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20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包括具有接线腔体和与接线腔体连通的进行孔的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弹片和手柄,导电端子一端的导电接触面固定插设于接线腔体内,接线腔体内的弹片能与导电接触面共同形成能够夹紧自进线孔插入的导线的导通夹线结构,能转动设定角度的安装于绝缘本体上的手柄上有拨动部,拨动部随手柄转动能带动弹片克服其自身弹力运动松开导线,绝缘本体内的手柄定位机构能给手柄提供保持在第二极限位置的止动定位保持力,从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的导线端部能触发手柄驱动机构,进而解除手柄定位机构对手柄的止动定位,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实现端子台单手操作,能保证导线插入深度,确保有效夹紧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端子台待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1、常规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为:弹片一端与导电端子或绝缘本体固定定位,弹片另一端形成悬臂结构,其与导电端子的导电接触面配合实现对从接线孔插入的导线进行夹紧导通,接线和退线时,需要用外部工具或者把手等抵压弹片使其变形松开导线,由于弹片具有自动弹性复位能力,因此,接线和退线时都需要一边按住外部工具或把手,一边接入导线,导致接线和退线不方便,耗费时间,导致施工效率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端子台待接线结构,该端子台待接线结构能够实现单手接线和退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弹片和手柄,所述绝缘本体内部形成有接线腔体,绝缘本体侧壁上设有与接线腔体连通的进线孔,导电端子一端的导电接触面固定插设于所述接线腔体内,弹片一端止动设于接线腔体内,弹片另一端能够弹性运动与导电端子的导电接触面共同形成能够夹紧自进线孔插入的导线的导通夹线结构,所述手柄能够转动设定角度的安装于绝缘本体上,且手柄一端位于接线腔体内形成拨动部,手柄另一端伸出到绝缘本体外侧并形成手动操作部,所述拨动部随手柄从转动方向的第一极限位置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过程中,拨动部带动弹片另一端克服其自身弹力运动而逐渐松开导线,所述绝缘本体内还设有手柄定位机构和手柄驱动机构,所述手柄定位机构能够给手柄提供保持在第二极限位置的止动定位保持力,从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的导线端部能够触发手柄驱动机构,所述手柄驱动机构被触发后能够解除手柄定位机构对手柄的止动定位。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上的拨动部为一体成型于手柄侧壁上的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的外圆周面紧抵于弹片另一端朝向导电接触面一侧侧壁,所述手柄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和设于弹片一端侧壁上或者绝缘本体内侧壁上的自锁接触部,所述偏心凸轮圆周外侧壁上的自锁接触平面沿偏心凸轮切向延伸,所述自锁接触平面能够与所述自锁接触部紧密接触使得偏心凸轮形成止动自锁定位。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壁上沿手柄转方向间隔的设有两个弧形限位止挡凸块,所述手柄及其上的偏心凸轮沿手柄转动方向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限位凹槽,所述弧形限位止挡凸块能够一一对应的插设于所述弧形限位凹槽内阻挡手柄及其上的偏心凸轮继续转动。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片一端侧壁上的自锁接触部为弹片一端侧壁通过折弯形成的弧形折弯部,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能够与所述弧形折弯部的凸弧面紧密接触,所述弧形折弯部的弧形圆心与偏心凸轮的圆心连线与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垂直。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驱动机构为固定设于手柄一端侧壁上的凸起止挡片,当手柄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凸起止挡片恰止挡于导线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路径上,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导线端部能够紧抵所述凸起止挡片一侧表面迫使凸起挡片及手柄朝向解除定位方向转动。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驱动机构为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弹性悬臂结构,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一端与绝缘本体止动定位,弹性悬臂结构侧壁恰止挡于导线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路径上,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止挡于手柄侧壁表面,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导线端部能够紧抵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侧壁表面迫使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转动,所述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转动能够紧抵手柄侧壁表面使其朝向解除定位方向转动。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一端通过一段连接臂一体成型于弹片一端上,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壁上形成有一段限位通道,所述连接臂能够止动的容纳于所述限位通道内,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侧壁上形成有一垂直弹性悬臂结构延伸方向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止挡于手柄侧壁表面上。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壁上还设有与手柄转轴同心的弧形滑道,手柄侧壁上设有一导向凸块,所述导向凸块能够滑动的插设于所述弧形滑道内。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滑道横截面为开口尺寸小于内部尺寸的t形结构,手柄侧壁上的导向凸块横截面为与弧形滑道横截面匹配的t形结构,所述弧形滑道一端形成宽度尺寸大于导向凸块最大宽度尺寸的扩口结构,所述手柄侧壁上的导向凸块能够经该扩口结构滑入弧形滑道内。

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拼接形成一体,接线腔体和进线孔形成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至少一个的侧壁上形成有长条形的端子插槽,且端子插槽与接线腔体正对的侧壁上形成有镂空部,所述导电端子为长条形片状结构,导电端子能够止动的插设于所述端子插槽内,且导电端子上的导电接触面经所述镂空部露出于接线腔体内。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绝缘本体内设置手柄定位机构和手柄驱动机构,使得手柄在带着弹片另一端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可以被手柄定位机构止动定位,弹片和手把无法自动复位,工人可以在弹片保持张开状态插入和拔出导线,施工时无需任何工具,单手操作即可,而在导线插入绝缘本体的接线腔体内后,导线触发手柄驱动机构,进而将手柄定位机构解锁,使得手柄可以自由转动,进而使得弹片另一端可以自动复位夹紧导线,无需在人工扳动手柄,也避免了接线后工人忘记给弹片复位导致导线没有被夹紧而接线失败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端子台单手接线和退线操作,使得端子台整体制造成本低,组装方便,同时,本技术还能够保证导线插入深度,确保有效夹紧及导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包括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弹片(3)和手柄(4),所述绝缘本体内部形成有接线腔体(11),绝缘本体侧壁上设有与接线腔体连通的进线孔(12),导电端子一端的导电接触面(21)固定插设于所述接线腔体内,弹片一端止动设于接线腔体内,弹片另一端能够弹性运动与导电端子的导电接触面共同形成能够夹紧自进线孔插入的导线的导通夹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能够转动设定角度的安装于绝缘本体上,且手柄一端位于接线腔体内形成拨动部,手柄另一端伸出到绝缘本体外侧并形成手动操作部(42),所述拨动部随手柄从转动方向的第一极限位置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过程中,拨动部带动弹片另一端克服其自身弹力运动而逐渐松开导线,所述绝缘本体内还设有手柄定位机构和手柄驱动机构,所述手柄定位机构能够给手柄提供保持在第二极限位置的止动定位保持力,从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的导线端部能够触发手柄驱动机构,所述手柄驱动机构被触发后能够解除手柄定位机构对手柄的止动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的拨动部为一体成型于手柄侧壁上的偏心凸轮(41),所述偏心凸轮的外圆周面紧抵于弹片另一端朝向导电接触面一侧侧壁,所述手柄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43)和设于弹片一端侧壁上或者绝缘本体内侧壁上的自锁接触部,所述偏心凸轮圆周外侧壁上的自锁接触平面沿偏心凸轮切向延伸,所述自锁接触平面能够与所述自锁接触部紧密接触使得偏心凸轮形成止动自锁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壁上沿手柄转方向间隔的设有两个弧形限位止挡凸块(13),所述手柄及其上的偏心凸轮沿手柄转动方向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限位凹槽(44),所述弧形限位止挡凸块能够一一对应的插设于所述弧形限位凹槽内阻挡手柄及其上的偏心凸轮继续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一端侧壁上的自锁接触部为弹片一端侧壁通过折弯形成的弧形折弯部(31),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能够与所述弧形折弯部的凸弧面紧密接触,所述弧形折弯部的弧形圆心与偏心凸轮的圆心连线与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驱动机构为固定设于手柄一端侧壁上的凸起止挡片(45),当手柄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凸起止挡片恰止挡于导线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路径上,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导线端部能够紧抵所述凸起止挡片一侧表面迫使凸起挡片及手柄朝向解除定位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驱动机构为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弹性悬臂结构(32),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一端与绝缘本体止动定位,弹性悬臂结构侧壁恰止挡于导线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路径上,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止挡于手柄侧壁表面,经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部的导线端部能够紧抵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侧壁表面迫使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转动,所述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转动能够紧抵手柄侧壁表面使其朝向解除定位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悬臂结构一端通过一段连接臂(33)一体成型于弹片一端上,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壁上形成有一段限位通道,所述连接臂能够止动的容纳于所述限位通道内,弹性悬臂结构另一端侧壁上形成有一垂直弹性悬臂结构延伸方向的凸起部(34),所述凸起部止挡于手柄侧壁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壁上还设有与手柄转轴同心的弧形滑道(14),手柄侧壁上设有一导向凸块(46),所述导向凸块能够滑动的插设于所述弧形滑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道横截面为开口尺寸小于内部尺寸的T形结构,手柄侧壁上的导向凸块横截面为与弧形滑道横截面匹配的T形结构,所述弧形滑道一端形成宽度尺寸大于导向凸块最大宽度尺寸的扩口结构,所述手柄侧壁上的导向凸块能够经该扩口结构滑入弧形滑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固定拼接形成一体,接线腔体和进线孔形成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至少一个的侧壁上形成有长条形的端子插槽(15),且端子插槽与接线腔体正对的侧壁上形成有镂空部,所述导电端子为长条形片状结构,导电端子能够止动的插设于所述端子插槽内,且导电端子上的导电接触面经所述镂空部露出于接线腔体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包括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弹片(3)和手柄(4),所述绝缘本体内部形成有接线腔体(11),绝缘本体侧壁上设有与接线腔体连通的进线孔(12),导电端子一端的导电接触面(21)固定插设于所述接线腔体内,弹片一端止动设于接线腔体内,弹片另一端能够弹性运动与导电端子的导电接触面共同形成能够夹紧自进线孔插入的导线的导通夹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能够转动设定角度的安装于绝缘本体上,且手柄一端位于接线腔体内形成拨动部,手柄另一端伸出到绝缘本体外侧并形成手动操作部(42),所述拨动部随手柄从转动方向的第一极限位置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过程中,拨动部带动弹片另一端克服其自身弹力运动而逐渐松开导线,所述绝缘本体内还设有手柄定位机构和手柄驱动机构,所述手柄定位机构能够给手柄提供保持在第二极限位置的止动定位保持力,从进线孔插入接线腔体内的导线端部能够触发手柄驱动机构,所述手柄驱动机构被触发后能够解除手柄定位机构对手柄的止动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的拨动部为一体成型于手柄侧壁上的偏心凸轮(41),所述偏心凸轮的外圆周面紧抵于弹片另一端朝向导电接触面一侧侧壁,所述手柄定位机构包括设于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43)和设于弹片一端侧壁上或者绝缘本体内侧壁上的自锁接触部,所述偏心凸轮圆周外侧壁上的自锁接触平面沿偏心凸轮切向延伸,所述自锁接触平面能够与所述自锁接触部紧密接触使得偏心凸轮形成止动自锁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内侧壁上沿手柄转方向间隔的设有两个弧形限位止挡凸块(13),所述手柄及其上的偏心凸轮沿手柄转动方向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弧形限位凹槽(44),所述弧形限位止挡凸块能够一一对应的插设于所述弧形限位凹槽内阻挡手柄及其上的偏心凸轮继续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一端侧壁上的自锁接触部为弹片一端侧壁通过折弯形成的弧形折弯部(31),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能够与所述弧形折弯部的凸弧面紧密接触,所述弧形折弯部的弧形圆心与偏心凸轮的圆心连线与偏心凸轮上的自锁接触平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台待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云梁继栋汪晨晨宋海贤
申请(专利权)人: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