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587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0
本技术提供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水流都需要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无法对水流中的杂质起到过滤作用的问题,包括集水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部分安装在集水部分的左右两侧;所述过滤部分安装在集水部分的内部;所述密封顶盖滑动安装在集水壳体的顶部,且密封顶盖的底部设置有倒角;所述橡胶密封圈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橡胶密封圈安装在密封顶盖的内部,并且两个橡胶密封圈的外侧与集水壳体接触;所述安装支架共设有四个,且四个安装支架焊接在集水壳体的外部;本技术大多数水流不再与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降低了换热站内系统的水阻力,且能提高二网水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目前的换热器,通常只设置有主循环管道,导致水流都需要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增加了换热站的水阻力,再就是,一般缺少过滤结构,无法对水流中的杂质起到过滤作用,降低了水循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水流都需要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无法对水流中的杂质起到过滤作用的问题。

2、本技术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包括集水部分、连接部分和过滤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部分安装在集水部分的左右两侧;所述过滤部分安装在集水部分的内部;

4、所述集水部分包括:集水壳体、密封顶盖、橡胶密封圈和安装支架;所述集水壳体整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顶盖滑动安装在集水壳体的顶部,且密封顶盖的底部设置有倒角;所述橡胶密封圈共设有两个,且两个橡胶密封圈安装在密封顶盖的内部,并且两个橡胶密封圈的外侧与集水壳体接触;所述安装支架共设有四个,且四个安装支架焊接在集水壳体的外部。

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分还包括:安装轴和连接板;所述安装轴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内部;所述连接板滑动安装在安装轴的外部,且连接板上设置有滑动孔,并且连接板与安装轴过盈配合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集水部分还包括:主循环管a、内循环管b和回水管;所述主循环管a焊接在集水壳体的右侧;所述内循环管b焊接在集水壳体的左侧;所述回水管焊接在密封顶盖的顶部。

7、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分包括:支撑圆环和过滤圆盘;所述支撑圆环焊接在集水壳体的内部;所述过滤圆盘滑动安装在集水壳体的内部,且过滤圆盘的底部与支撑圆环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分包括:连接座、连接块和连接杆;所述连接座焊接在集水壳体的外部;所述连接块焊接在密封顶盖的外部,且连接块位于连接座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杆焊接在连接座的顶部,且连接杆插入在连接块的内部。

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分还包括:杂质收集框和清理拉手;所述杂质收集框固定安装在过滤圆盘的顶部;所述清理拉手固定安装在杂质收集框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大多数水流不再与板式换热器进行热交换,降低了换热站内系统的水阻力,且能提高二网水温的目的。

12、2、能对水流中的杂质起到过滤作用,再就是,方便工作人员清理过滤后的杂质,使用时更加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包括集水部分(1)、连接部分(2)和过滤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部分(2)安装在集水部分(1)的左右两侧;所述过滤部分(3)安装在集水部分(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部分(1)还包括:主循环管A(105)、内循环管B(106)和回水管(107);所述主循环管A(105)焊接在集水壳体(101)的右侧;所述内循环管B(106)焊接在集水壳体(101)的左侧;所述回水管(107)焊接在密封顶盖(10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包括:连接座(201)、连接块(202)和连接杆(203);所述连接座(201)焊接在集水壳体(101)的外部;所述连接块(202)焊接在密封顶盖(102)的外部,且连接块(202)位于连接座(201)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杆(203)焊接在连接座(201)的顶部,且连接杆(203)插入在连接块(20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还包括:安装轴(204)和连接板(205);所述安装轴(204)固定安装在连接杆(203)的内部;所述连接板(205)滑动安装在安装轴(204)的外部,且连接板(205)上设置有滑动孔(2051),并且连接板(205)与安装轴(204)过盈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分(3)包括:支撑圆环(301)和过滤圆盘(302);所述支撑圆环(301)焊接在集水壳体(101)的内部;所述过滤圆盘(302)滑动安装在集水壳体(101)的内部,且过滤圆盘(302)的底部与支撑圆环(30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分(3)还包括:杂质收集框(303)和清理拉手(304);所述杂质收集框(303)固定安装在过滤圆盘(302)的顶部;所述清理拉手(304)固定安装在杂质收集框(303)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包括集水部分(1)、连接部分(2)和过滤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共设有两组,且两组连接部分(2)安装在集水部分(1)的左右两侧;所述过滤部分(3)安装在集水部分(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部分(1)还包括:主循环管a(105)、内循环管b(106)和回水管(107);所述主循环管a(105)焊接在集水壳体(101)的右侧;所述内循环管b(106)焊接在集水壳体(101)的左侧;所述回水管(107)焊接在密封顶盖(10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系统的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2)包括:连接座(201)、连接块(202)和连接杆(203);所述连接座(201)焊接在集水壳体(101)的外部;所述连接块(202)焊接在密封顶盖(102)的外部,且连接块(202)位于连接座(201)的正上方;所述连接杆(203)焊接在连接座(201)的顶部,且连接杆(203)插入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磊王维翔刘锋郭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胜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