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610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安装在基板上的散热管,散热管由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多个冷却管路构成,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冷却管路之间均连通有一个对接管路,对接管路处于基板相对于冷却管路的背侧,还包括用以对每一段的对接管路恢复冷却效果的分段式回冷机构,分段式回冷机构包括散热翅片和隔温罩,隔温罩的表面开设有多个进风通道,基板上设有隔温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散热管上每段对接管路的冷却,使得冷却水在散热管内的流通每通过一段对接管路,均能够恢复冷却水的效果,保持散热管内的冷却水从头到尾流通均具有更佳的冷却效果,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


技术介绍

1、铁路车辆是铁路运输部门用以运输旅客和货物的运载工具,铁路车辆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对于铁路车辆的运输,其上的机械会具备大量的热气,需要及时冷却,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目前的散热器,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风冷系统散热时,仍需电力风扇进行工作,增加了能耗,不具有节能环保效果,2、散热效率低,散热方式单一,无法进行高效快速散热,降低了工作效率。

2、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2121627993.7一种铁路车辆用散热器,包括散热箱,还包括水冷机构和油冷机构,所述散热箱内部侧壁上安装有水冷机构,所述水冷机构具体由循环水泵、竖向水冷管、横向水冷管和曲回水冷管组成,所述水冷机构上安装有横向水冷管,所述横向水冷管上贯穿连通安装有竖向水冷管,所述竖向水冷管上端连通安装有曲回水冷管,所述水冷机构下端的横向水冷管上连通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油冷机构上安装有循环油泵,所述循环油泵连通于散热箱侧壁内开设的吸热油层,所述吸热油层内注有吸热油液;油冷机构采用油冷散热系统对铁路车辆的工作机械进行高效地油冷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所述散热箱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散热箱上端通过连通管连通安装有进气道,所述进气道前端安装有进气罩,所述散热箱内外侧分别安装有水冷机构和油冷机构,所述散热箱前端连接安装有箱盖,所述箱盖上安装有箱盖锁,所述箱盖上还开设有散热格栅;散热格栅能够采用自然风冷系统进行散热,具有节能环保效果;所述循环水泵内部中心安装有水泵旋轴,所述水泵旋轴上固定安装有水泵旋叶,所述循环水泵两端均连通安装有水泵管;循环水泵用于对水冷机构内的水冷液进行循环驱动,使得水冷液流动迅速,加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所述循环油泵内部中心安装有油泵旋轴,所述油泵旋轴上固定安装有油泵旋叶,所述循环油泵上下端均连通安装有油泵管;循环油泵用于对散热箱侧壁开设的吸热油层内的吸热油液进行循环驱动,使得吸热油液流动迅速,加快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3、根据上述专利所述,该专利通过设有进气罩和散热格栅,铁路车辆在行进过程中,车辆内部工作的机械需要进行散热,工作机械安装于散热箱内,将进气罩安装于铁路车辆外部,当铁路车辆行驶时,大量快速流动的空气会通过进气罩进入到进气道中,再由连通管导入到散热箱内,对散热箱内的工作机械进行风冷散热,除去的热量气流由箱盖上的散热格栅进行散去,无需电力风扇进行工作,然而该专利需要将机械装于散热箱内,不便于实现,并且虽然水冷管虽然能够将热量吸收,但是,进水端的部分就开始将热量吸收,导致管路后段部分的冷却效果不佳,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对水冷管在吸热过程中对每一段的管路均恢复冷却效果的散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散热管上每段对接管路的冷却,使得冷却水在散热管内的流通每通过一段对接管路,均能够恢复冷却水的效果,保持散热管内的冷却水从头到尾流通均具有更佳的冷却效果,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散热效果。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基板和安装在基板上的散热管,散热管由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多个冷却管路构成,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布于基板的两侧,多个冷却管路沿着基板的边缘方向等间距的分布在进水管路和冷却管路之间,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冷却管路之间均连通有一个对接管路,对接管路处于基板相对于冷却管路的背侧;还包括用以对每一段的对接管路恢复冷却效果的分段式回冷机构,分段式回冷机构设置在基板上具有对接管路的一面,分段式回冷机构包括散热翅片和隔温罩;散热翅片设置在对接管路上;隔温罩设置在基板上,隔温罩与基板之间形成隔温空间,对接管路位于隔温空间内,隔温罩的表面沿着其边缘方向横向开设有多个进风通道;基板上且位于冷却管路所安装的表面设有隔温板。

4、优选的,分段式回冷机构还包括引导板,引导板具有多组,每组引导板均具有两个,每两个引导板分别沿着一个进风通道的边缘方向对称设置在其两侧,基板上设有用以调整每组基板的板面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基板上还设有与角度调节组件配合通过风力带动其驱动的引流组件。

5、优选的,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活动杆,活动杆设置在隔温罩的边侧,活动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进风通道的长度方向,活动杆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一个直径小于活动杆的导向杆,隔温罩上设有供导向杆活动的导向套,活动杆上且位于每个引导板的一边均朝向引导板的方向延伸有一个拨杆,并且每个拨杆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活动杆的轴线方向,每个拨杆分别处于对应引导板的同一侧。

6、优选的,引流组件包括引流风扇和滑动件;引流风扇转动设置在基板的一侧,基板上设有供引流风扇安装的轴座;滑动件设置在活动杆的中部,滑动件与引流风扇之间连接有一个转轴,转轴的一端与引流风扇同轴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滑动件传动连接;轴座上设有套设在引流风扇上的波纹管,当风进入波纹管后带动引流风扇旋转时,活动杆被滑动件驱使处于循环往复的移动状态。

7、优选的,滑动件包括滑条、滑块和凸轮;滑条与活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活动杆上具有供两者固定的固定轴,滑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活动杆的轴线方向;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条上,滑条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槽口;凸轮固定套设在转轴上,凸轮的小头端与滑块轴接。

8、优选的,活动杆上的一端导向杆上套设有一个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套和导向杆固定连接。

9、优选的,引导板与隔温罩之间留有间隙,引导板的外边与隔温罩之间连接有一个柔性密封条。

10、优选的,隔温罩的边缘具有供对接管路安装的压口,并且隔温罩的压口处还设有用以防止外界的热气进入隔温罩内的密封垫片。

11、优选的,基板的边缘且靠近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循环筒,循环筒位于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之间,循环筒上且靠近出水管路的位置处开设有供冷却水注入的注水口,循环筒上且靠近进水管路的位置处开设有供冷却水通入进水管路内的增压口,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均与循环筒连通,注水口和增压口处均连通有连接管,并且循环筒上还套设有用以隔绝外界温度的隔温套。

12、优选的,基板上设有供散热管固定的管箍。

13、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散热管上每段对接管路的冷却,使得冷却水在散热管内的流通每通过一段对接管路,均能够恢复冷却水的效果,保持散热管内的冷却水从头到尾流通均具有更佳的冷却效果,实现了对铁路车辆内机械的散热,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散热效果。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引流组件与角度调节组件的配合,以风的形式驱动每组引导板的摆动,无需外置的驱动设备,随着引导板的摆动,将冷空气以各种引导轨迹进入隔温罩内,使得隔温罩内快速充满冷空气,实现了将对接管路的进一步冷却,以及对散热翅片的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和效率。

16、3.本专利技术通过活动杆的循环往复的直线运动,使得其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基板(1)和安装在基板(1)上的散热管(2),散热管(2)由进水管路(21)、出水管路(22)和多个冷却管路(23)构成,进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22)分布于基板(1)的两侧,多个冷却管路(23)沿着基板(1)的边缘方向等间距的分布在进水管路(21)和冷却管路(23)之间,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冷却管路(23)之间均连通有一个对接管路(24),对接管路(24)处于基板(1)相对于冷却管路(23)的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分段式回冷机构还包括引导板(33),引导板(33)具有多组,每组引导板(33)均具有两个,每两个引导板(33)分别沿着一个进风通道(321)的边缘方向对称设置在其两侧,基板(1)上设有用以调整每组基板(1)的板面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34),基板(1)上还设有与角度调节组件(34)配合通过风力带动其驱动的引流组件(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组件(34)包括活动杆(341),活动杆(341)设置在隔温罩(32)的边侧,活动杆(34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进风通道(321)的长度方向,活动杆(341)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一个直径小于活动杆(341)的导向杆(3411),隔温罩(32)上设有供导向杆(3411)活动的导向套(342),活动杆(341)上且位于每个引导板(33)的一边均朝向引导板(33)的方向延伸有一个拨杆(3412),并且每个拨杆(3412)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活动杆(341)的轴线方向,每个拨杆(3412)分别处于对应引导板(33)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引流组件(35)包括引流风扇(351)和滑动件(3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滑动件(352)包括滑条(3521)、滑块(3522)和凸轮(352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活动杆(341)上的一端导向杆(3411)上套设有一个复位弹簧(3414),复位弹簧(3414)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套(342)和导向杆(34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引导板(33)与隔温罩(32)之间留有间隙,引导板(33)的外边与隔温罩(32)之间连接有一个柔性密封条(3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隔温罩(32)的边缘具有供对接管路(24)安装的压口(322),并且隔温罩(32)的压口(322)处还设有用以防止外界的热气进入隔温罩(32)内的密封垫片(32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基板(1)的边缘且靠近进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22)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循环筒(5),循环筒(5)位于进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22)之间,循环筒(5)上且靠近出水管路(22)的位置处开设有供冷却水注入的注水口(51),循环筒(5)上且靠近进水管路(21)的位置处开设有供冷却水通入进水管路(21)内的增压口(52)(322),进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22)均与循环筒(5)连通,注水口(51)和增压口(52)(322)处均连通有连接管,并且循环筒(5)上还套设有用以隔绝外界温度的隔温套(5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基板(1)上设有供散热管(2)固定的管箍(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包括基板(1)和安装在基板(1)上的散热管(2),散热管(2)由进水管路(21)、出水管路(22)和多个冷却管路(23)构成,进水管路(21)和出水管路(22)分布于基板(1)的两侧,多个冷却管路(23)沿着基板(1)的边缘方向等间距的分布在进水管路(21)和冷却管路(23)之间,并且每两个相邻的冷却管路(23)之间均连通有一个对接管路(24),对接管路(24)处于基板(1)相对于冷却管路(23)的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分段式回冷机构还包括引导板(33),引导板(33)具有多组,每组引导板(33)均具有两个,每两个引导板(33)分别沿着一个进风通道(321)的边缘方向对称设置在其两侧,基板(1)上设有用以调整每组基板(1)的板面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34),基板(1)上还设有与角度调节组件(34)配合通过风力带动其驱动的引流组件(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角度调节组件(34)包括活动杆(341),活动杆(341)设置在隔温罩(32)的边侧,活动杆(34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进风通道(321)的长度方向,活动杆(341)的两端均向外延伸有一个直径小于活动杆(341)的导向杆(3411),隔温罩(32)上设有供导向杆(3411)活动的导向套(342),活动杆(341)上且位于每个引导板(33)的一边均朝向引导板(33)的方向延伸有一个拨杆(3412),并且每个拨杆(3412)的轴线方向均垂直于活动杆(341)的轴线方向,每个拨杆(3412)分别处于对应引导板(33)的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车辆用微通道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引流组件(35)包括引流风扇(3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鑫王良璧王璐张金龙何璟纳鑫刘彩萍侯博郭钰乾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