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186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包括:构造光伏消纳影响指数指标;通过光伏消纳影响指数确定光伏可接入能力,光伏接入饱和区,不宜再接入更多光伏,高渗透率光伏接入区,需对配网区进行光伏承载力仿真计算,再规划光伏进行有序接入,低渗透率光伏接入区,按需求接入光伏;根据当地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确定光伏消纳影响指数阈值;根据光伏消纳影响指数阈值确定光伏开发时序,计算县域光伏可开发容量上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判断分布式光伏规模化接入下,运行态电网的薄弱程度;有效表征目前电网的电压偏差情况及对分布式光伏的承载能力;进而精确的计算县域光伏可开发总容量,确定不同配电区光伏开发时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配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配电网对于光伏接入的影响程度不仅取决于区域的光伏渗透率,与台变分布密度、台变平均承载光伏及负荷容量等都关系密切,例如山东蒙阴、浙江海宁及江苏扬中都存在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情况,但山东蒙阴部分地区已出现光伏倒送引起配网电压越限、设备烧毁等问题,而浙江海宁、江苏扬中系统运行稳定,未出现大面积电压越限等现象。各参数间可能存在相互制约关系,单一参数无法准确表征网架结构强度,亟需进行统筹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用以精确的计算县域配电网承载能力,对光伏开发做出合理规划。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3、(1)构造光伏消纳影响指数指标;

4、(2)通过光伏消纳影响指数确定光伏可接入能力,光伏接入饱和区,不宜再接入更多光伏,高渗透率光伏接入区,需对配网区进行光伏承载力仿真计算,再规划光伏进行有序接入,低渗透率光伏接入区,按需求接入光伏;

5、(3)根据当地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确定光伏消纳影响指数阈值;

6、(4)根据光伏消纳影响指数阈值确定光伏开发时序,计算县域光伏可开发容量上限。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光伏消纳影响指数指标与电压偏差成正比,如下式所示:

8、

9、其中,c为台变平均光伏容量,k为某时刻台变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η为光伏渗透率,s为台变平均供电范围,res_pv为光伏消纳影响指数。

10、进一步地,所述台变平均光伏容量c为区域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与区域内配变总数的比值。

11、进一步地,所述某时刻台变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k的计算方法为考虑一年内最严苛的情况下,午间区域最小负荷与当日最大负荷的比值,根据负荷特性不同一般可取0.3~0.6。

12、进一步地,光伏渗透率η为区域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与区域最大负荷的比值。

13、进一步地,台变平均供电范围s为区域面积与区域内配变总数的比值。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光伏可接入能力分为光伏接入饱和区、高渗透率光伏接入区以及低渗透率光伏接入区。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包括区域配电网电压偏差率,区域光伏倒送情况以及区域负荷情况。

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光伏消纳影响指数阈值为ξ1与ξ2,ξ1≤ξ2,当res_pv≤ξ1时,配电区为低渗透率光伏接入区;当ξ1≤res_pv≤ξ2时,配电区为高渗透率光伏接入区;当ξ2≤res_pv时,配电区为光伏接入饱和区。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台变平均光伏可开发容量上限,可用下式进行表示:

18、

19、其中,cmax为台变平均光伏容量上限,k为某时刻台变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η为光伏渗透率,s为台变平均供电范围,ξ2为光伏消纳影响指数阈值。

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可以计算区域电网光伏消纳影响指数;判断分布式光伏规模化接入下,运行态电网的薄弱程度;有效表征目前电网的电压偏差情况及对分布式光伏的承载能力;精确的计算县域光伏可开发总容量,合理判断县域配电网承载能力,进而确定县域光伏开发时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光伏消纳影响指数指标与电压偏差成正比,如下式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变平均光伏容量C为区域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与区域内配变总数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某时刻台变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k的计算方法为考虑一年内最严苛的情况下,午间区域最小负荷与当日最大负荷的比值,根据负荷特性不同进行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伏渗透率η为区域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与区域最大负荷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台变平均供电范围S为区域面积与区域内配变总数的比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光伏可接入能力分为光伏接入饱和区、高渗透率光伏接入区以及低渗透率光伏接入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配电网历史运行数据包括区域配电网电压偏差率,区域光伏倒送情况以及区域负荷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光伏消纳影响指数阈值为ξ1与ξ2,ξ1≤ξ2,当RES_pv≤ξ1时,配电区为低渗透率光伏接入区;当ξ1≤RES_pv≤ξ2时,配电区为高渗透率光伏接入区;当ξ2≤RES_pv时,配电区为光伏接入饱和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县域光伏可开发容量上限,可用下式进行表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光伏消纳影响指数指标与电压偏差成正比,如下式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变平均光伏容量c为区域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与区域内配变总数的比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某时刻台变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k的计算方法为考虑一年内最严苛的情况下,午间区域最小负荷与当日最大负荷的比值,根据负荷特性不同进行取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光伏渗透率η为区域内光伏总装机容量与区域最大负荷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压偏差的区域配电网络光伏消纳能力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台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煌袁宇波张宸宇史明明杨毅喻建瑜葛雪峰方正哲朱睿王鑫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