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动力电池以及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动力电池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418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动力电池以及车辆。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包括电连接的导电组件和控制装置,导电组件包括电路板、一根以上导线和一个以上导电片,导电片设置在第一板件的下表面上,且导电片通过对应的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设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各导线从过线孔中穿过,以实现位于第一板件下表面的导电片与位于第一板件上表面的电路板的电连接。在第二板件因磕碰变形与导电片接触时,第二板件、导电片、导线和电路板形成闭环检测回路,控制装置触发底部磕碰预警信号,能够给与动力电池存在潜在风险的预警提示,从而及时发现动力电池潜在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被应用于电动车上,动力电池一般包括电池箱体以及设置在电池箱体内由多个单体电池排布形成的电池组。在动力电池装配时,通常是将动力电池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位于乘员舱的下方。

2、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可能会发生底部磕碰,从而导致车辆底盘护板破损,导致动力电池局部变形或者损坏,发生底部磕碰的动力电池在继续长期行驶时,可能会引发电池绝缘失效甚至热失控。现有的车辆通常仅仅在动力电池底部设置强度较高的底护板,采取物理防护以保护内部电池。对于已经磕碰的底护板,不容易察觉动力电池潜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底部磕碰不易察觉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动力电池以及车辆。

2、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应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动力电池,所述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包括:

3、导电组件,包括电路板、一根以上导线和一个以上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件的下表面上,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所述导电片通过对应的所述导线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4、控制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5、其中,所述第一板件设有贯通的过线孔,各所述导线均穿设于所述过线孔中;在所述第二板件因磕碰变形与所述导电片接触时,所述第二板件、所述导电片、所述导线、所述电路板和所述控制装置形成闭环检测回路,所述控制装置触发底部磕碰预警信号。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片粘贴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下表面上。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不大于0.5mm。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片呈梳齿状;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片为厚度0.3mm的铝片。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板件之间设有绝缘层。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与所述导线的数量相同的电阻;所述电阻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转接支座和护盖,所述转接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所述转接支座中设有卡槽,所述护盖安装于所述转接支座且覆盖所述卡槽的槽口;所述pcb板插装于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暴露于外。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线的数量为两根以上,其中一根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电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件上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过线孔中,以密封所述导线与所述过线孔之间的间隙。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件设有沿轴向间隔分布的上密封唇和下密封唇,所述上密封唇、所述下密封唇和所述密封件的本体形成环形槽;所述过线孔的孔沿伸入于所述环形槽中,所述上密封唇和所述下密封唇均覆盖于所述过线孔的孔沿。

16、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包括:

17、框架结构,包括用于连接车辆的边框和设于所述边框内的第一横梁,所述边框的内腔通过所述第一横梁分隔为控制舱和电池舱;

18、上盖,连接于所述框架结构且覆盖于所述边框的内腔的上方开口;

19、液冷板,连接于所述框架结构,且覆盖于所述边框的内腔的下方开口;

20、电池组,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电池舱,且设于所述液冷板上;

21、电路组件,位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控制舱,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连接的控制器和配电装置,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配电装置均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

22、底护板,连接于所述框架结构,且位于所述液冷板的下方;

23、以及,上述第一方面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所述控制器构成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液冷板构成所述第一板件,所述底护板构成所述第二板件。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护板的上表面正对所述导电片的位置喷涂有导电漆,所述底护板的上表面的其他位置设有绝缘层。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电池还包括泡棉,所述泡棉设于所述底护板与所述液冷板之间,且所述泡棉正对所述导电片的位置设有贯通的避让空间。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二横梁和至少一根纵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纵梁均位于所述电池舱内,以将所述电池舱分隔为四个以上电池子舱;所述电池组的电池单元一一设于对应的所述电池子舱;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电池子舱的位置一一对应。

27、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动力电池。

28、根据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应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动力电池,第一板件设有贯通的过线孔。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包括电连接的导电组件和控制装置,导电组件包括电路板、一根以上导线和一个以上导电片,导电片设置在第一板件的下表面上,且导电片通过对应的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设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各导线从过线孔中穿过,以实现位于第一板件下表面的导电片与位于第一板件上表面的电路板的电连接。由于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间隔设置,在未发生底部磕碰时,第二板件与导电片不接触,第二板件、导电片、导线、电路板和控制装置所形成的电路为开路;在第二板件因磕碰变形与导电片接触时,第二板件、导电片、导线、电路板和控制装置形成闭环检测回路,装置触发底部磕碰预警信号,能够给与动力电池存在潜在风险的预警提示,从而及时发现动力电池潜在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应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粘贴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下表面上;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不大于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呈梳齿状;所述导电片为厚度0.3mm的铝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板件之间设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与所述导线的数量相同的电阻;所述电阻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转接支座和护盖,所述转接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所述转接支座中设有卡槽,所述护盖安装于所述转接支座且覆盖所述卡槽的槽口;所述PCB板插装于所述卡槽中,以使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均暴露于外。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数量为两根以上,其中一根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上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过线孔中,以密封所述导线与所述过线孔之间的间隙;

8.一种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护板的上表面正对所述导电片的位置喷涂有导电漆,所述底护板的上表面的其他位置设有绝缘层;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动力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应用于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粘贴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下表面上;所述导电片的厚度不大于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呈梳齿状;所述导电片为厚度0.3mm的铝片;所述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板件之间设有绝缘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pcb板,以及与所述pcb板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与所述导线的数量相同的电阻;所述电阻并联于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部磕碰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转接支座和护盖,所述转接支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元璞刘振勇冯绍虎吴占玲郭彩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