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81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1
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所述换热壳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壳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壳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壳的内部,所述机壳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所述机壳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设置以上组件,使得一部分管道快速升温的同时将温水进行二次加热,避免在导热时升温过慢时导致大量余热在输送途中浪费,造成循环浪费,实现快速升温,降低了回收后的余热的浪费,使得保证传输的余热的温度较高,余热传导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1、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将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进行回收在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可分为气-汽式、气-气式和气-水式,三种类型。

2、现有的气-水式余热回收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开启余热回收装置,此时进行导热传热,但由于设备刚刚启动,输出管道内的水与输出管壁较冷且输出管较长,导致刚刚进行导热过后的水在输送过程中逐渐冷却,形成循环,导致升温过慢,浪费了大量回收后的余热,使得对回收后的余热使用率不高,余热使用效果不佳,不利于用户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所述换热壳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壳内部设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壳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壳的内部,所述机壳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所述机壳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所述机壳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4、优选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换热壳两侧的若干翅片管,若干翅片管呈等距离分布,通过设置翅片管,增大换热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使得热交换效果更好。

5、优选的,所述传热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换热壳两侧的分流壳和集流壳,若干翅片管的一端与分流壳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流壳相连通,通过设置传热组件使得可以更快速的进行热转换。

6、优选的,所述余热循环组件,包括相连通在分流壳底部的回流管,所述集流壳底部相连通有送水管,所述机壳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隔热板底部,并与水泵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送水管一端延伸至隔热板底部,所述送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有三通管,通过设置隔热板,使得水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不会因过热导致寿命降低。

7、优选的,所述三通管一端相连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相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循环管相连通,通过设置的循环管,使得可以循环,进行多次加热。

8、优选的,所述三通管的一端相连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一端与出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外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使得可以完成循环和传热。

9、优选的,所述进风管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板,所述出风管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通过设置防尘板使得废气内的微小尘埃不会进入机壳内部降低导热效果,通过设置风扇,使得可以对废气进行导流。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启动水泵,水泵工作,将循环管内的待加热水持续输送到回流管、分流壳、若干翅片管的内部,废气通过进风管进入换热壳的内部,通过翅片管,即可将废气内部的余热吸收并传导给待加热水进行加热,待加热水加热过后,即可将若干翅片内部的温水输送到集流壳、送水管、三通管内部,第一电磁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关闭,第三电磁阀关闭,通过水泵的工作,使得三通管内部的温水输送到循环管,实现循环,使得一部分管道快速升温的同时将温水进行二次加热,避免在导热时升温过慢时导致大量余热在输送途中浪费,造成循环浪费。

11、当水温温度提高到达使用需求后,将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开启,第三电磁阀开启,通过水泵的工作,将三通管内部的热水输送到出水管的内部,将热量传递到所需设备,同时待加热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至循环管内部,实现快速升温,降低了回收后的余热的浪费,使得保证传输的余热的温度较高,余热传导效果较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2),所述换热壳(2)一侧开设有通孔(3),所述换热壳(2)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壳(2)的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所述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一端延伸至换热壳(2)的内部,所述机壳(1)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所述机壳(1)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6),所述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换热壳(2)两侧的若干翅片管(9),若干翅片管(9)呈等距离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换热壳(2)两侧的分流壳(10)和集流壳(11),若干翅片管(9)的一端与分流壳(10)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流壳(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循环组件,包括相连通在分流壳(10)底部的回流管(12),所述集流壳(11)底部相连通有送水管(13),所述机壳(1)的内壁四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14),所述回流管(12)的一端延伸至隔热板(14)底部,并与水泵(5)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送水管(13)一端延伸至隔热板(14)底部,所述送水管(13)的一端相连通有三通管(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5)一端相连通有第一电磁阀(16),所述第一电磁阀(16)的一端相连通有循环管(17),所述循环管(17)的一端与水泵(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管(7)的一端与循环管(17)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5)的一端相连通有第二电磁阀(18),所述第二电磁阀(18)一端与出水管(8)相连通,所述进水管(7)外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4)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板(20),所述出风管(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扇(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换热壳(2),所述换热壳(2)一侧开设有通孔(3),所述换热壳(2)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组件,所述换热壳(2)的两侧相连通有传热组件,所述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风管(4),所述进风管(4)一端延伸至换热壳(2)的内部,所述机壳(1)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5),所述水泵(5)一侧设置有余热循环组件,所述机壳(1)的一侧相连通有出风管(6),所述机壳(1)一侧相连通有进水管(7)和出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换热壳(2)两侧的若干翅片管(9),若干翅片管(9)呈等距离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组件,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换热壳(2)两侧的分流壳(10)和集流壳(11),若干翅片管(9)的一端与分流壳(10)相连通,另一端与集流壳(11)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设备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循环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雅洛赵亚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畅普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