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64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技术涉及枕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支撑枕座的底侧设置有毛巾放置槽,枕体机构设置于支撑枕座的上部,枕体机构包括支撑枕体和头部支垫,支撑枕体设置于支撑枕座的顶部,头部支垫嵌合设置于支撑枕体的上部,头部支垫的上部设置有头部透气孔,枕体的形状为类三角形,两侧宽中间窄,枕卧时可使患者颈部两侧的皮肤接触面处于极少接触的状态,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接触痛感,并在支撑枕座的下部设置有毛巾放置槽,可将毛巾铺放在枕体的下部以吸收滴落的纤维蛋白水和药水,并且对头部支垫采用可拆卸结构,可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并在头部支撑槽的上部开设有头部透气孔,使患者头颈部皮肤保持干燥清洁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枕头,具体为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


技术介绍

1、头颈部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8%,一旦发现肿瘤很难行手术根治性切除/影响手术疗效,放疗作为头颈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带来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放射性皮炎又称放射性损伤、放射性灼伤,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的红斑、色素沉着及不可逆的毛发脱落、皮肤萎缩、皮脂腺、汗腺的破坏及永久性的毛发缺失,可致放射性坏死,然后形成溃疡。

2、在放疗过程中,照射处皮肤保持干洁、透气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到照射10次以上逐渐会出现皮肤反应,颈部皮肤变得敏感,另外ⅱ度以上放射性皮炎会出现疼痛感,这时候患者对枕头十分敏感,现有的枕头大多是实的或空心硬材质,枕卧时枕头与颈部皮肤的接触面积较大,较大的接触面积会使破损皮肤受到较大的刺激,临床上看到很多患者因为担心睡觉时碰到颈部破损处而选择不躺下,坐着睡觉,这种画面实在是令人心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包括枕座机构和枕体机构,所述枕座机构包括支撑枕座和防滑底垫,所述防滑底垫设置于支撑枕座的下部,所述支撑枕座的底侧设置有毛巾放置槽;

3、所述枕体机构设置于支撑枕座的上部,所述枕体机构包括支撑枕体和头部支垫,所述支撑枕体设置于支撑枕座的顶部,所述头部支垫嵌合设置于支撑枕体的上部,所述头部支垫的上部设置有头部透气孔。

4、作为优选,上述毛巾放置槽开设于支撑枕座的底侧中部,所述防滑底垫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滑底垫呈对称状固定于支撑枕座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枕座的中部开均匀设有透气通孔。

5、作为优选,上述支撑枕体的单侧形状为类三角形,所述支撑枕体固定连接于支撑枕座的顶部,所述支撑枕体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硬质支撑座。

6、作为优选,上述支撑枕体的顶侧中部开设有支垫嵌槽,所述支垫嵌槽与头部支垫相适配,所述头部支垫嵌合于支垫嵌槽的内侧。

7、作为优选,上述头部支垫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嵌合凸柱,所述支垫嵌槽的内侧开设有嵌合插孔,所述嵌合插孔的数量于位置均匀嵌合凸柱相对应,所述嵌合凸柱插接于嵌合插孔的内侧,所述头部支垫通过嵌合凸柱固定嵌合于支垫嵌槽的内侧。

8、作为优选,上述头部支垫的顶侧中部设置有头部支撑槽,所述头部透气孔均匀开设于头部支撑槽的内侧,所述头部透气孔与透气通孔相连通。

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0、基于对头颈部肿瘤患者颈部破损皮肤的保护,本技术提出一款枕头,枕体的形状为类三角形,两侧宽中间窄,枕卧时可使患者颈部两侧的皮肤接触面处于极少接触的状态,枕体的中部与患者的颈部具有较小的接触面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接触痛感,避免患者因过度疼痛导致无法躺卧,使患者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睡眠,并在支撑枕座的下部设置有毛巾放置槽,可将毛巾铺放在枕体的下部以吸收滴落的纤维蛋白水和药水,这样患者就可以放心的躺下,不用担心弄脏床单,并且对直接与患者头部接触的头部支垫采用可拆卸结构,可方便对其进行拆卸清洗,并在头部支撑槽的上部开设有头部透气孔,增加患者头颈部的通风透气性,使患者头颈部皮肤保持干燥清洁的状态,提高患者的枕卧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包括枕座机构(1)和枕体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座机构(1)包括支撑枕座(3)和防滑底垫(4),所述防滑底垫(4)设置于支撑枕座(3)的下部,所述支撑枕座(3)的底侧设置有毛巾放置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巾放置槽(13)开设于支撑枕座(3)的底侧中部,所述防滑底垫(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滑底垫(4)呈对称状固定于支撑枕座(3)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枕座(3)的中部开均匀设有透气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枕体(5)的单侧形状为类三角形,所述支撑枕体(5)固定连接于支撑枕座(3)的顶部,所述支撑枕体(5)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硬质支撑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枕体(5)的顶侧中部开设有支垫嵌槽(8),所述支垫嵌槽(8)与头部支垫(6)相适配,所述头部支垫(6)嵌合于支垫嵌槽(8)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垫(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嵌合凸柱(7),所述支垫嵌槽(8)的内侧开设有嵌合插孔(9),所述嵌合插孔(9)的数量于位置均匀嵌合凸柱(7)相对应,所述嵌合凸柱(7)插接于嵌合插孔(9)的内侧,所述头部支垫(6)通过嵌合凸柱(7)固定嵌合于支垫嵌槽(8)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支垫(6)的顶侧中部设置有头部支撑槽(10),所述头部透气孔(11)均匀开设于头部支撑槽(10)的内侧,所述头部透气孔(11)与透气通孔(12)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包括枕座机构(1)和枕体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座机构(1)包括支撑枕座(3)和防滑底垫(4),所述防滑底垫(4)设置于支撑枕座(3)的下部,所述支撑枕座(3)的底侧设置有毛巾放置槽(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巾放置槽(13)开设于支撑枕座(3)的底侧中部,所述防滑底垫(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防滑底垫(4)呈对称状固定于支撑枕座(3)的底部两侧,所述支撑枕座(3)的中部开均匀设有透气通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少颈部接触面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枕体(5)的单侧形状为类三角形,所述支撑枕体(5)固定连接于支撑枕座(3)的顶部,所述支撑枕体(5)的中部内侧设置有硬质支撑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吴晓英林韵洪伟英刘小成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