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264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技术公开了建筑模板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本体和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位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底部,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底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工作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内腔,该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便于对建筑模板进行拆卸,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能够保护建筑模板,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模板应用,具体为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


技术介绍

1、建筑模板,是指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由于建筑模板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建筑模板产业的发展和改进。

2、现有的混凝土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建筑模版,由于在使用建筑模版对混凝土进行塑形时,混凝土具有粘附性,使得建筑模版在使用完成后,内部的混凝土较难分离,使用极为不便,同时由于建筑模版表面长时间与混凝土接触,容易使建筑模版腐蚀、老化、变形等状况,影响建筑模版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了现有的混凝土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建筑模版,由于在使用建筑模版对混凝土进行塑形时,混凝土具有粘附性,使得建筑模版在使用完成后,内部的混凝土较难分离,使用极为不便,同时由于建筑模版表面长时间与混凝土接触,容易使建筑模版腐蚀、老化、变形等状况,影响建筑模版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包括建筑模板本体和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位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底部,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底部开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工作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内腔,且与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底端贯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内腔,且与所述工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相啮合。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底部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检测杆。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和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后侧壁开有卡和槽,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敲击块。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工作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且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建筑模板本体和所述工作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腻子粉层,所述腻子粉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防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采用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材质制成。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通过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与建筑模板本体底部与工作板的顶部转动连接,转动转动杆,带动第一驱动杆向上运动,并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带动第二驱动杆向上运动,通过挤压连接弹簧带动工作板向上运动,使得与混凝土进行脱离,当建筑模版本体和工作板连接面与混凝土连接过于紧密时,同步转动转盘和敲击敲击块,使得建筑模板本体和工作板的连接面与混凝土进行拆卸,并通过安装座上的把手收取建筑模板本体,从而能够便于对建筑模板进行拆卸,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13、2、该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通过腻子粉层的涂抹,可以保证建筑模板本体和工作板的表面平整、光滑,防水层的设置使得建筑模板本体不易受潮而发生变形,耐磨层的使用,使得在对建筑模板本体进行使用时保护工作表面,同时减轻拆卸时对工作表面造成的损坏,从而能够保护建筑模板,延长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模板本体(100)和工作板(200),所述工作板(200)位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底部,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0),所述安装座(1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111),所述把手(111)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磁铁(112),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底部开有通槽(120),所述通槽(12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工作板(200),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杆(130),所述第一驱动杆(130)的底端贯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内腔,且与所述工作板(200)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1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1),所述第一驱动杆(130)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32),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杆(140),所述第二驱动杆(140)的底端贯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内腔,且与所述工作板(200)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14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141),所述第二驱动杆(140)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2),所述主动轮(132)与所述从动轮(142)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底部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50),所述连接架(15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检测杆(1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前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和板(160),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后侧壁开有卡和槽(161),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有敲击块(1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板(2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210),且均匀分布,所述连接弹簧(210)的顶端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和所述工作板(2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腻子粉层(220),所述腻子粉层(2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2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23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耐磨层(240),所述耐磨层(240)采用有机硅改性聚酯树脂材质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筑模板本体(100)和工作板(200),所述工作板(200)位于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底部,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0),所述安装座(11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把手(111),所述把手(111)的中间处固定连接有磁铁(112),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底部开有通槽(120),所述通槽(12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工作板(200),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中间处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杆(130),所述第一驱动杆(130)的底端贯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内腔,且与所述工作板(200)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1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31),所述第一驱动杆(130)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32),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杆(140),所述第二驱动杆(140)的底端贯穿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建筑模板本体(100)的内腔,且与所述工作板(200)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14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盘(141),所述第二驱动杆(140)的外侧壁上侧固定连接有从动轮(14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伟华解洪森王云泽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合力盈钢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