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注浆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注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67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注浆设备,涉及注浆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由下列原料组成:高铝酸盐水泥基、铁粉、精石粉、复合减水材料、高岭土、2%水玻璃粉、玻化微珠、外加剂组成,所述高铝酸盐水泥基经过二次破碎、二次混合制得,每次混合搅拌出来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均需要每一项与技术指标匹配,此种针对性地根据使用场景进行一对一混合制作的方式,可以将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成本拉低,无需每次以最高强度标准去要求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对于生产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来说,提高了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生产层次,降低之前因成本问题无法使用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情况,普及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材料,具体为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注浆设备


技术介绍

1、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是一种水泥基灌浆材料,以高强度水泥、聚羚酸超塑化剂和多种矿物材料为关键改性成分,具有流动性好、微膨胀、韧性好、与混凝土粘结性强、耐腐蚀性好等特点,能有效修复混凝土结构裂缝,增强混凝土承载力,大大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不仅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梨缝宽度超过3mm的灌浆修复,也适用于钢外包加固,这些材料不仅便于维修,而且对环境非常友好,符合当代人追求绿色环保的实际理念,众所周知,传统的灌浆方法是使用普通水泥浆,普通水泥浆和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区别在于:

2、1.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采用高强度水泥,但一般水泥浆粒度不足,流动性达不到,无法流入小间隙,而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流动性初始值可达380mm。

3、2.普通水泥浆加水量增加,容易泌水,必须不断搅拌,造成施工不便,而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灌浆过程中不泌水,分散密实。

4、3.在强度方面,普通水泥浆只能达到10兆帕以上,而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工程加固含有外加剂,无需泌水,强度可达50mpa,加固性更好。

5、4.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也具有微膨胀无收缩的特点,在大面积灌浆时可减少灌浆量,减少预算。

6、5.初凝时间短于普通水泥浆,能达到快速灌浆加固补漏的效果。

7、同时在注浆的同时存在注浆材料存在运输过程中改性的问题,在出发点混合均匀的注浆材料存在不稳定的情况,造成灌浆效果不佳的情况,因此,设计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注浆设备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注浆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及其注浆设备,所述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由下列原料组成:高铝酸盐水泥基、铁粉、精石粉、复合减水材料、高岭土、2%水玻璃粉、玻化微珠、外加剂组成。

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铝酸盐水泥基经过二次破碎、二次混合制得。

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次破碎为:将石灰石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通过筛盘将无法通过筛盘的石灰石筛选区分出来,留下细粉状的石灰石;所述第二次破碎为:通过破碎机将细粉状的石灰石破碎,通过沙网对经过第二次破碎的细粉状的石灰石进行筛选区分,留下最细腻的石灰石;所述第一次混合:将最细腻的石灰石与石膏进行混合;第二次混合:将经过第一次混合的石灰石与煤粉进行混合,混合过程辅以加热煤气进行循环。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6、(1)将高铝酸盐水泥基、铁粉、精石粉、复合减水材料、高岭土、2%水玻璃粉、玻化微珠加进入混合搅拌仓内混合形成样品,对样品进行注水;样品注水量为,样品:水1:30-33%(质量比),混合搅拌仓内的搅拌器转速大于1200r/min,搅拌均匀,完成第一次搅拌;

7、(2)获取步骤(1)中搅拌成功的注浆材料,实验取3kg,分两批次分别加入到两个检测容器中,第一批次加入的样品量和第二批次加入的样品量按照2:1进行分布,第一个检测容器内的注浆材料克重大,第二个检测容器内的注浆材料克重小,在每个检测容器中搅拌均匀,搅拌时长<3min,

8、(3)在搅拌步骤(2)中第一个检测容器中的注浆材料时按照份数加入外添加剂,每份外添加剂为0.1g,搅拌均匀得到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使用密度计对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进行密度检测,得出拌合物表现密度n1,使用另一个密度计对第二个检测容器内的注浆材料进行密度检测,得出拌合物表现密度n2,对两个检测容器中的注浆材料进行密度对比。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3)中进行的密度对比方法为:

10、a、先设置普通水泥浆的密度技术指标为1450±50kg/m3,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密度技术指标为2260±40kg/m3;

11、b、将n1先与1450±50kg/m3进行对比,得出检测结论,判定此次得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密度技术指标是否超出普通水泥浆的密度技术指标,若是判断此次得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密度技术指标超出普通水泥浆的密度技术指标,继续将n1与2260±40kg/m3进行对比,得出检测结论,判定此次得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密度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技术指标;

12、c、若是步骤b中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密度技术指标检测合格,则继续进行其余项目的检测,分别是流动度、凝结时间、泌水率、对钢筋锈蚀作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自由膨胀率、耐水性。

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步骤c中对于流动度的技术指标设置为≤20s,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流动度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流动度项目上是否合格;

14、步骤c中对于凝结时间的检测,需要将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和终凝两个部分,初凝的技术指标设置为≥30min,终凝的技术指标设置为≤240min,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凝结时间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凝结时间项目上是否合格;

15、步骤c中对于泌水率的检测,需要在24小时内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是否存在泌水的情况;

16、步骤c中对于对钢筋锈蚀作用的检测,需要在高氧环境中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对钢筋的锈蚀情况;

17、步骤c中对于抗压强度的检测,需要在1d、3d、7d、28d这四种状态下进行检测,技术指标分别是≥13mpa、≥18mpa、≥25mpa、≥30mpa,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抗压强度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抗压强度项目上是否合格;

18、步骤c中对于抗折强度的检测,需要在1d、28d这两种状态下进行检测,技术指标分别是≥2mpa、≥6mpa,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抗折强度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抗折强度项目上是否合格;

19、步骤c中对于自由膨胀率的检测,对于自由膨胀率的技术指标设置为0~0.3%,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自由膨胀率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自由膨胀率项目上是否合格;

20、步骤c中对于耐水性的检测,对于耐水性的技术指标设置为≥95%,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耐水性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耐水性项目上是否合格。

2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两块注浆机底板,两块所述注浆机底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安装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安装三角架,所述三脚架内固定安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转杆,所述承载板的顶部还固定安装轴承座,所述转杆贯穿轴承座,在所述转杆贯穿轴承座并延伸出去的部分上固定安装齿轮,两块所述注浆机底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均设置与齿轮匹配的齿缝。

2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注浆机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安装第一注浆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由下列原料组成:高铝酸盐水泥基、铁粉、精石粉、复合减水材料、高岭土、2%水玻璃粉、玻化微珠、外加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铝酸盐水泥基经过二次破碎、二次混合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破碎为:将石灰石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通过筛盘将无法通过筛盘的石灰石筛选区分出来,留下细粉状的石灰石;所述第二次破碎为:通过破碎机将细粉状的石灰石破碎,通过沙网对经过第二次破碎的细粉状的石灰石进行筛选区分,留下最细腻的石灰石;所述第一次混合:将最细腻的石灰石与石膏进行混合;第二次混合:将经过第一次混合的石灰石与煤粉进行混合,混合过程辅以加热煤气进行循环。

4.一种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的密度对比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对于流动度的技术指标设置为≤20S,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流动度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流动度项目上是否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注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注浆机底板(1),两块所述注浆机底板(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滑轨(6),所述滑轨(6)上滑动安装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三角架(8),所述三脚架(8)内固定安装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上固定安装转杆(10),所述承载板(7)的顶部还固定安装轴承座(14),所述转杆(10)贯穿轴承座(14),在所述转杆(10)贯穿轴承座(1)并延伸出去的部分上固定安装齿轮(11),两块所述注浆机底板(1)的顶部均固定安装侧板(12),所述侧板(12)的顶部均设置与齿轮(11)匹配的齿缝(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注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机底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上固定安装第一注浆仓(4),所述第二支架(3)上固定安装第二注浆仓(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注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浆仓(4)和第二注浆仓(5)远离第二电机(18)和第三电机(19)的一侧设置中通管(23),通过所述中通管(23)将第一注浆仓(4)和第二注浆仓(5)连接起来,且在所述中通管(23)的顶部管道连接上通管(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注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嘴(32)中设置电磁阀门(37),通过所述电磁阀门(37)控制注浆材料是否具备通过注浆嘴(32)的功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由下列原料组成:高铝酸盐水泥基、铁粉、精石粉、复合减水材料、高岭土、2%水玻璃粉、玻化微珠、外加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铝酸盐水泥基经过二次破碎、二次混合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破碎为:将石灰石通过破碎机进行破碎,通过筛盘将无法通过筛盘的石灰石筛选区分出来,留下细粉状的石灰石;所述第二次破碎为:通过破碎机将细粉状的石灰石破碎,通过沙网对经过第二次破碎的细粉状的石灰石进行筛选区分,留下最细腻的石灰石;所述第一次混合:将最细腻的石灰石与石膏进行混合;第二次混合:将经过第一次混合的石灰石与煤粉进行混合,混合过程辅以加热煤气进行循环。

4.一种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进行的密度对比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对于流动度的技术指标设置为≤20s,通过检测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流动度确定本次制成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在流动度项目上是否合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地聚物注浆材料的注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注浆机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可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争创磊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