合纤维网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纤维形成的纤维网位于所述复合纤维网结构的中间,所述木浆形成的纤维网为所述复合纤维网结构的表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布的纵横向强力比范围为1∶1~1∶1.5;产品克重可为50-100gs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织造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短纤维长度为3-8mm;所述3-8mm长度的纤维为普通粘胶短切纤维和/或莱赛尔短切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木浆为针叶木浆和/或阔叶木浆。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一纤维原料为绒毛木浆。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湿法成网包括:依次将第二纤维原料水力分散、除渣、稀释、输送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伟彪陈锐王盼盼汪勇吴木章张书洋
申请(专利权)人:赛得利常州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