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205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涉及盆底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包括底座和靠背,靠背安装在底座一端侧壁上,底座与靠背之间设置有扶手,扶手顶端与靠背侧壁相连,扶手底端与底座侧壁相连,底座底部安装有气压伸缩杆,气压伸缩杆外壁上安装有气压阀,气压伸缩杆底部安装有支撑腿。本技术通过设置贴合机构,便于患者调整坐姿,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提高凯格尔运动的效果;通过设置定位机构,便于个患者一个支撑力,减轻较难动作的压力;通过设置恢复机构,提高盆底肌收缩能力,改善女性因产后出现漏尿和子宫脱垂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盆底康复,具体涉及一种盆底康复座椅


技术介绍

1、盆底肌是盆底最底部的一组肌肉群,支撑着很多脏器,比如女性的子宫、膀胱、小肠、直肠等,并且盆底肌肉的收缩也维持着这些脏器的正常功能,女性在怀孕过程中,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使盆底肌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分娩后,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在分娩后,需通过专业训练动作对盆底肌进行康复训练,促进盆底肌的恢复,提高盆底肌肉收缩能力。

2、在现有盆骨康复手段中,一种是市场上产后理疗康复中心所推出的高科技盆骨修复座椅,主要运用脉冲磁原理对神经调控,这种方法分几个疗程,且每个疗程收费昂贵,普通家庭很难承受,而且具体康复效果有待商榷,没有明确的标准;还有一种是公认的凯格尔运动,是指一种通过加强盆底肌反复收缩、舒张,使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得到恢复的锻炼方法,尤其在女性产后盆底康复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部分动作难以坚持长久,存在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盆底康复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包括底座和靠背,所述靠背安装在底座一端侧壁上,底座与靠背之间设置有扶手,扶手顶端与靠背侧壁相连,扶手底端与底座侧壁相连,底座底部安装有气压伸缩杆,气压伸缩杆外壁上安装有气压阀,气压伸缩杆底部安装有支撑腿。

4、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设置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上安装有贴合机构,第一凹槽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在底座顶部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上安装有定位机构,底座前端侧壁上安装有恢复机构。

5、优选地,所述贴合机构包括与第一滑道相连接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安装有贴合辊,贴合辊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顶端安装有海绵垫。

6、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与第二滑道相连接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安装有座垫,座垫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端与第二凹槽底部相连接。

7、优选地,所述恢复机构包括连接在底座侧壁上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恢复器。

8、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为圆柱形结构,第二滑块为方形结构,贴合机构顶部高于底座顶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0、1、本技术中,通过在座椅支撑腿上方安装了气压伸缩杆,不同的女性患者,可根据自身身高,调节适合自身坐姿的高度,便于自身在后续进行凯格尔运动时,让自身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提高动作的精准性,延长动作的持久性,使得盆骨恢复的效果更好,降低患者的焦虑。

11、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贴合机构,当女性患者坐在底座上,将贴合机构上的贴合辊对准两坐骨之间,这样便于将患者盆骨顶起来,为后续凯格尔缩宫运动提供基础,贴合辊上的海绵垫可以有效的减少贴合辊对坐骨的挤压,减轻患者不适感,同时,设置柱形滑块的作用是,当患者在移动屁股或者调整自身坐姿,贴合辊均可以贴合在两坐骨之间,使得贴合效果更好,提高后续凯格尔缩宫运功的作用。

12、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当患者在座椅上进行凯格尔缩肛运动时,定位机构上的座垫会根据患者的缩肛幅度以及缩肛时间长短,给予患者一个支撑力,减轻患者的压力,同时,在患者做缩肛运动时,座垫的支撑力是实时发生改变的,增加患者的体验感,提高缩肛运动的效果。

13、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恢复机构,当患者结束缩宫运动和缩肛运动后,可将贴合机构移出坐骨推至第一滑道边缘处,将恢复机构旋转至水平,让大腿内侧贴合恢复器做张合运动,提高盆底肌收缩能力,改善女性因产后出现漏尿和子宫脱垂等情况,坐在座垫上,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时长,减少运动过程中产生疲惫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包括底座(2)和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安装在底座(2)一端侧壁上,底座(2)与靠背(1)之间设置有扶手(6),扶手(6)顶端与靠背(1)侧壁相连,扶手(6)底端与底座(2)侧壁相连,底座(2)底部安装有气压伸缩杆(4),气压伸缩杆(4)外壁上安装有气压阀(5),气压伸缩杆(4)底部安装有支撑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底部设置有第一滑道(211),第一滑道(211)上安装有贴合机构(7),第一凹槽(21)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在底座(2)顶部的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道(221),第二滑道(221)上安装有定位机构(8),底座(2)前端侧壁上安装有恢复机构(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7)包括与第一滑道(211)相连接的第一滑块(71),第一滑块(71)上安装有贴合辊(72),贴合辊(72)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弹簧(73),第一弹簧(73)顶端安装有海绵垫(7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8)包括与第二滑道(221)相连接的第二滑块(81),第二滑块(81)上安装有座垫(82),座垫(82)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簧(83),第二弹簧(83)底端与第二凹槽(22)底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机构(9)包括连接在底座(2)侧壁上的转轴(91),转轴(91)上安装有恢复器(9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71)为圆柱形结构,第二滑块(81)为方形结构,贴合机构(7)顶部高于底座(2)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包括底座(2)和靠背(1),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1)安装在底座(2)一端侧壁上,底座(2)与靠背(1)之间设置有扶手(6),扶手(6)顶端与靠背(1)侧壁相连,扶手(6)底端与底座(2)侧壁相连,底座(2)底部安装有气压伸缩杆(4),气压伸缩杆(4)外壁上安装有气压阀(5),气压伸缩杆(4)底部安装有支撑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顶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1),第一凹槽(21)底部设置有第一滑道(211),第一滑道(211)上安装有贴合机构(7),第一凹槽(21)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在底座(2)顶部的第二凹槽(22),第二凹槽(22)两侧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滑道(221),第二滑道(221)上安装有定位机构(8),底座(2)前端侧壁上安装有恢复机构(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康复座椅,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越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