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22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方法包括:提供一半导体结构,其包括第一介质层、形成于第一介质层表面的第二介质层、形成于第一介质层内的第一沟槽、第一通孔与第二沟槽,及形成于第二介质层内的第二通孔;于第二介质层的表面形成第三介质层,并对其进行刻蚀以形成第一填充沟槽及第二填充沟槽,其中,第一填充沟槽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方,并与第二通孔连通,第二填充沟槽位于第一沟槽的上方,并与第一沟槽连通;于第一填充沟槽及第二填充沟槽内填充金属反射层,并对其进行化学机械研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以现有的工艺形成铝反射层时,需在铝反射层下方形成钨通孔,而形成钨通孔会在晶圆边缘产生残留从而导致击穿缺陷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1、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件,其是采用半导体硅晶技术控制液晶进而投射彩色画面。lcos显示器主要用在投影仪、ar/vr成像设备、光调制器以及波长选择开关中。

2、lcos显示器中形成有铝层作为反射层和电极层,其形成过程如下:

3、如图1所示,提供一半导体结构10,其包括衬底11、形成于衬底11表面的第一介质层12,形成于第一介质层12内的铜沟槽13及位于铜沟槽13上方的钨通孔14,其中,铜沟槽13与钨通孔14连通,且第一介质层12包括底部氧化硅层12a、形成于底部氧化硅层12a表面的ndc层12b及形成于ndc层12b表面的顶部氧化硅层12c,而钨通孔14内还包括第一ti/tin层15;

4、如图1所示,于第一介质层12的表面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金属铝结构20,且金属铝结构20为三明治结构,其由下到上依次形成有第一ti/tin层15、第一铝层21、第二ti/tin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填充沟槽及所述第二填充沟槽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掩膜层及所述第二掩膜层的材质包括光刻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及所述第二介质层均包括NDC层及形成于所述NDC层表面的氧化硅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质层包括所述NDC层及形成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填充沟槽及所述第二填充沟槽的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掩膜层及所述第二掩膜层的材质包括光刻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及所述第二介质层均包括ndc层及形成于所述ndc层表面的氧化硅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电极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质层包括所述ndc层及形成于所述ndc层表面的所述氧化硅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液晶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旭牛忠彩陈华伦
申请(专利权)人:华虹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