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173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线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包括,步骤S1,确定待对接的两管件和中间接管,并插接;步骤S2,转动中间接管并将待对接的两管件向中间接管处进行挤压;步骤S3,检测所述管线对接设备中的实时消耗长度、实时运行时长以及对接处的实时温度进行判定;步骤S4,检测对接完成的两管件的密封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对管线对接密封时,监测管线对接设备中的实时消耗长度,实时运行时长以及待对接的两管件与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精准高效地实时监测管线对接密封的状态,保障了管线对接密封时对接精准且快速,避免温度过高或挤压力过大对管件造成损坏,若造成了损坏也可以及时监测到,保障后续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线密封,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


技术介绍

1、管线是联结泵、阀或控制系统的管道,主要用于传送液体、气体或研成粉末的固体,包括各种管道和电线、电缆,管线密封是管道系统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设计规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目前的管道对接密封完后,使用寿命不长,传送的液体、气体等容易对其造成损害,使密封处发生泄露。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463924b,公开了一种大口径顶管对接工艺,其技术点为通过改良对接区土体改造大口径顶管工具管、对接区气压封堵施工,完成大口径顶管对接。由此可见,在现有的管线对接中,缺乏对管线对接密封过程的实时监测,以确定如何调整,以及对提高管线密封对接后的使用寿命具体方案设计,管线的对接密封仍不精准不高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管线对接密封过程中,没有实时监测而造成的不精准且不高效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包括,

3、步骤s1,确定待对接的两管件,根据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尺寸选取中间接管,并在所述中间接管两端分别切削出插接槽,并在待对接的两管件内侧或外侧切削形成与中间接管插接槽对应的插接台,并将待对接的两管件分别与中间接管两端插接;

4、步骤s2,通过管线对接设备固定所述中间接管并带动其进行转动,并通过所述管线对接设备分别固定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并向中间接管处进行挤压;

5、步骤s3,检测所述管线对接设备中的实时消耗长度,根据标准消耗长度范围进行判定是否获取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或获取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进行判定,以确定对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的调整;

6、步骤s4,检测对接完成的两管件的密封性,以确定是否达到对接密封标准,达到标准则完成管线对接密封,未达到标准则切割取下所述中间接管,并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对接处进行修复或切割,根据管线对接的实际使用情况重新选取中间接管以及中间接管的尺寸长度,通过所述管线对接设备重新对接。

7、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消耗长度范围,包括,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其中,第一标准消耗长度小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记录液压伸缩轴的实时收缩距离作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并根据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对实时消耗长度进行判定,

8、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将对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9、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在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之间时,将对管线对接实时温度进行判定,以确定是否对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10、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高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时,判定中间接管对接处存在形变或损耗缺陷,将切割取下所述中间接管,并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对接处进行修复或切割,并根据管线对接的实际使用情况重新选取中间接管以及中间接管的尺寸长度,并通过所述管线对接设备重新对接;

11、其中,管线对接实时温度为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中间接管与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接缝处温度的平均值。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设有标准温度,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根据标准温度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13、当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时,将增加所述管线对接设备初始的转动速度为vc1,vc1=vc×[(tb-ts)/tb];

14、当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时,将停止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15、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在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之间;

16、vc1为第一预设条件下增加后的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速度,vc为初始的转动速度,tb为标准温度,ts为实时温度。

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停止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后,保持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不变,进行冷却,冷却后,将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切削磨平。

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设有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标准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设备工作时,记录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根据标准运行时长对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

19、当实时运行时长小于标准运行时长时,将保持当前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

20、当实时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标准运行时长时,将根据管线对接实时温度确定是否对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在第二预设条件下,根据标准温度tb对实时温度ts进行判定,

22、当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时,将增加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初始转动速度为vc2,vc2=vc×[1+1/2×(tb-ts)/tb],并将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增加为f1,f1=fc/[mb/(mb+ms)],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大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23、当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时,将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增加为f2,f2=fc/[mb/(mb+ms)]×[(ts+tb)/tb],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大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24、其中,第二预设条件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且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大于等于标准运行时长;

25、vc2为第二预设条件下增加后的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速度,vc为初始的转动速度,tb为标准温度,ts为实时温度,f1为第二预设条件下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时增加的压力,f2第二预设条件下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时增加的压力,fc为对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mb为管线对接设备的标准运行时长,ms为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

26、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接管的长度不低于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外径,中间接管的厚度不低于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平均厚度。

27、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接管两端分别切削出的插接槽包括正台阶式样、负台阶式样或斜切式样。

28、进一步地,所述管线对接设备包括,液压伸缩轴,伸缩部件,夹持部件,电机,待对接的管件,中间接管,转动部件,温度传感器,支撑架;

29、所述伸缩部件和所述夹持部件,用以夹住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并对待对接的两管件施加压力;

30、所述液压伸缩轴两侧分别连接所述伸缩部件,用以连接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并通过液压伸缩轴带动所述伸缩部件进行收缩,使待对接的两管件向所述中间接管侧挤压;

31、所述转动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中间接管处的位置,用以控制中间接管进行转动;

32、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位于所述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消耗长度范围,包括,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其中,第一标准消耗长度小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记录液压伸缩轴的实时收缩距离作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并根据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对实时消耗长度进行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有标准温度,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根据标准温度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停止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后,保持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不变,进行冷却,冷却后,将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切削磨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有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标准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设备工作时,记录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根据标准运行时长对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第二预设条件下,若实时温度小于标准温度,将增加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初始转动速度为Vc2,Vc2=Vc×[1+1/2×(Tb-Ts)/Tb],并将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增加为F1,F1=Fc/[Mb/(Mb+Ms)],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大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第二预设条件下,若实时温度大于等于标准温度,将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增加为F2,F2=Fc/[Mb/(Mb+Ms)]×[(Ts+Tb)/Tb],当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大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停止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管的长度不低于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外径,中间接管的厚度不低于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平均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管两端分别切削出的插接槽包括正台阶式样、负台阶式样或斜切式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线对接设备包括,液压伸缩轴,伸缩部件,夹持部件,电机,待对接的管件,中间接管,转动部件,温度传感器,支撑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设定有标准消耗长度范围,包括,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其中,第一标准消耗长度小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记录液压伸缩轴的实时收缩距离作为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并根据第一标准消耗长度与第二标准消耗长度对实时消耗长度进行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有标准温度,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根据标准温度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的实时温度进行判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在停止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转动后,保持对所述待对接的两管件的初始压力不变,进行冷却,冷却后,将待对接的两管件与所述中间管件对接处切削磨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设有所述管线对接设备的标准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设备工作时,记录管线对接设备的实时运行时长,在管线对接的实时消耗长度低于第一标准消耗长度时,根据标准运行时长对实时运行时长进行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线对接密封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彤杜金泽张华王世磊张晓东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