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646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包括纳米层和横纹,所述纳米层为麻纱材质,且纳米层的后端设置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混纺丝一,且混纺丝一的一侧连接有混纺丝二,所述混纺丝一为绵纶纤维材质,且混纺丝二为涤纶纤维材质,所述混纺丝一与混纺丝二为交错编织,所述横纹设置于纳米层的前端,所述横纹的前端染制有纵纹。该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与现有的涤纶面料相比,采用棉纶涤纶复合机构,既保留了涤纶的防皱、不易形变等优点,又有棉纶的透气、保暖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该结构的实用性,同时该结构具有多种功能性面料层,使得其具有抗菌、防静电、亲肤等特性,有利于提高该结构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涤纶丝,具体为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


技术介绍

1、一切织物的材料都可称之为面料,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面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传统的单一结构面料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因此许多纺织厂家开始生产和采用复合面料来投入制衣、制布、制造床上用品。

2、中国授权的公开号为cn216942194u,名为一种涤纶丝面料的专利,该结构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内设有上层和下层,所述面料主体内设有连接装置,所述面料主体一侧设有封边层,解决了涤纶丝面料内部连接不紧密导致容易损坏的问题。

3、上述装置虽然内部连接紧密不易损坏,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4、1.该结构不具备混纺机构,其材料单一,导致其不具有多种材料的优点,使用该面料制成的织物透气性差、保暖性弱。

5、2.该结构结构简单,功能性弱,不具有抗菌、防臭、防静电等特性,同时其亲肤性较弱。

6、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涤纶面料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包括纳米层和横纹,所述纳米层为麻纱材质,且纳米层的后端设置有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混纺丝一,且混纺丝一的一侧连接有混纺丝二,所述混纺丝一为绵纶纤维材质,且混纺丝二为涤纶纤维材质,所述混纺丝一与混纺丝二为交错编织,所述横纹设置于纳米层的前端,且横纹为环保染料染制,所述横纹的前端染制有纵纹。

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层的后端设置有抗菌层一,且抗菌层一为竹炭纤维材质。

4、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一的后端设置有抗菌层二,且抗菌层二为银离子抗菌面料材质。

5、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二的后端设置有抗静电层,且抗静电层为金属细纤维材质。

6、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层的后端设置有亲肤层,且亲肤层为真丝材质。

7、进一步的,所述亲肤层的后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折边组件,且折边组件包括弯边与缝线,所述弯边的内侧设置有缝线。

8、进一步的,所述缝线与弯边为缝合连接,且缝线为棉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采用棉纶涤纶复合机构,既保留了涤纶的防皱、不易形变等优点,又有棉纶的透气、保暖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该结构的实用性,同时该结构具有多种功能性面料层,使得其具有抗菌、防静电、亲肤等特性,有利于提高该结构的功能性。

10、1本技术通过纳米层、复合层、混纺丝一和混纺丝二的设置,纳米层为经过纳米处理的麻纱材质,其具有透气耐磨、防水防油等优良性能,而混纺丝一为棉纶材质,其具有透气性和保暖性,混纺丝二为涤纶材质,其具有防皱防形变的特性,该结构将混纺丝一与混纺丝二交错编织,该结构兼具了上述两种材料的优点,通过上述机构,该结构既保留了涤纶的防皱、不易形变等优点,又有棉纶的透气、保暖的优点,有利于提高该结构的实用性。

11、2.本技术通过抗菌层一、抗菌层二、抗静电层和亲肤层的设置,抗菌层一为竹炭纤维材质,其具有柔软、吸湿的优点,并且还具有较好的抗菌功能,抗菌层二则为银离子抗菌面料材质,银离子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极易与其他物质相结合,使得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从而阻断细菌的呼吸和繁殖,其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抗菌效果,还能够吸附变质的蛋白质,从而消除或降低臭味,抗静电层为金属细纤维材质,提高了该结构的导电性,从而起到防静电的效果,亲肤层为真丝材质,其具有亲肤、柔滑、摩擦系数低等优点,并且其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紫外线效果,通过上述机构,使得该结构具有抗菌、防静电、亲肤等特性,有利于提高该结构的功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包括纳米层(1)和横纹(5),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层(1)为麻纱材质,且纳米层(1)的后端设置有复合层(2),所述复合层(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混纺丝一(3),且混纺丝一(3)的一侧连接有混纺丝二(4),所述混纺丝一(3)为绵纶纤维材质,且混纺丝二(4)为涤纶纤维材质,所述混纺丝一(3)与混纺丝二(4)为交错编织,所述横纹(5)设置于纳米层(1)的前端,且横纹(5)为环保染料染制,所述横纹(5)的前端染制有纵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2)的后端设置有抗菌层一(7),且抗菌层一(7)为竹炭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一(7)的后端设置有抗菌层二(8),且抗菌层二(8)为银离子抗菌面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二(8)的后端设置有抗静电层(9),且抗静电层(9)为金属细纤维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层(9)的后端设置有亲肤层(10),且亲肤层(10)为真丝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层(10)的后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折边组件(11),且折边组件(11)包括弯边(1101)与缝线(1102),所述弯边(1101)的内侧设置有缝线(110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线(1102)与弯边(1101)为缝合连接,且缝线(1102)为棉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包括纳米层(1)和横纹(5),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层(1)为麻纱材质,且纳米层(1)的后端设置有复合层(2),所述复合层(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混纺丝一(3),且混纺丝一(3)的一侧连接有混纺丝二(4),所述混纺丝一(3)为绵纶纤维材质,且混纺丝二(4)为涤纶纤维材质,所述混纺丝一(3)与混纺丝二(4)为交错编织,所述横纹(5)设置于纳米层(1)的前端,且横纹(5)为环保染料染制,所述横纹(5)的前端染制有纵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2)的后端设置有抗菌层一(7),且抗菌层一(7)为竹炭纤维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涤纶棉纶复合面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一(7)的后端设置有抗菌层二(8),且抗菌层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新奎范栋陈文滨范学忠莫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恒诺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