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背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61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背门,其包括,壳体,以及开设在壳体一侧的内凹口,内凹口内活动连接有门把手,门把手上设置有警示件,警示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中部开设有贯穿口,贯穿口内插接有限位杆,该限位杆两端与门把手连接,第一板体两端开设有插口,该插口内插接有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有第一拉绳,该第一拉绳贯穿壳体连接有收放件,后背门既壳体打开时,因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的套接方向相反,使第二拉绳拉动转杆转动时,第一拉绳松松开,第一板体因缺少拉动力,第一扭转弹簧带动第一板体弹出,从而提醒外部行人后背门以打开,避免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后背门


技术介绍

1、后背门是指汽车后部的门,通常用来进出汽车后座乘客的区域,后背门一般分为左右两个,可以通过车身的设计和开启方式来区分。

2、乘客下车时,由于坐在汽车后座的乘客不容易看到后视镜,如果前座乘客不提醒后座乘客在打开后背门时注意是否有人接触,很可能会导致行人与打开的后背门发生碰撞,从而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后背门,其不但具有后背门因有的功能,而且能在后背门打开时,提醒行人后背门已被打开,需要提前避让,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后背门,包括壳体,以及开设在壳体一侧的内凹口,内凹口内活动连接有门把手,门把手上设置有警示件,警示件包括第一板体,第一板体中部开设有贯穿口,贯穿口内插接有限位杆,该限位杆两端与门把手连接,第一板体两端开设有插口,该插口内插接有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上有第一拉绳,该第一拉绳贯穿壳体连接有收放件。

3、进一步,限位杆上套接有第一扭转弹簧,该第一扭转弹簧两端分别与限位杆以及贯穿口固定。

4、进一步,第二板体一端固定有弹簧,该弹簧另一端与插口内壁固定。

5、进一步,收放件包括固定在壳体背面的盒体,盒体内含有空腔,空腔底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转杆一端设置有集线盘,该集线盘通过放置槽与第一拉绳连接。

6、进一步,转杆上套接有第二扭转弹簧,该第二扭转弹簧两端分别与转杆以及空腔内壁连接。

7、进一步,转杆上还套接有第二拉绳,该第二拉绳一端贯穿壳体与汽车内饰固定。

8、进一步,转杆上套接有隔板,该隔板与盒体内壁固定,两端与集线盘以及第二扭转弹簧抵触。

9、进一步,两个第二板体相反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

10、进一步,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套接方向相反。

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后背门既壳体打开时,因第一拉绳与第二拉绳的套接方向相反,使第二拉绳拉动转杆转动时,第一拉绳松松开,第一板体因缺少拉动力,第一扭转弹簧带动第一板体弹出,从而提醒外部行人后背门以打开,避免事故的发生。

1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开设在壳体(100)一侧的内凹口(200),所述内凹口(200)内活动连接有门把手(300),所述门把手(300)上设置有警示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03)上套接有第一扭转弹簧(404),该第一扭转弹簧(404)两端分别与限位杆(403)以及贯穿口(40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407)一端固定有弹簧(406),该弹簧(406)另一端与插口(405)内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件(500)包括固定在壳体(100)背面的盒体(501),所述盒体(501)内含有空腔(502),所述空腔(502)底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503),所述转杆(503)一端设置有集线盘(505),该集线盘(505)通过放置槽(506)与第一拉绳(50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03)上套接有第二扭转弹簧(504),该第二扭转弹簧(504)两端分别与转杆(503)以及空腔(502)内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03)上还套接有第二拉绳(509),该第二拉绳(509)一端贯穿壳体(100)与汽车内饰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03)上套接有隔板(508),该隔板(508)与盒体(501)内壁固定,两端与集线盘(505)以及第二扭转弹簧(504)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板体(407)相反的一端设置有缓冲垫(40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绳(507)和第二拉绳(509)的套接方向相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以及开设在壳体(100)一侧的内凹口(200),所述内凹口(200)内活动连接有门把手(300),所述门把手(300)上设置有警示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403)上套接有第一扭转弹簧(404),该第一扭转弹簧(404)两端分别与限位杆(403)以及贯穿口(40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407)一端固定有弹簧(406),该弹簧(406)另一端与插口(405)内壁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背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件(500)包括固定在壳体(100)背面的盒体(501),所述盒体(501)内含有空腔(502),所述空腔(502)底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503),所述转杆(503)一端设置有集线盘(505),该集线盘(505)通过放置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井上建上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